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诗歌中的“欧·亨利笔法”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最后一句,是写梦中醒来,仿佛小说中所谓“欧·亨利笔法”,直到最后一句,方点出“梦”字并戛然而止,短短一句诗,使全诗情境出现彻底反转:梦中的自己已系船于三百里外的家乡,但醒后发现距离梦没有一寸,既然梦指的前面所写是“过家”的全部情形,所以又转为,自己的身体一寸都没有到过家乡,也就是身体没有离开原地一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须承认这首诗除结尾两句外,通篇写的是梦境,否则最后两句就没有着落。就诗法而言,这最后的反转才是黄庭坚刻意营造的诗境并借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刻思念,而这也恰恰反证了此诗应作于元丰六年还家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要写的就是先突出“繁华之境”,所以不惜用了绝句中的三句来写,而最后突然一转,看似无“合”,但力量极大,绝非“无回转余地”,而是启人深思,余味袅袅,表达的正是一种繁华之极而忽沦为废墟的“无着落”情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古代诗文写的是“虚境”“幻境”而非“实境”,但学者习惯用历史考证眼光看诗文,往往就会认虚为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从诗的内容、构思、修辞,还是从黄庭坚当时的具体处境看,《过家》一诗所写都是他想过家而不能,因思念而入梦、因梦醒而失望的情境,如此解读,此诗之趣味方耐玩味无穷。而我以为,这首诗最大的妙处即在结句反转,有如小说中的“欧·亨利笔法”。而要认识这一点,有赖于打破基于所谓“纪实”认识上的错误系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9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96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9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96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祝您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