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9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15-2-1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格那丁 于 2015-2-12 07:07 编辑


独户单门一院花,葡萄架下雅马哈。夜来电视千般乐,福满寻常百姓家。
此诗作者是***先生。为什么标题中我加上“奇文”?诸君肯定不知,因为我耳目闭塞,从不知论坛有评委会,给人的水平评了什么高级、中级、初级的职称,也没见过自夸是高级的事。姑且不说本身的真伪,只是感到这事儿与诗评无关。写诗论诗有级别吗?人生而平等,写诗论诗为什么不能平等?李白杜甫算老几?我为什么写不过他们?这点自信是要的。为什么我又加上“疑义”呢?因为不懂而生怀疑,因疑而欲求教他人,因欲求教他人故不敢先发已见,此是先人后已,先苦后甜,可以显出我的高风亮节。
讨论有意义吗?习总书记指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我觉得说得及时,是有的放矢,就像专门对着我耳朵说的。
一、诗作的评议及评议的法理依据
本人也愿解剖这个麻雀,对此诗作一个方方面面的认识,论及的范围大于前人也包含前人。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枪杆子里面出真理,这个你懂。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才可能产生正确的定论,错误的指导思想则会越评越错。
1、题材是合理合情的。
劳者歌其事。这是一篇站在农民立场讴歌劳动人民的诗。古人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东汉何休《公羊传解诂》)。”歌,就是唱或哼,直接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从这个历史来看,此诗描写农家,讴歌农民。党的惠民政策使农民种葡萄,买摩托,购电视,都能得补贴。党一贯主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企业,乡村,军营,校园生活最前沿……”,就其选材而言,用古代和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值得称颂,理应大力拥护和支持。
2、结构是良好的。
此诗按空间顺序,由点到线到面地展开,略有跳跃,显得自然而有趣。传统诗词通常有起承转合的写法。首句是“起”,独户单门一院花,有户有门有花,言面积之小可想而知。二句是“承”,葡萄架下雅马哈,言种葡萄的技术好,买了雅马哈,这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排得整整齐齐。不仅如此,还很美丽:一院花,一架葡萄,一辆摩托,煞是好看,这是对劳动效果的赞扬,写得美,这是自然之美,田园之美,理应欣赏而不应反感和否定,否定就是犯罪,属于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一二句并不孤立,前者是远后者是近,秩序井然,层次分明,效果突出。第三句荡开来,这是“转”,是传统写法,写晚上时间,也写了心情。电视里花样百出,看得人人心花怒放。末句是“合”,合拢,合闸。这句说福满寻常百姓家,主题突出,还使意境升华了,是四句中的精彩之句。由一家一院联想到千家万户,想象力强大,基本上符合传统的常见的格式。一句话,诗的结构是良好的,不应曲解或视而不见。改变其结构,把一/二句作为第三句好不好?这就破坏了合理结构,支解了内在的逻辑关系。既然已买摩托了,还买不起电视?这叫不懂持家,不谙世故。好不好呢?你说好不好?啊?这个这个,啊?!
3、“三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如何呢?
先讲清理论上的是非特别是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讲话中(2014年)期望并号召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1年)指出:“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才是评价作品优劣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万世不易、颠扑不破的法则。这也是优秀文艺的经验总结,这更抓住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料想那些极端民主派,那些企图把个人凌驾于党和社会公益之上的西方文化的粉丝,对此肯定是抗拒从严的,甚至是必欲抹黑而后快的。他们会和社会主义当代诗词争夺群众,争夺地盘,争夺版主。比如可能说宣传它的人是不要艺术呀,是什么左了呀。这是对政策方针的曲解。我们要有强大的免疫力坚决抵制负能量,必要时给予严厉打击!直到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我们深知,也坚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它体现了人民愿望和民族追求与国家利益。自觉接受它的思想指导才会使社会主义当代诗词更加繁荣兴旺有水准。
下面再观照本诗,说说个人观感。此诗思想性体现在感情流露中,感情性体现在思想流露中。对同一事物人的感情有异,鲁迅早就有分析。此诗对农家的感觉是具体的,愉快的,对劳动是喜欢的,对生活是向往的,对人民是热爱的,对党的政策是感激的。换言之,其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也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或/和审美观。虽然此诗并非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震撼人心、启人智慧之作,但是它象微微春风吹拂田园,它象霏霏春雨滋润人心,它象六月的太阳带来温暖。它可以体现历史主人翁势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小诗不可缺少,不能缺少,如一日三餐,吃喝拉撒。观赏性存在于形象之中,形象性存在于观赏性之内。在分析结构时已道出形象,其形象生动,很具美感,也就是观赏性较好,艺术性较好。艺术性体现在哪儿?体现在高明的手法上,敏锐的观察中,丰富的想象里,还有那合理合法的巧妙结构。此诗闪光之处就是在尝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是毛泽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中都提倡的重视的方法。毛泽东甚至还说:光是现实主义一面不好,李白、李贺、李商隐……,要搞点幻想,来点神聊,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习近平强调说:“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点到即止(你懂的)。如果不承认以上分析和依据,那是别人的选择。网络净化人人有责,预防犯罪人人有份,必须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观点立场不对允许纠正。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有底线,即,不会说它是劣诗,也不会抱以轻浮的嘲讽,个别人例外,因为他不是人。对此诗有必要把巅倒的历史重新巅倒过来,随时要准备应对复杂现象,扶正正确的价值航标,支持广大作者辛勤的创作。
4、结句。
笔者认为此诗是很好的诗,可以和任何一首好诗比美。评论者应支持,诗人应拥护,小民应崇拜。建议:如标明是《农家词》或《葡萄摩托电视词》更好,如标题改为《独户》《单院》,并把首句的“单”改为“二”,可能更好,仅供作者参考。以上是交流,欢迎方家批评指正,外行请绕道而行。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是必然。

点评

林子大了了,什么都有。香港诗词论坛有这等奇葩,稀罕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那丁 于 2015-2-11 16:46 编辑


林子大了,什么都有。:D香港诗词论坛有这等奇葩,稀罕吧?:-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2888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602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户单门一院花,葡萄架下雅马哈。夜来电视千般乐,福满寻常百姓家。
----呵呵,俺不说话,俺只笑笑。:D
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诗词理论”栏目版主凌华光《评议安全东先生<题春耕图>——兼谈学习总文艺讲话的点滴感受(2700)》
一.问题的提起
笔者曾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分析>>为按语,在家乡qq群转发了某诗词论坛上某君的一篇诗评。
这篇文章如下:
题春耕图:
千行插罢更万行,秧脚整齐云锦张。唱彻山歌日不落,绣花人在水中央。
这诗很有趣,需要你仔细读。
单句来看,这诗四句都没有问题,文从字顺,意思连贯,明白如话,很有诗意。
“千行插罢更万行,秧脚整齐云锦张。唱彻山歌日不落,绣花人在水中央,”不妨再读一遍以加深理解。
看见了吧?这秧插得雅啊!这哪是插秧,简直是绣花。不,比绣花还好看,就像作诗。四句话,四个画面,有声有色,漂亮极了。但是我要说:这是劣诗。
如果你的诗歌鉴赏水平到了中级,是能够一眼看出来的,难度不大。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
1绣花人在水中央,秧脚整齐云锦张。唱彻山歌日不落,千行插罢更万行。
2秧脚整齐云锦张,绣花人在水中央。唱彻山歌日不落,千行插罢更万行。(折腰体)
知道了吧?句子居然可以换来换去,任意调整位置,就像搭积木,这能叫诗吗?文字游戏。这种诗缺乏真情实感,只在文字上用功,虽然辞藻华丽,句子漂亮,但就诗而言没意思。这是还处在拼贴阶段的一种表现,这可是写作七绝的大忌。这说明什么?自己去想想。
当时本人没发表评述,现在说明犹不为迟。
此诗作者是安全东先生。为什么标题中我加上 “奇文”?诸君有所不知,因为我孤陋寡闻,从不知论坛有无评委会,给人的水平评了什么高级,中级,初级的职称。也没见过自夸是中级的事。姑不说本身的真伪,只是感到这事儿与诗评无关。为什么又我加上“疑义呢?因为不懂而生怀疑,因怀疑而欲求教他人。因欲求教他人故不先发已见,应先人后已。
讨论有意义吗?习总书记说,“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我觉得说得及时,乃有的放矢。(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二.诗作的评议及评议的理论依据
本人也愿解剖这个麻雀。对此诗作一个方方面面的认识,论及的范围大于前文也包含前文。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才可能产生正确的定论。错误的指导思想则会越评越错。
1.题材是合理合情的。
劳者歌其事。这是一篇站在农民立场讴歌劳动生活的诗。古人道《诗经》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东汉何休《公羊传解诂》),”歌”,就是唱或哼,直接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从这个历史来看,《题春耕图》, 描写农事,讴歌农事。党的惠民政策使农民种庄稼,养牲口,都能得补贴。党一贯主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企业,乡村,军营,校园生活最前沿……”,就其选材而言,用古代和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值得称颂,理应支持。
2.结构是良好的。此诗按劳作顺序,由点到线到面地展开,略有跳跃,显得自然而有趣。传统诗词通常有起承转合的写法。首句是“起”,千行插罢更万行,插了千行未止,言面积之大。二句是“承”,秧脚整齐云锦张。言插秧的技术好,不是歪歪斜斜,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秧窝排得整整齐齐。不仅如此,还很美丽。织女在天上织云锦,农民在田中插秧,水田中像铺上好看的云锦,这是对劳动效果的赞扬,写得美,这是自然之美,田园之美,应欣赏而不应反感和否定。一,二句并不孤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第三句荡开,这是“转”,这是传统写法,写插秧时间,也写了心情。山歌唱够,天未晚。末句是“合”,合拢。最后说织云锦的人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在农田。这句使意境升华了,四句中的精彩之句。由地上想到天上再由天上回到人间,基本上符合传统常见的格式,一句话,诗的结构是良好的。不应曲解或视而不见。改变其结构,把“唱彻山歌日不落,千行插罢更万行”作为三,四句好不好?这就破坏了合理结构,支解了内在逻辑关系。既然已织成云锦布满大田了,还要插千行万行,即便有这个积极性也没这个地盘,不大懂农事,不谙逻辑。好不好呢?
3.“三性”_____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_____如何呢?
先讲清理论上的是非特别是指导原则。习近平在文艺工作讲话中2014年)期望并号召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1年)指出“ 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这些才是评价作品优劣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优秀文艺的经验总结,这更抓住了主要矛盾。(料想那些极端民主派,那些企图把个人凌驾于党和社会公益之上的西方文化的粉丝,对此肯定是抗拒的,甚至是必欲抹黑而后快。他们会和社会主义当代诗词争夺群众。比如可能说宣传它的人是不要艺术呀,是什么左了呀。这是对政策方针的曲解。我们要有强大的免疫力坚决抵制负能量)。我们深知,也坚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它体现了人民愿望和民族追求与国家利益。自觉接受它的思想指导才会使社会主义当代诗词更加繁荣兴旺有水准。
下面再观照本诗,说说个人观感。此诗思想性体现在感情流露中。对同一事物人的感情有异,鲁迅早就有分析。此诗对插秧的感觉是具体的,愉快的,对劳动是喜欢的,对生活是有梦想的。换言之,其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也体现了正确的荣辱观或审美观。虽诗非惊天动地,波浪状阔,震撼人心的启人智慧之作,但是,它象微微春风,吹拂田园,它象霏霏春雨,滋润人心,象和煦春阳,带来温暖。它可以体现历史主人翁势欲建设新农村的立场。这种小诗不可缺少。观赏性存在于形象之中。在分析结构时,已道出形象,其形象较生动,较具美感。也就是观赏性较好。艺术性较好,艺术性体现在哪儿?体现在夸张的手法,想像的运用,结构的合理之中,此诗闪光之处就是在尝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是毛泽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中都提倡的重视的方法。毛泽东甚至还说:“光是现实主义一面,不好.李白,李贺,李商隐……,要搞点幻想.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习近平强调说“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点到即止。如果不承认以上分析和依据,那是别人的选择。网络净化人人有责。观点立场不对允许纠正。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有底线,即不会说它是劣诗。也不会抱以轻浮的嘲讽。个别人例外。对此诗有必要把巅倒的历史重新巅倒过来,随时要准备应对复杂现象,扶正正确的价值航标,支持广大作者辛勤的创作。
4结句。
笔者认为此诗是较好的诗。评论者应支持。建议:如标明是<<竹枝词>>或<<古绝>>,如标题改为<<插秧>>,并把首句“万”改一下,可能更好。供作者参考。以上是交流。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果断收藏学习!

点评

据说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地方,今日见到香港诗词论坛如此妙文,信然!让所有的观点都呈现出来,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2 07:31
从心所欲不逾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5-2-12 07:22
好文章,果断收藏学习!

据说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地方,今日见到香港诗词论坛如此妙文,信然!让所有的观点都呈现出来,很好!:str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格修成野狐精了,此为野狐禅之范本,鉴定完毕!:D

点评

不知咋的,我自己看着都想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3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洲道人 发表于 2015-2-13 09:39
老格修成野狐精了,此为野狐禅之范本,鉴定完毕!

不知咋的,我自己看着都想吐。: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 2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