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合结构的组合 1、组合条件 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 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 语言文学(名词+名词) 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 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 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 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 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 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 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 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 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 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 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 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 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 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 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 A、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 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 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 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 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 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 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 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 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 ”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 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