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诗词入门十八讲 ——54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从一本诗集中的一首七律中摘出中间两联: 红旗高举跨时代,观念更新促大潮。

    法度常抓循轨道,宏篇续写领风骚。

    这两联的第一第二字,"红旗""观念""法度""宏篇",都是名词仂语;第三第四字,"高举""更新""常抓""续写"都是动词仂语;第五字,"跨""促""循""领"都是动词;第六第七字,"时代""大潮""轨道""风骚"都是名词仂语。上下两联相对的词类完全相同,结构完全一样。这种诗家之忌,在报刊、诗集中 出现的频率,不比平仄上的"孤平"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出点差错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编者,或者不明此规,或者疏于检查,未认真把关。由于报刊上常见,乃至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形成误导。希望旧体诗的编者们对此能引起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的思想性、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颔联、颈联对仗的艺术枝巧体现出来。提高这种技巧,主要靠多学古今优秀作品和自己的创作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钱钟书誉为"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的陆游,"然亦不无蹈袭之嫌者"。钱先生举出了不少例子,其中有著名的《游山西村》一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其前,强文彦有:"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毛主席《答友人》中的"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不是也有"蹈袭"杜甫《秋兴》中的"江天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的痕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其前,强文彦有:"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毛主席《答友人》中的"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不是也有"蹈袭"杜甫《秋兴》中的"江天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的痕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不避蹈袭,有的诗人,蹈袭前人作品,由于有自家的新意,更上一层楼,成为传世名篇。在《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一章里,介绍了晚唐秦韬玉的《贫女》,这诗在许多唐诗选集中大都选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与秦韬玉同时代、年长几十岁的李山甫也有一首《贫女》,这诗除《全唐诗》录有外,在其他选集中很少见到,诗曰:

        生平不识罗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

        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

        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

        两意定知无处说,暗垂泪珠湿蚕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首诗都是写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惆怅抑郁的心情。非常明显,秦诗是蹈袭李诗的,但秦诗语意双关、含蕴丰富,思想性、艺术性远超李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就把一个待嫁的贫女,不见媒人前来成全的哀怨和盘托出,浓缩了李诗的全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