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春季风光的词。春季田园,万物复苏,山青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牛欢马叫。面对这绚丽多彩、缤纷繁盛的景色,该如何着笔,才能使作品有情有趣呢?作者不落俗套,不是泛泛地写春风春雨、春山春水、春花春月,而是别出心裁,以“声”切入,着眼一个“声”字,句句有声;突出一个“春”字,字字含春。作者从“声”这一角度,将春季乡村田园的多个意象,有绪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气盎然的田园春光图画。惊雷声、蛰虫声、黄鹂声、紫燕声、花犬声、锦鸡声、风竹声、渔歌声、蛙鼓声,声声入耳,声声唱春,声声有情,声声有趣。意象生发情趣,情趣提升意境。“一阵惊雷破晓天,蛰虫踏韵醒山川”。起句非同寻常。冬眠后的蛰虫醒了,经过拨乱反正后的人民群众也醒了,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山川焕然一新。“醒”字在此用得很贴切。声自醒时出,醒为声所生。“黄鹂啼唱桃枝上,紫燕呢喃池水边”。作者不着痕迹地将“黄鹂”、“紫燕”等古诗词常用描春词汇信手拈来,而且赋予了“啼唱”和“呢喃”的新意。读来既朗朗上口,又韵味无穷、情趣无尽。“花犬吠,锦鸡喧,疏风竹影弄轻弦”。过片承上启下,宛转轻盈,承前启后,呼前应后。最后,作者用“渔歌激荡春江水,蛙鼓催耕丰稔田”作结,看似寻常,实则耐人寻味。“春江水”、“丰稔田”这些寻常的词汇,被“激荡”和“催耕”激活了。细思细想,被激活的何止是春江水呢?40年的改革开放,工农业生产被激活了,对外贸易激活了,中国经济被激活了。作者、读者的情趣也被激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