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昔曾干气象(六)
第七首对历史作了客观地回顾和评说。诗人以满腔的热情赞颂新中国的成立,热情赞颂了革命党人戎马倥偬、披肝沥胆,在民族解放事业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赞叹人间正气终于凝成了红色的江山。“万里长云起大风”一句,让我们不由得想那西汉政权建立之初,志得意满的刘邦回乡时唱起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故乡”,那是何等壮观的情景?如今神州定鼎,是亿万民众在高唱大风歌,和刘邦是根本不一样的。他们在欢庆解放,欢庆祖国的新生,欢庆当家作主,连万里长云都为之欢呼雀跃。可曾几何时,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前路迷茫。人民作用被忽略了,作为草根,他们的利益经常被侵占,他们的贡献,被轻蔑地漠视,他们的声音,往往被窒息,既得利益者欲操弄整个国家,把国家引向歧途。当此之时,是多么需要陆放翁那种忧国忧民的襟怀啊。其实诗人的爱国情怀,又何尝逊于陆游呢? 第八首掬尽了诗人对大环境的忧心。国家如何发展?政治生态存在很多不定因素,急功近利、忽略环保造成人居环境日益变坏也着实可怕。而外部列强环伺,恶狗欺人,政治、经济改革何去何从都令人困惑。面对诸多不明朗因素,诗人像杜甫一样,发出了“白头吟望苦低垂”的慨叹,这是良知迸发,这是正义的呼号,是诗人一以贯之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他崇高品格的最直接的体现。 这里有必要强调,林先生的历史观和人生哲理是很值得称道的。例如,建国后的前30年他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屈辱,但是他对那时候主政的毛泽东却有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他在《毛泽东》一诗中写道:“松柏魏巍一径森,高山仰止作龙吟。武功文治参天地,吏正风清冠古今。贫富沾恩征亦省,工农执国政无淫。宵衣旰食安邦日,只欠强民领袖心。”诗人对历史的评价非常公允,完全抛弃了个人恩怨的。 诗之可贵,在于引起读者共鸣,在于它的感染力。这八首诗,洋溢着一种时下难得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深深感动着读者。林先生历经了共和国的建立、发展、迷路、重创、重生等历程,而自己的一生也伴随着种种政治斗争而跌宕起伏,所遭受的打击也许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但他仍然能够孜孜不倦地挥动如椽大笔,放飞心情,追逐梦想。这跟他磊落坦诚,温柔敦厚,侠骨柔肠的气质、品格分不开。他的情,发自内心,这种情,振聋发聩,这种情,无我忘私,这种情,难能可贵。人们读着这组诗,有谁不为作者的坎坷遭遇而给予同情?有谁不为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对新中国无怨无毁而倍受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