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7

散文︱拜年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319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7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拜年[color=rgba(0, 0, 0, 0.3)]原创 石俊青陈万贞等
德州市作家协会2022-02-07 06: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拜  年

□ 石俊青

在我们老家,拜年,是一件隆重又热闹的事。

以前过年心盛,进了腊月门就着手准备。从一锅腊八粥揭开序幕,到扫房子,买年货,蒸馒头,炒干果,有条不紊;然后是炸藕盒,炖肉,包水饺,相继进行。直到家家院儿里的年味被一串串鞭炮炸开,大人孩子的笑脸被门口的红灯笼照亮,过年,才算正式开始。而把过年的气氛掀到高潮的,是拜年。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不同,我们老家拜年是从除夕夜开始的。水饺下了锅,一起拜过祖先后,我们便把父母按在炕上,毕恭毕敬地给他们磕头拜年。那份心思虔诚而真挚。就像为辛苦操劳的父母送上自己准备了一年的礼物,而所有的感激和孝心都藏在里面。吃过饭拜年的便登门了。因为我家在村里辈分高,来拜年的人多,所以三十晚上的水饺总要早早下锅。有时甚至等不及收拾妥当,胡同里就热闹起来,很快便会有一大帮年轻人蜂拥而入。走前面的喊着“三叔三婶,给你们拜年了!”站后面的唤着“三爷爷三奶奶,给你们拜年了!”然后呼啦啦跪倒一片。老家人实诚,重礼节,拜年可不单单是说一句吉祥话那么随意。无论到了哪家,都要先对着族谱磕个头,算是给老祖宗拜年。然后再依次招呼屋里的长辈,喊一个人磕一个头,绝不混淆含糊应付了事。好像只有这样,那份真心实意的祝福才能一一送达长辈的身边。

三十晚上父母基本是不出门的。烧旺炉火沏好茶,准备好自家炒的干果;大门敞开,灯笼点亮。听着外面的脚步声进了院子,父母便赶紧跑出去迎接,“别磕头,别磕头,快进屋”,但总是拦不住的。有时父亲看着跪在眼前的半大小子,只是感慨着,也不去阻拦,“这孩子长的真快啊,都不敢认了!磕吧磕吧,把我们磕老喽!”侄子、孙子辈儿的小伙儿们一波接一波地挤满屋子。他们点上支烟,抓一把瓜子嗑着,剥一颗水果糖含着,稍作停留,便又说说笑笑着奔别家去了。整个晚上,小村都是沸腾的,仿佛每条胡同每个院落都在打着欢快的鼓点唱着喜悦的歌。
        除夕夜拜年的大都是年轻的男子。妇女们则要等到初一早上,打扮的利利索索地出门拜年。虽说穿了新衣服,老传统却是不能略过的。但她们磕头时一般都会跪到主人家事先准备的垫子上,不至于弄脏了衣裤。拜完年她们也会进屋坐一会儿,闲唠两句,诸如“老人跟谁过的年啊?吃了几碗饺子?小孩儿几点睡的啊?”之类。妇女们不会满村子转,她们一般只去关系比较亲近的几家。

初一上午是拜年的“黄金”时段,满大街来来往往的都是各姓氏各家族的“小分队”。他们走家串户,展开“地毯式”拜年。你出我进,你来我往,可谓“前赴后继”,络绎不绝。有时几个人刚刚在这家遇上了,一会儿又在那家碰到一起,大家便你搡我一下我擂你一拳,调侃逗趣一番。后来便干脆集结组合,像“贪吃蛇”一样变成了拜年大部队。他们“浩浩荡荡”地穿街走巷,把硬实的红土路面都踩起扬尘来。队伍里还不时有人大声呼喊着“二大爷,给你磕过头了。你刚才没在家,记得回去划拉啊!”听到的便哄堂大笑起来。笑声闹声脚步声此起彼伏,把个小村搅得热火朝天、欢喜雀跃,简直就像翻滚着的饺子锅。

父亲向来都是最后才出的了门。家里来的人差不多了,他便去给族里的兄长们拜年,再一起到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坐坐。不论辈分高低,过年了,都要去问候一下。然后几个老哥们便站在街口的阳光里,看着满街撒欢儿的孩子和那些“没个正形”骨子里却透着谦卑朴实的年轻人,聊起美好的愿景来。

未出阁的姑娘在我们老家是不拜年的。但那时我每每看着男孩儿们跟在大人后面东家跑西家串的,着实羡慕得很。因为,他们的衣兜总是被各种小玩意还有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塞得满满得。

如今政策好,又注重教育,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走出了庄稼地去城里安了家。我也早已在他乡落脚。但每到过年,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小村,去给老祖宗磕个头,给村里的老人们拜个年。然后我们也会在街口的阳光里站站,在日新月异的小村里走走,听听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与歌声。

因为新冠疫情,这几年春节我们都不能回老家。但有什么关系呢?心里的牵挂与祝福一直都在。过年了,我们便通过网络对着小村拱拱手吧,然后再跟家乡的亲人们说一句:过年好!



                                                                       岁岁平安

□陈万贞
旧时过年,乡村有不少习俗,这些习俗都有不少含意和讲究。除夕撒岁就是乡村过年流传了多年的习俗。每逢除夕,农家将院落打扫干净之后,就开始撒岁。撒岁多以玉米秸、豆秸为原料,主人将秸秆均匀地撒在院子里,边撒边念叨:东撒岁,西撒岁,儿女成行排成队……走村串户拜年的乡亲们,踏在新撒的秸秆上,既无尘土污染,又柔软富于弹性,而且还能耳闻秸秆破碎发出的悉悉索索的低吟浅唱,这低吟浅唱仿佛在在祝福人们“岁岁平安,岁岁平安……”撒岁的最好原料是芝麻秸秆。芝麻秸秆洁净顺畅、富有弹性,声音清脆响亮,而且还散发淡淡的清香。据说,芝麻秸秆还有辟邪纳祥的作用。一般殷实的家庭,总是准备上好的芝麻秸秆撒岁。串门拜年的乡亲们,踩着悉悉索索的芝麻秸秆的低吟浅唱,呼吸着淡淡的芝麻清香,和声悦色地互相道着“过年好!过年好!给你拜年啦……”人来人往的拜年客,此起彼伏的问好声,“岁岁平安,岁岁平安”的低吟浅唱,使乡村的新年幸福快乐,平安吉祥。   


                                                        甜蜜的春节

                                    □张居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正在滇南边防某部服役,入伍三年离开故乡还没有休过探亲假,腊月中旬,我便向上级递交了报告申请准备春节探家。由于我们部队刚刚参加了一场卫国战争,部队照顾我们这些参战老兵,分批轮流让我们探家报平安,部队很快批准了我半个月的探亲假。于是,我打点行囊从驻地思茅(今普洱市)出发,汽车在蜿蜒曲折的滇南盘山公路上行驶简直就像一只蜗牛,“吭哧、吭哧”爬行着,沿途虽然风光旖旎、树木苍翠欲滴,但我无心观赏路边风景,早以是归心似箭。三天后,到达昆明又坐上昆明至北京的绿皮火车,说是特快列车,但跑了三天两夜才到达石家庄,下车再倒通德州的慢车,坐汽车到达宁津时已是第七天。
在宁津汽车站,我给在机械厂里上班的我一个朋友打电话让他接我。朋友接到我后去了他厂,下午便领我到对面地毯厂帮我借个自行车好让我骑车回家。我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里等着。”他说:“出去好几年了,看看县城的变化吧!”那几年宁津地毯行业特别兴旺,为县里出口创汇不少,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地毯之乡”。无奈我随他去了该厂。在去车间找人时,骇人的一幕出现了,本来冬季关得严严实实的老式门窗像通了电一样“唰”地一声全部打开,从窗户里探出无数个姑娘的青春脸庞。地毯厂全是青年女工,大都未婚,像女儿国一样,来了个异性就认为是某某对象,品头论足,给人打分。我当时一身戎装,胸前佩戴着参战军功章、纪念章,再加上一米八几的个头,显得更加英武、豪气!我一看这情景,心里暗说:“小样!战场上咱出生入死都没怕,还怕你们这些黄毛丫头看?”于是,我昂首挺胸迎着她们火辣的目光大踏步走了过去,瞬间征服了她们的眼睛(当然也包括后来成为我对象的她)。我们要找的借车人是朋友一个村里的面容姣好、说话就爱笑的一个姑娘,她穿着花格上衣,扎着白围裙匆忙从车间里走出来,听说我们的来意后,她爽快地从寝室里推出自行车交给我。告别朋友,我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回到二十里外的故乡。当我推开院门叫了一声:“爹、娘!我回来了。”我娘急忙从屋里踉跄着跑出来,拉着我的手说:“我的儿啊!可想死娘了。”顿时,一行浑浊的老泪从娘的眼眶溢出。看着曾经满头青丝变成白发的娘和脸上沟壑纵横的父亲,我这个当初咬破食指写下血书上战场的铁血男儿也百感交集地流下热泪。村里的乡亲们,左邻右舍们,大娘大婶们,听说我从前线归来,纷纷赶来嘘寒问暖。虽然,我从温暖如春的南国而来,身上穿得很单薄,回到冰天雪地的家乡一点也不感觉冷。一是青春的激情在胸中燃烧;二是始终被浓浓的亲情、友情,当然还有后来的爱情所包围,感觉是那样的温暖。第二天,俺娘和院中大娘、婶子、嫂子们在影壁前上了一个大大的猪头供,另有鸡、鱼什么的,她们虔诚地跪在供桌前,嘴里念念有词,感谢上苍保佑我从战场上平安归来。一霎时,鞭炮齐鸣,香烟袅袅,整个院子笼罩着一片祥和喜气。  后来经过我那位朋友牵线搭桥,借给我自行车的那位姑娘成了我的恋爱对象。春节前那些天我在家里显得特别勤快,我把屋里、院里角角落落,旮旮旯旯打扫的一尘不染,扫帚扫不到的地方就用笤帚、铁锨扫干净,买来黑漆把斑驳的院门涂刷的锃光瓦亮。乡亲们都夸我在部队锻炼的爱干净、爱劳动,其实我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是盼望着她放了假快来我家!等到年底她在工厂放了假,那是我们最幸福欢乐的日子,一起去村外羊肠小道上说话,一起去赶集上店。我的村离她的村只有三华里,中间只隔着一个村。我村后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有时她来我家,我去送她,俩个人边走边说,谈人生、谈工作,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桥上你送我、我送你,送来送去就是半天。凛冽的寒风中,她脖子上的白围巾洁白纯净如一枝绽放的白玫瑰;我头上红帽徽和红领章似怒放的红玫瑰鲜艳夺目,两者相映成趣,熠熠生辉,引得河边那个村里观看的我几个女同学起哄“嗷嗷”大喊。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我返回部队的日子。正月初六,她一大早趁黑从她家来到我家,用那辆借给我的自行车载着我赶到宁津汽车站,把我送上汽车,满含深情地目送我离开故土。几年后,我退伍返乡与她喜结连理,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现在,我们俩都已经退休,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虽然,她文化不高,不知道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是谁,更不知道托尔斯泰、泰戈尔、雨果、巴尔扎克、高尔基是何方人士,但她勤劳、善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有这些就足够了!每当我回到家中,看到室内整洁舒适的环境,桌上摆着可口的饭菜,我由衷地说一声:“媳妇,娶了你是我这辈子的福!”
(图片转自网络,如有版权请告知删除)
--------------------------------
德州市作家协会公众号


编委主任: 邢庆杰
编委委员: 于佃俊  王兴海  刘月新  刘   刚
                  刘光辉  刘洪忠  李云霞  李   庄
                  李妺姚  张   栋  赵方新  杨剑茹
                  姜山秀  顾金栋  黄书恺  鲁   西
                  程先利  韩春山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      编:  刘红英
责任编辑: 王凤华  张洪崑  王英华  李淑鸿
投稿邮箱:  dzzjxh2018@163.com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7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2-2-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老家,拜年,是一件隆重又热闹的事。  以前过年心盛,进了腊月门就着手准备。从一锅腊八粥揭开序幕,到扫房子,买年货,蒸馒头,炒干果,有条不紊;然后是炸藕盒,炖肉,包水饺,相继进行。直到家家院儿里的年味被一串串鞭炮炸开,大人孩子的笑脸被门口的红灯笼照亮,过年,才算正式开始。而把过年的气氛掀到高潮的,是拜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7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2-2-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老家,拜年,是一件隆重又热闹的事。

以前过年心盛,进了腊月门就着手准备。从一锅腊八粥揭开序幕,到扫房子,买年货,蒸馒头,炒干果,有条不紊;然后是炸藕盒,炖肉,包水饺,相继进行。直到家家院儿里的年味被一串串鞭炮炸开,大人孩子的笑脸被门口的红灯笼照亮,过年,才算正式开始。而把过年的气氛掀到高潮的,是拜年。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7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2-2-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不同,我们老家拜年是从除夕夜开始的。水饺下了锅,一起拜过祖先后,我们便把父母按在炕上,毕恭毕敬地给他们磕头拜年。那份心思虔诚而真挚。就像为辛苦操劳的父母送上自己准备了一年的礼物,而所有的感激和孝心都藏在里面。吃过饭拜年的便登门了。因为我家在村里辈分高,来拜年的人多,所以三十晚上的水饺总要早早下锅。有时甚至等不及收拾妥当,胡同里就热闹起来,很快便会有一大帮年轻人蜂拥而入。走前面的喊着“三叔三婶,给你们拜年了!”站后面的唤着“三爷爷三奶奶,给你们拜年了!”然后呼啦啦跪倒一片。老家人实诚,重礼节,拜年可不单单是说一句吉祥话那么随意。无论到了哪家,都要先对着族谱磕个头,算是给老祖宗拜年。然后再依次招呼屋里的长辈,喊一个人磕一个头,绝不混淆含糊应付了事。好像只有这样,那份真心实意的祝福才能一一送达长辈的身边。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7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2-2-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不同,我们老家拜年是从除夕夜开始的。水饺下了锅,一起拜过祖先后,我们便把父母按在炕上,毕恭毕敬地给他们磕头拜年。那份心思虔诚而真挚。就像为辛苦操劳的父母送上自己准备了一年的礼物,而所有的感激和孝心都藏在里面。吃过饭拜年的便登门了。因为我家在村里辈分高,来拜年的人多,所以三十晚上的水饺总要早早下锅。有时甚至等不及收拾妥当,胡同里就热闹起来,很快便会有一大帮年轻人蜂拥而入。走前面的喊着“三叔三婶,给你们拜年了!”站后面的唤着“三爷爷三奶奶,给你们拜年了!”然后呼啦啦跪倒一片。老家人实诚,重礼节,拜年可不单单是说一句吉祥话那么随意。无论到了哪家,都要先对着族谱磕个头,算是给老祖宗拜年。然后再依次招呼屋里的长辈,喊一个人磕一个头,绝不混淆含糊应付了事。好像只有这样,那份真心实意的祝福才能一一送达长辈的身边。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319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2-2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3-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4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