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一—登桂林普陀山有感 奇峰迤逦,宛若碧簪腾立起。 四季常青,袅袅烟云绕紫藤。
登高望远,峦影映江迷杏眼。 相约黄昏,霞染桑榆耀暮春。 【评】《减字木兰花》词牌结构整饬,仄平韵转换,词作读来有摇曳生姿之感。此词牌用在描写山水之景的内容上,电影剪辑中的“蒙太奇”是很好用的创作手法。四句段四个画面,彼此可以相对独立而又有机地构成对眼前景物的整体上的写意勾勒,可以在虚实、小大的方式上进行合理性的调配。最后一个句段通常是带有总结性的意旨体现。 此作选择“奇峰”、“烟云紫藤”、“峦影映江”、“霞染桑榆”四个所见实景来写,“宛若碧簪”、“迷杏眼”、“相约黄昏”是情调生发。彼此配合得较为融洽。 不足之处有二: 一是“四季长青”与“袅袅烟云”在意趣上存在问题,“常青”反而与“碧簪”较相合。另外“黄昏”与“桑榆”含义相同。所以“四季长青”和“相约黄昏”应另换他词。 二是“四季常青”是时间观念上的“大”,“登高望远”是空间观念上的“大”。愚以为,可以围绕这点把时间和空间上的“大”放在后两个句段来写,前两个句段从“小”的方面去描写具体景物。这样就能体现出层次感来。 以上是愚的看法,敬请作者及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