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9-1-6 10:39 编辑
曾剑之 发表于 2019-1-5 09:07五律、七律中的颔联、颈联,或绝句中的两对对仗的句子,是诗的一个部分,大多没有独立性,通常要和其他句子一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主旨。如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又如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具独立性,才可以用作对联。对联是独立的、完整的作品,要求形对意联。
这说明,律诗之“联”与对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律 诗的“联”转化为对联,还要有一定的条件。
又如王之涣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非常工整的对句,但它只是两个平行的句子,作 下文铺垫用的,没有独立性,只是形对,没有意联,不具备对联的要求,因此不可以称之为对联,只可以称为诗的对仗句,即诗联。
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联有完整的独立性,形对意联,可以用作 对联。反观罗先生的所谓“对联体诗”,定义为由两副对联组成的格律诗,又定出所谓“律则”,规定词性可以不用对品、可以犯孤平、甚至还可以尾三平、尾四平......更奢言是格律诗和对联格律的“顺延和拓展”,严重超出诗律和联律的规范,阉割了传统诗律和《联律通则》的精华,离经叛道,荒谬之至!
因此,有充分的理据证明,罗先生的所谓“对联体诗”是伪命题,是沽名钓誉。
罗志海 发表于 2019-1-6 07:13
谢谢你,林泉先生!
谢谢你的高谈阔论,林泉先生!
你的精辟诗论,受诗民敬仰。
曾老先生的“高談闊論”“精闢詩論”,
並非出自在下林泉之口。
看來,一清早羅先生就昏頭漲腦了呀。
而且
回復曾老先生的帖子,
怎麼卻要“谢谢你,林泉先生”了呢?
一大清早羅先生怎麼說話就分不清人了呢?
讚同曾老先生所言;
反观罗先生的所谓“对联体诗”,
定义为由两副对联组成的格律诗,
又定出所谓“律则”,规定词性可以不用对品、可以犯孤平、甚至还可以尾三平、尾四平......
更奢言是格律诗和对联格律的“顺延和拓展”,
严重超出诗律和联律的规范,阉割了传统诗律和《联律通则》的精华,离经叛道,荒谬之至!
因此,有充分的理据证明,
罗先生的所谓“对联体诗”是伪命题,是沽名钓誉。
對於曾老先生的直言不諱
借用你羅志海先生自己的話說:
“請不要動怒呀”
“會不會氣死你呀?”
“你这么气急败坏,莫要伤了心哟”
好自為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