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5

唐诗的押韵与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无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1-6 15:18 编辑

唐诗的押韵与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无关

从《全唐诗》最早的诗:唐太宗(598-649)一首,王绩(589-644)两首看押韵:
唐太宗:首春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王绩: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王绩:游仙四首之三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
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
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
逆愁归旧里,萧条访子孙。
    唐太宗的为《切韵》十五灰十六咍合押。王绩的第一首也为《切韵》十五灰十六咍合押。第二首为二十二元二十三魂合押。他们的押韵并非切韵韵部,而是相当于后来的平水韵韵部。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是上奏给唐高宗的,显然他的“奏合”是管不了唐太宗辈的。而且,唐人的诗整个都不是押切韵切韵部的,这说明唐诗的押韵全都与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无关。也许是当时有什么要人提出科考押韵须严用切韵,相争不下,许敬宗等不得不把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决断也未可知。一句话,唐人诗的押韵一直是与永明体的江东韵一脉相当的,并非许敬宗奏前一个样,奏后一个样。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1-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二十一元二十二魂。

点评

二十一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6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1-6 15:05
应该是二十一元二十二魂。

二十一欣。

点评

我说切韵,你说广韵。可你的主题应该是说切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6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1-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切韵,你说广韵。可你的主题应该是说切韵。

点评

《广韵》叫《增广切韵》呀?你有《切韵》原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6 1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1-6 15:21
我说切韵,你说广韵。可你的主题应该是说切韵。

《广韵》叫《增广切韵》呀?你有《切韵》原本?

点评

没人有原本。你可以搜切韵残卷或者刊谬补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6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1-6 15:27
《广韵》叫《增广切韵》呀?你有《切韵》原本?

没人有原本。你可以搜切韵残卷或者刊谬补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5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