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4|回复: 39

联话清联十大家(完整版)

[复制链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4-1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话清联十大家(完整版)
【作者三少爷的微笑】


       网络联坛关于清联的研究,较早始于网友钟华一先生在2000年编撰出版的《清联》1万副。后现实方家李学文在2004年编撰出版了《清联三百副》,并录有赏析文字。而后网友海岳在2008年撰写点评了《清联七十二副》。近几年现实方家傅小松也陆续撰写了一些清联初探的理论文章,并陆续流传到网络对联论坛。此十年期间,陆续有部分网友搜集了不少清联大家的作品,并编辑校正,录入网上以供学习研究使用,做得较好的论坛当属哈哈儿恶人谷的联友茶馆。然纵观全局,现实只对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和钟云舫的楹联作品研究多些,而网络对于清联的研究亦不足,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全面,缺少了系统性评论,缺少了横向与纵向比较,缺少了风格特性。肤浅者二联三联窥探,其曰联文。学士者三万四万文字,皆云论文。是以笔者在2011年秋日,心生感想,有意初拟清联十大名家楹联作品,以联话的形式,进行摸索探讨,研究比较风格,系统评论学习。春秋交替,历时两年,终成一卷。几经反复阅览,后按清联十大家的诞辰年纪逐一排列,并作完修正完成定稿如下,谨供爱好清联的朋友们网络研究学习,参考使用。------三少微笑自序 2013年10月7日于滨城。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李渔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著名戏曲家,一生共创作传奇剧本十六种,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著作。李渔又是著名的撰联高手,其所著《笠翁对韵》在诗联界影响极大。《笠翁文集》中有各种对联近200副,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中,有《笠翁对联》一书。除《笠翁对韵》》,尚有联书《芥子园杂联》。

一。戏曲家---当行本色

   “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这是李渔题金陵别墅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芥子园。李渔在《芥子园杂联》小序云: “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据文史资料,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按现在的房产面积计算来说,芥子园有6660多平,简直就是大别墅了。而李渔也擅长儒商经营芥子园,正如“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芥子园刊刻小说、戏曲,名扬天下。同时又组织戏班,以家姬粉墨登场,演出他编写的传奇。李渔给芥子园题了许多小联,录入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台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书室联
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琴夜听歌

栖云谷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濯足亭联
清可濯缨偏濯足
大能容世却容身

    这几联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审美情趣,或本色,或风雅,或情理,俱以小见大。据说芥子园还有副门联“十年藤花署;三春芥子园。”另李渔晚年题杭州芥子园(今又园)的一副对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也见闲情偶寄。整联表达了作者无为而为,安享晚年的愉悦和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交际家---题赠适宜

    李渔创作的对联主要收集在《笠翁文集卷四--联》中,加上其他若干散作,李渔大概有200余幅对联作品。这些作品中题赠与胜迹对联就占了二分之一。有记考李渔交友800多位,可见其戏迷粉丝也不少。李渔靠的是戏曲吃饭,所以给朋友的题赠联自然也是精制或巧制。李渔致友人曹禾书这样写道:“无意为联,而适得口头二语,颂扬明德,所谓天籁自鸣。榜之清署,以代国内之悬。有能易一字者,愿北面事之。一笑。”可见其对自己的对联创作是自信满满的,下面简析其几幅题赠对联作品。

赠朱建三联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一巧七夕日,二巧百花巷,李渔楞是“就地起楼,摘星捧月”,给寿者人事家事双重满满的祝福。何次德评论此联说:“藻思结绮,慧解镂空,拈来便璧合珠联,他人想不到,说不出。异才也。”  想来寿者更是十分欢悦,下次拜会必然多买几张观李渔的戏票。  

赠张半庵夫妇寿联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张半庵为文学家,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张氏夫妇双寿时,李渔礼尚往来写了这副寿联。联中紧紧抓住“双数”字作联眼,两圆,双影,并照,二满,齐眉,平分。用“月酒”给了张郭夫妇美好的祝福与写照。光彩照人,佳偶如此。

赠程文宗联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上联桃李满天下,出色的弟子多。下联以鱼跃龙门之事祝愿其门下人事之盛,大有作为。平常字面,一经妙手,便珠玑满目。程文宗即程蕉鹿,与李渔私交甚笃。

    在李渔的赠联中,还有许多与底层民众的赠联,这与其一介布衣,亦商亦优的心境相关。如赠印刷工匠联“不肯让人称绝技;行将呼尔作功臣。”如赠罗育纯医士联“交二十年而不变初心,肝胆如君真第一;活千万人而无全德色,岐黄似汝实无双。”赠卜者联“修己有余闲,垂帘卖卜;出门无别事,访道参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议论家----叙中夹议

    前人纪伯紫曾这样评价李渔的对联作品“ 诸联少则十余字,多亦不越三十字。其间议论叙事,波澜曲折,无所不有,可作一篇大文字,又可作两篇大文字,如此快笔,得未曾有。”这在清代其他清联大家中显得风格很独特。下面举三例简析之。

题武汉黄鹤楼
仙家自昔好楼居,我料乘黄鹤者,去而必返
诗人生前多羽化,焉知赋白云者,非即其人

此联一不作盘空硬语,如佚名所题黄鹤楼“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二不作无情决绝语,如胡林翼题“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而是作神仙爽快语,不虚虚实实,不缥缥缈缈,给人想象,给人希望。主观主见,流利痛快。

题五显岭庙
远观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此间,又觉诗画俱无着笔处
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都非异物,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

联前有小序:“仙霞之南,盘折嵯峨,甲于诸岭,由麓徂巅,愈观愈胜。庙中神鬼诸像毕备,观者生恐怖心,故云。”此联全篇立意句只在“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出副洋洋洒洒,似无出处,然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尾篇结句如“机锋尽出,无异于最后当头棒喝”。

题庐山简寂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此联前有一小序:“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求为道观,止此数楹。非独此也,天下名山,强半若是。释、道一耳,不知世人何厚于僧而薄于道?因题此联,为黄冠吐气,识者皆称快云。”《楹联丛话》和《对联话》都引用到此联,并吴恭亨评云“词峰超妙,得未曾有”。“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见于《增广贤文》。此联先扬后抑,雄于辩论,理直气壮,颇有“看似无中生有,实则成竹于胸”。此一联是李渔最有影响力的一副作品。

    另在李渔的文集中还有其他叙中夹议的楹联作品,如赠贾胶侯大中丞“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如燕子矶阻风,偶书亭栋“因阻石尤之险,得览石头之胜,石兮,石兮,我将无咎于石矣;不逢水势之暴,谁德水性之恬,水哉,水哉,吾终有取于水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旅游家----名胜标签

    李渔游历甚广,因为要带着戏班四海为家演出,所以“九州历其六七”。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下,其所到之处常常抒情题胜迹联。李渔在其《默识名山胜慨联》中写道:“然予饥驱四方,遍历名胜,非不自图缄默,其如技痒于中,搔之不得,卒有所云。”下面简析其几副名胜作品。

题观音阁
奇石作龛盛佛骨
长江为鉴照禅心

此联在其文集中有注“在大江之北,就石为龛,与燕子矶相对。”联语从上实到下虚,从形胜到禅心,给人想象与沉顿的感觉。联语大气浑然,一语证佛。

蒲州贾水部园亭
觅句杯从曲水来,诗肠因酒肠顿活
征歌响逐流泉发,人籁与天籁争幽

集中自注“有山水自然之月生,疏泉入座,可以流觞。”此联颇有兰亭曲水流觞的格调,把那种风雅的人文环境再现当时。诗肠酒肠,人籁天籁,妙合无垠。另七七句式运用也读来流畅。

题高邮露筋祠
当时怜嫂后怜姑,形姑之清者全由嫂浊
昔日露筋今露骨,笑骨之脆者只为筋柔

此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男尊女卑的抨击,对妇女命运的同情。这里用的就是议论手法,说道此联想起吴恭亨在对联话中引用了一联,长沙王益吾先谦露筋祠联:“听一百八杵钟声,敲断往来尘客梦;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儿身。”两联放在一起比较,境界高低顿时鲜明,李渔此联上品。

    另其文集中比较好的名胜对联作品不少。如题郑氏草堂“鸣禽响瀑,万籁齐喧,谁云山静似太古;把钓观棋,一朝即过,不信日长如小年。”如题武汉晴川阁“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斩蛇。”如题绍兴禹陵“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旧传飞鸟耘田,庶物效灵,宜受鬼神报答;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兹向名山立庙,百王来祀,愈增宫室嵯峨。”段落三中题写的三幅作品更是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技巧家----不乏妙思

   李渔的楹联创作技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在构思上。一方面他极力摆脱清文言小品的句子,创作出通俗脱口的口语化句子。另一方面他在楹联章法上探索了几种句式安排,如五七七,五六七,七七,七七五等。举例说明。

对慧远方丈
天近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题兰溪且停亭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题扬州乐善庵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上面三幅作品都近是现代的口语,读来通俗易懂,丝毫不生涩。再如题杭州今又园联“繁亢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如题庐山绝顶联“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等等。几种句式的运用读者可以浏览全篇知悉一二,不再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设计家-------美学实用

    只要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你就不难发现李渔其实学问渊博,兴趣广泛。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评论,李渔是美食家,养生家,设计家,植物家等等。其中李渔对居室的装潢设计可以说是佼佼者。《闲情偶寄》居室部8联匾四中提到两种其独创的联匾制作手法-----蕉叶联和此君联。

般般制作皆奇,岂止文章惊海内
处处逢迎不绝,非徒车马驻江干

这幅楹联,先用木板制作成蕉叶状,再刻上所题文字,然后用绿色做底,用墨色描画叶纹,再用石黄填字,此联就像一张碧绿的芭蕉树叶,将其悬挂于粉白的墙壁之上,自然而可爱,称为“蕉叶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首先截取一段毛竹,将其一剖为二,外去竹青,内去竹节,待打磨得光洁如镜后,再雕出文字,填以石绿,悬于柱上,宛若天成,称为“此君联”。这些创新的匾额、楹联制式共计八种,“同人见之,无不叫绝”。李渔将对联的美学实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爱慕风雅的人索要其制作的蕉叶联和此君联将骆驿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教育家------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在诗联界影响极大,据说还流传到日本。清道光年间的米东居士对《笠翁对韵》有极高的评价“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班香宋艳,悉人熏陶;水佩风裳,都归剪裁。”

    李渔作为清联中最早的大家,距梁章钜写《楹联丛话》有150多年之早。其作品类别多样,题赠妙绝,风骚名胜。其最主要的楹联风格是叙中夹议,自成一家。其叙中夹议风格和每联标注风格都为后清联大家俞樾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李渔其有意识地创作名胜楹联,有意识地收集自己楹联作品,有意识地将楹联美学致以实用,有意识地提出了自己创作名胜楹联的初步审美理论,有意识地撰写笠翁对韵启蒙读物,为清联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钟云舫终结了煌煌清联的尾篇,那么李渔就是抒写了泱泱清联的开篇。“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施菲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5

主题

10万

回帖

29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潇湘夜雨版总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2969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4-13 0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益,问好早上

点评

辛苦弟弟了。谢谢!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1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金来 发表于 2016-4-13 03:54
学习受益,问好早上

辛苦弟弟了。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联话清联十大家之郑板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七十三岁。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称为“三绝”。郑板桥的对联作品清新自然,诗意作联,情趣作联,给人“无一不新”的艺术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用字新奇

    郑板桥之联,在于立意新,下笔新,用字新,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他的诗文功力和绘画功力,常由诗入联或画入联。而且联中不带僻字,如寻常字面,经名家之手便成妙品。

赠李方膺

束云归砚匣;
裁梦入花心。

此联为赠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联,主要是赞其出神入画的绘画艺术。上联手可摘云,仿佛可以拾束白云放归砚盒。下联写梦,移情写景,将梦境裁入花心,似自我陶醉。束字和裁字用得颇妙,将虚景化成实景,由此可见李之作画手段高超。

杂题

洗砚鱼吞墨;
烹茶鹤避烟。

此联两个居士生活情节出自钱慧安的《烹茶洗砚图》,无疑是山居隐士生活的描写。上联溪边洗砚,游鱼吞墨,仿佛要沾一点文学气息,富有情趣,吞字刻画灵动。下联烹茶,似是扫来竹叶烹茶叶,鹤子避之。整联雅逸,只不过现实社会的压力却使人过不得这种生活可想想现实社会的人又何其耐得了空山幽谷的寂寞。

   
自题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此联拟人比喻生动,灵采飞扬。上联与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的春风是把梳子,柳是美人。下联与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本质的赞扬。只不过老杜的诗句比较正经,老郑的则有十分欣喜的流露。整联放得开,收得拢,把春风夜雨两种寻常事物用诗意化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得生机十足。放字,梳字,瞒字,润字,都恰到好处,体现了力学的美感。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诸如杂题联:“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如自题联"漫扫白云看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如题兴化城隍庙联“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等等,都在用字章法上颇有讲究,联眼扣得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联中有画

     郑板桥联画皆精,所以在他的对联作品中,有许多联中有画的精美之作。如题扬州勺园联:“移花得蝶;买石饶云。”八字已然生机盎然,风姿绰约,也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遐想。如题江苏苏州留园联:“ 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此联可谓观察入微,绘声绘色,寓情于景,极尽渲染,得见天趣,似动态写生画。如自题一联:“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此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联,极为优雅的山居环境。再细品以下几则作品。


题扬州瘦西湖月观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此联寥寥十字,对月和云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明月高悬,月光如水,月色与湖光融合在一起,柔和、纯净。云涌天空,如群山起伏,连绵重叠,与地上的小金山比美,更给瘦西湖增添了神奇迷离的色彩。只有对自然景色观察仔细,才能描摹得如此逼真传神。读此联如读一首诗,如观一幅画,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汲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读此联,首先感受到的是磅礴的想象力,郑板桥爱茶爱画,此联恰借用了自然景色来表达其文学品味。以江水煮茗,何其豪也,以青山当屏,何其健也。其情、其兴,悠然而生,挥笔成联,雅趣天成。由此可看出当行本色,画意作联的手段。此一联与其创作的另一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作为茶道联被广为传颂。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此联中的山指江苏镇江的焦山,江指长江。上联描写了焦山雨后清新怡人的景象,令人浮想联翩。下联描写了江水倒流,晚潮而至的情景。“回头”的拟人写法很形象,且与“扑面”巧妙相对。此联让人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表达,是为动态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与竹结缘
       古代诗人多爱竹,如苏轼,如郑板桥。老郑有诗曰:“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所以在老郑的联作中亦有不俗的写竹佳作。


题扬州小玲珑山馆

咬定几句有用书,不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此联写出了新意和生活情趣,上联并非一味的书呆子,而是活读活学,用咬定二字可见其潜在教育家的特质。下联写出爱竹人的风度,把新生的竹子,比作自己的儿孙,一定是爱竹到了极致的境界。试问世间,有谁能比得过老郑的这一片赤子情怀?整联可见郑板桥的雅痴。同时上联也说明了郑板桥很是注重养身之道,才得以长寿。另题北京白云观华室联:“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此联或是前联的改写版本,但不失为一幅好的作品,从联中可得一片清竹之气,很好的读书住所环境。这是一竿新竹。

自题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幅格言作品,此联抓住了物性的特点,从而延伸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上联一如老郑自己,虽然是著名大画家,并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心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但仍不失谦虚。下联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低调处世,不流俗合污。整联用作者自己的一联更好解读:“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这是一竿青竹。


自题

贫不卖书留自读;
老犹栽竹与人看。

此联可见郑板桥晚年的生活心态,郑板桥晚年厌恶官场的黑暗,罢官回乡隐逸生活。上联虽为爱书,其实可隐约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所以才有其“当官不为民作主,情愿回家卖红薯”的流传故事。下联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老郑自己,表明心迹绝不向世俗低头。这是一竿老竹。




     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而郑板桥正是这一高意的贯彻者,在郑板桥的联作中,题竹之作或和竹子有关的句子作品总共十五幅,占了其总联集的近六分之一。如“种竹似培佳子弟”,如“其人如碧梧翠竹”,如“扫来竹叶烹茶叶”,如“竹疏烟补密”,如“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富有情趣

    郑板桥首先是个画家,所以他的对联作品中也有不少诗情画意之作,此则前面已有细说,品读老郑的对联作品,发觉不少都是自题,从而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丰富幽默生活情趣。正是如此的快乐人生观,才造就了他对联作品无一不新的境界,令人好生向往。

自题

拈来旧稿花前改;
种得新蔬雨后肥。

此联是其诗作《有年》中一联。这副对联描写板桥读书、种菜的安闲生活和闲适的情趣。旧稿花前改,既有诗情画意,又是思考、表达的享受于中可见。其改稿习惯或可见其撰写对联的创作态度,每撰成一副对联,要反复推敲,古人有云文不厌改即是此道理。

自题厨房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此联虽为题写厨房,却是作者自身廉洁的写照,想老郑也是七品县令,在官场中早有清官十万雪花银的流俗。而老郑却每天只是青菜萝卜五谷杂粮,饭后配以天生的无根之水,泡泡菊花茶。一种淡定,一种自廉,体现在老郑的身上。再想象现在社会官场的公款吃喝,颇多感慨。但有失有得,从此联很好地地看出了老郑的养生之道,没有大鱼大肉,就避免了高含量的蛋白以及热量摄入,所以在古人中才能长寿。


自题

种竹似培佳子弟;
拥书如拜小诸侯。

此联可看出郑板桥是个儒雅之士,周敦颐有爱莲说,老郑则有爱竹说,上联把竹当做子弟或当做儿孙来看待,可见一般。下联则是爱书之道了,拥书如拜小诸侯,可见其读书风趣,可见其主人翁的读书精神,这与“拥书如坐小朝廷”是大不一样的哦。另从此联也可以看出老郑很喜欢身体力行地种一些竹子,可见其懂得享受山居生活。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如述贫一联:“人贫双月少;衣破半風多”,自嘲一联:“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如杂题“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如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如题赠"烹茶活火还温水;洗砚余波好灌花",如自题“醉题蕉叶成诗稿;闲折花枝当酒筹”等等,无一不透露着这位诗书画三绝的雅士风范和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格言联璧
    观郑板桥的自题联,仿佛走进格言联璧大观,许多自题都是自律格言,读书格言,处世格言,警示格言,作文格言,养生格言。在未读老郑联作总集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老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等几幅流传至今的格言作品,也正是如此的格言魅力,体现了其联作无一不新的风格。

   
自题

才短自知能事少;
礼疏常觉慢人多。

此上联可见郑板桥的自谦,郑的诗书画三绝,已经是扬州八怪之首,仍谦虚自己才短。下联读来却仿佛是郑板桥的为官之道,不巴结不阿谀,不走官场的那一套,所以才自省自廉自揶揄,由此可见其官风刚正。这在其题潍县衙门联:“ 黑漆衙门八字开;有钱没理莫进来。”可解读当时官场的黑暗,


自题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此联可见读书之认真,从怀疑到领悟,方见学问的长进,下联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读。
   
自题

多读古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此联极是读书之道,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写照,可为中庸。郑板桥有一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又或可解读三分。

自题

除却诗书无可好;
独有山水不能怜。

此联可见爱书人的风度,以书为癖好,纵然“两间东倒西歪屋”时候仍是诗书好,纵然“乌纱掷去不为官”时仍是诗书好,而且其乐在“官到闲时更读书”。郑板桥又是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榜样。另一联自题“身无半亩,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也说明其爱读诗书精神,正是“书有未曾经我读”。

自题

过眼寸阴求日益;
关心百姓祝年丰。

上联是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珍惜光阴,这是老郑对自己的勉励。下联表达了板桥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希望年年都是丰收年,老百姓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正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自题类格言作品占总作品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其人格魅力。其它格言联如“茶亦醉人何必酒;花还耐寒况于松”,如“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如“性溶海月波常静;身露金凤树不凋”,如“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志在心”等等,都可久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擅长技巧
    郑板桥的对联作品常不拘一格,不落窠臼,所以在技巧上也有声有色。如“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就是拟人咏物之佳作,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也是拟人化对联之佳作。另自题“风吹柳絮为狂客;雪逼梅花做冷人”亦是如此。在老郑的联作中,还有些被潜移默化为民间对联故事的的技巧作品。

嘲某势力僧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可见叠字之功效,仿佛主客之间的争锋对话。


某教书先生告某东家不付酬金,郑板桥以联试其才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此联见数字词运用和方位词运用的技巧。
 

赠邻居打铁工人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此联见成语运用的巧妙,切人切事情。
 

咏集市贸易

南商行、北商行、南北商行通南北;
东集市、西集市,东西集市卖东西。

这副对联嵌东、西、南、北四字,形象地表达了商行、集市的贸易功能。用现代商业的观点看,商行、集市其实就是物品的集散和流通。本对联巧妙利用南北、东西的双关意,表现出板桥技巧的特色。

斥武英殿和尚联

利欲除刀,凡尘半点不染;(秃)
金炉剥火,锁住意马心猿。(驴)


赏析:这副拆字联为骂一黑心和尚而写,,拆拼为“秃驴”,可见拆字手段。

郑板桥的撰写对联技巧还体现在对仗上,如题浙江余姚严子陵钓台“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联中以山水对羲皇,体现高古。如题潍坊复园静俭斋联:“雨过风恬,满目养花天气;渊涵珠润,十年闭户功夫。”联中以闭目功夫对养花天气,也是巧切。如题苏州网师园撷秀楼联:“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此联除对仗巧,典故也极巧,移动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养生经典
     郑板桥的长寿使得后人不得不关注他的养生之道,从他的爱茶之诗:“兄起扫黄叶,弟起烹秋茶。明星犹在树,烂烂天东霞。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可见一般。同时在他的对联作品里,有关茶道的联也不少。如“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如“墨竹一枝宣德纸;香茗半瓯成化窑。”如“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如“秋江欲画毫先冷;梅水才烹腹便清。”如“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能斗茶”等等。从喝茶的习性可见其爱养生之道,但是从郑板桥的一副经典作品,我们更能探源老郑的真正长寿秘诀。

六十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此联是郑板桥联集中的唯一一幅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对联制作,也是晚年对联艺术的压轴之作。此联虽系述怀言志,却写得生动活泼,其中有养生之道,经验之谈,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上联从物质去说,只要有余便知足。下联从精神去说,只要无欲就所适。联中提示了几个养生口诀,一为知足常乐,二为心情豁达,三为无欲无求,四为老有所为,五为生活规律,六为顺其自然。此联从情趣理趣谐趣墨趣闲趣多方面阐述了作者的一生养生之道。联语言清新自然,颇有散文化口语化的特点。读此联仿佛如见一个高雅的老者在谈生活的愉悦画面。另古人做寿一般都为祝贺者撰写寿联,而我们的老郑却自己写了这么长的一幅自寿作品,也可见其文人风雅的一面,也可见其楹联艺术的自信。联语的口感读来无一处停滞,是为神品。

        从以上的对联,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的对联还有这样的特点:“联集基本都是短联,以四言和七言居多,真正体现了对联精悍短小的艺术魅力。联集中就一幅长联六十自寿作品也是经典。这在清联时代巅峰期的同代楹联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联集中以自题联居多,且创作质量高,体现了其创作对联的主观能动性,自是一家语言。联集中题竹题茶和格言联都非常清新自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所以流传甚广。联集中题风景类对联以切以雅以画以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如此体现了其作联无一不新的艺术风格。另联集中亦有口语化对联,从而为现代的白话对联创作提供了摹本和题材。”都说郑板桥的一生可以用“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来概括,我觉得应在其中加上一字,"四绝诗书联画;一生归去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清文学家。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也能诗。著作颇多,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藤花吟馆诗钞》等。梁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其楹联著述有《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巧对录》等,许多名胜楹联及历代流传的巧联妙对,得其赖以保存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联话清联十大家 (完整版)【作者 三少爷的微笑】作者:廪丘食客
联话清联十大家(完整版)

【作者三少爷的微笑】

       网络联坛关于清联的研究,较早始于网友钟华一先生在2000年编撰出版的《清联》1万副。后现实方家李学文在2004年编撰出版了《清联三百副》,并录有赏析文字。而后网友海岳在2008年撰写点评了《清联七十二副》。近几年现实方家傅小松也陆续撰写了一些清联初探的理论文章,并陆续流传到网络对联论坛。此十年期间,陆续有部分网友搜集了不少清联大家的作品,并编辑校正,录入网上以供学习研究使用,做得较好的论坛当属哈哈儿恶人谷的联友茶馆。然纵观全局,现实只对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和钟云舫的楹联作品研究多些,而网络对于清联的研究亦不足,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全面,缺少了系统性评论,缺少了横向与纵向比较,缺少了风格特性。肤浅者二联三联窥探,其曰联文。学士者三万四万文字,皆云论文。是以笔者在2011年秋日,心生感想,有意初拟清联十大名家楹联作品,以联话的形式,进行摸索探讨,研究比较风格,系统评论学习。春秋交替,历时两年,终成一卷。几经反复阅览,后按清联十大家的诞辰年纪逐一排列,并作完修正完成定稿如下,谨供爱好清联的朋友们网络研究学习,参考使用。------三少微笑自序 2013年10月7日于滨城。


目录:


一。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李渔(1611—1680)


二。联话清联十大家之郑板桥(1693---1765)


三。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梁章钜(1775-1849)


四。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林则徐(1785~1850)


五。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曾国藩(1811-1872)


六。联话清联十大家之顾文彬(1811-1889)


七。联话清联十大家之彭玉麟(1816-1890)


八。联话清联十大家之薛时雨(1818-1885)


九。联话清联十大家之俞樾(1821-1907)


十。联话清联十大家之钟云舫(1847-1911)

一。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李渔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著名戏曲家,一生共创作传奇剧本十六种,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著作。李渔又是著名的撰联高手,其所著《笠翁对韵》在诗联界影响极大。《笠翁文集》中有各种对联近200副,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中,有《笠翁对联》一书。除《笠翁对韵》》,尚有联书《芥子园杂联》。

一。戏曲家---当行本色

   “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这是李渔题金陵别墅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芥子园。李渔在《芥子园杂联》小序云: “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据文史资料,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按现在的房产面积计算来说,芥子园有6660多平,简直就是大别墅了。而李渔也擅长儒商经营芥子园,正如“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芥子园刊刻小说、戏曲,名扬天下。同时又组织戏班,以家姬粉墨登场,演出他编写的传奇。李渔给芥子园题了许多小联,录入如下。

歌台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书室联
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琴夜听歌

栖云谷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濯足亭联
清可濯缨偏濯足
大能容世却容身

    这几联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审美情趣,或本色,或风雅,或情理,俱以小见大。据说芥子园还有副门联“十年藤花署;三春芥子园。”另李渔晚年题杭州芥子园(今又园)的一副对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也见闲情偶寄。整联表达了作者无为而为,安享晚年的愉悦和宁静

二。交际家---题赠适宜

    李渔创作的对联主要收集在《笠翁文集卷四--联》中,加上其他若干散作,李渔大概有200余幅对联作品。这些作品中题赠与胜迹对联就占了二分之一。有记考李渔交友800多位,可见其戏迷粉丝也不少。李渔靠的是戏曲吃饭,所以给朋友的题赠联自然也是精制或巧制。李渔致友人曹禾书这样写道:“无意为联,而适得口头二语,颂扬明德,所谓天籁自鸣。榜之清署,以代国内之悬。有能易一字者,愿北面事之。一笑。”可见其对自己的对联创作是自信满满的,下面简析其几幅题赠对联作品。

赠朱建三联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一巧七夕日,二巧百花巷,李渔楞是“就地起楼,摘星捧月”,给寿者人事家事双重满满的祝福。何次德评论此联说:“藻思结绮,慧解镂空,拈来便璧合珠联,他人想不到,说不出。异才也。”  想来寿者更是十分欢悦,下次拜会必然多买几张观李渔的戏票。  

赠张半庵夫妇寿联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张半庵为文学家,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张氏夫妇双寿时,李渔礼尚往来写了这副寿联。联中紧紧抓住“双数”字作联眼,两圆,双影,并照,二满,齐眉,平分。用“月酒”给了张郭夫妇美好的祝福与写照。光彩照人,佳偶如此。

赠程文宗联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上联桃李满天下,出色的弟子多。下联以鱼跃龙门之事祝愿其门下人事之盛,大有作为。平常字面,一经妙手,便珠玑满目。程文宗即程蕉鹿,与李渔私交甚笃。

    在李渔的赠联中,还有许多与底层民众的赠联,这与其一介布衣,亦商亦优的心境相关。如赠印刷工匠联“不肯让人称绝技;行将呼尔作功臣。”如赠罗育纯医士联“交二十年而不变初心,肝胆如君真第一;活千万人而无全德色,岐黄似汝实无双。”赠卜者联“修己有余闲,垂帘卖卜;出门无别事,访道参禅。”

三。议论家----叙中夹议

    前人纪伯紫曾这样评价李渔的对联作品“ 诸联少则十余字,多亦不越三十字。其间议论叙事,波澜曲折,无所不有,可作一篇大文字,又可作两篇大文字,如此快笔,得未曾有。”这在清代其他清联大家中显得风格很独特。下面举三例简析之。

题武汉黄鹤楼
仙家自昔好楼居,我料乘黄鹤者,去而必返
诗人生前多羽化,焉知赋白云者,非即其人

此联一不作盘空硬语,如佚名所题黄鹤楼“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二不作无情决绝语,如胡林翼题“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而是作神仙爽快语,不虚虚实实,不缥缥缈缈,给人想象,给人希望。主观主见,流利痛快。

题五显岭庙
远观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此间,又觉诗画俱无着笔处
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都非异物,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

联前有小序:“仙霞之南,盘折嵯峨,甲于诸岭,由麓徂巅,愈观愈胜。庙中神鬼诸像毕备,观者生恐怖心,故云。”此联全篇立意句只在“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出副洋洋洒洒,似无出处,然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尾篇结句如“机锋尽出,无异于最后当头棒喝”。

题庐山简寂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此联前有一小序:“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求为道观,止此数楹。非独此也,天下名山,强半若是。释、道一耳,不知世人何厚于僧而薄于道?因题此联,为黄冠吐气,识者皆称快云。”《楹联丛话》和《对联话》都引用到此联,并吴恭亨评云“词峰超妙,得未曾有”。“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见于《增广贤文》。此联先扬后抑,雄于辩论,理直气壮,颇有“看似无中生有,实则成竹于胸”。此一联是李渔最有影响力的一副作品。

    另在李渔的文集中还有其他叙中夹议的楹联作品,如赠贾胶侯大中丞“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如燕子矶阻风,偶书亭栋“因阻石尤之险,得览石头之胜,石兮,石兮,我将无咎于石矣;不逢水势之暴,谁德水性之恬,水哉,水哉,吾终有取于水焉。”等。

四。旅游家----名胜标签

    李渔游历甚广,因为要带着戏班四海为家演出,所以“九州历其六七”。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下,其所到之处常常抒情题胜迹联。李渔在其《默识名山胜慨联》中写道:“然予饥驱四方,遍历名胜,非不自图缄默,其如技痒于中,搔之不得,卒有所云。”下面简析其几副名胜作品。

题观音阁
奇石作龛盛佛骨
长江为鉴照禅心

此联在其文集中有注“在大江之北,就石为龛,与燕子矶相对。”联语从上实到下虚,从形胜到禅心,给人想象与沉顿的感觉。联语大气浑然,一语证佛。

蒲州贾水部园亭
觅句杯从曲水来,诗肠因酒肠顿活
征歌响逐流泉发,人籁与天籁争幽

集中自注“有山水自然之月生,疏泉入座,可以流觞。”此联颇有兰亭曲水流觞的格调,把那种风雅的人文环境再现当时。诗肠酒肠,人籁天籁,妙合无垠。另七七句式运用也读来流畅。

题高邮露筋祠
当时怜嫂后怜姑,形姑之清者全由嫂浊
昔日露筋今露骨,笑骨之脆者只为筋柔

此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男尊女卑的抨击,对妇女命运的同情。这里用的就是议论手法,说道此联想起吴恭亨在对联话中引用了一联,长沙王益吾先谦露筋祠联:“听一百八杵钟声,敲断往来尘客梦;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儿身。”两联放在一起比较,境界高低顿时鲜明,李渔此联上品。

    另其文集中比较好的名胜对联作品不少。如题郑氏草堂“鸣禽响瀑,万籁齐喧,谁云山静似太古;把钓观棋,一朝即过,不信日长如小年。”如题武汉晴川阁“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斩蛇。”如题绍兴禹陵“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旧传飞鸟耘田,庶物效灵,宜受鬼神报答;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兹向名山立庙,百王来祀,愈增宫室嵯峨。”段落三中题写的三幅作品更是佳作。

五。技巧家----不乏妙思

   李渔的楹联创作技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在构思上。一方面他极力摆脱清文言小品的句子,创作出通俗脱口的口语化句子。另一方面他在楹联章法上探索了几种句式安排,如五七七,五六七,七七,七七五等。举例说明。

对慧远方丈
天近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题兰溪且停亭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题扬州乐善庵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上面三幅作品都近是现代的口语,读来通俗易懂,丝毫不生涩。再如题杭州今又园联“繁亢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如题庐山绝顶联“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等等。几种句式的运用读者可以浏览全篇知悉一二,不再说明。

六。设计家-------美学实用

    只要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你就不难发现李渔其实学问渊博,兴趣广泛。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评论,李渔是美食家,养生家,设计家,植物家等等。其中李渔对居室的装潢设计可以说是佼佼者。《闲情偶寄》居室部8联匾四中提到两种其独创的联匾制作手法-----蕉叶联和此君联。

般般制作皆奇,岂止文章惊海内
处处逢迎不绝,非徒车马驻江干

这幅楹联,先用木板制作成蕉叶状,再刻上所题文字,然后用绿色做底,用墨色描画叶纹,再用石黄填字,此联就像一张碧绿的芭蕉树叶,将其悬挂于粉白的墙壁之上,自然而可爱,称为“蕉叶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首先截取一段毛竹,将其一剖为二,外去竹青,内去竹节,待打磨得光洁如镜后,再雕出文字,填以石绿,悬于柱上,宛若天成,称为“此君联”。这些创新的匾额、楹联制式共计八种,“同人见之,无不叫绝”。李渔将对联的美学实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爱慕风雅的人索要其制作的蕉叶联和此君联将骆驿不绝。

七。教育家------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在诗联界影响极大,据说还流传到日本。清道光年间的米东居士对《笠翁对韵》有极高的评价“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班香宋艳,悉人熏陶;水佩风裳,都归剪裁。”

    李渔作为清联中最早的大家,距梁章钜写《楹联丛话》有150多年之早。其作品类别多样,题赠妙绝,风骚名胜。其最主要的楹联风格是叙中夹议,自成一家。其叙中夹议风格和每联标注风格都为后清联大家俞樾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李渔其有意识地创作名胜楹联,有意识地收集自己楹联作品,有意识地将楹联美学致以实用,有意识地提出了自己创作名胜楹联的初步审美理论,有意识地撰写笠翁对韵启蒙读物,为清联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钟云舫终结了煌煌清联的尾篇,那么李渔就是抒写了泱泱清联的开篇。“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施菲莪。
二。联话清联十大家之郑板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七十三岁。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称为“三绝”。郑板桥的对联作品清新自然,诗意作联,情趣作联,给人“无一不新”的艺术享受。


一。用字新奇

    郑板桥之联,在于立意新,下笔新,用字新,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他的诗文功力和绘画功力,常由诗入联或画入联。而且联中不带僻字,如寻常字面,经名家之手便成妙品。

赠李方膺

束云归砚匣;
裁梦入花心。

此联为赠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联,主要是赞其出神入画的绘画艺术。上联手可摘云,仿佛可以拾束白云放归砚盒。下联写梦,移情写景,将梦境裁入花心,似自我陶醉。束字和裁字用得颇妙,将虚景化成实景,由此可见李之作画手段高超。

杂题

洗砚鱼吞墨;
烹茶鹤避烟。

此联两个居士生活情节出自钱慧安的《烹茶洗砚图》,无疑是山居隐士生活的描写。上联溪边洗砚,游鱼吞墨,仿佛要沾一点文学气息,富有情趣,吞字刻画灵动。下联烹茶,似是扫来竹叶烹茶叶,鹤子避之。整联雅逸,只不过现实社会的压力却使人过不得这种生活可想想现实社会的人又何其耐得了空山幽谷的寂寞。

   
自题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此联拟人比喻生动,灵采飞扬。上联与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的春风是把梳子,柳是美人。下联与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本质的赞扬。只不过老杜的诗句比较正经,老郑的则有十分欣喜的流露。整联放得开,收得拢,把春风夜雨两种寻常事物用诗意化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得生机十足。放字,梳字,瞒字,润字,都恰到好处,体现了力学的美感。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诸如杂题联:“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如自题联"漫扫白云看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如题兴化城隍庙联“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等等,都在用字章法上颇有讲究,联眼扣得住。

二。联中有画

     郑板桥联画皆精,所以在他的对联作品中,有许多联中有画的精美之作。如题扬州勺园联:“移花得蝶;买石饶云。”八字已然生机盎然,风姿绰约,也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遐想。如题江苏苏州留园联:“ 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此联可谓观察入微,绘声绘色,寓情于景,极尽渲染,得见天趣,似动态写生画。如自题一联:“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此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联,极为优雅的山居环境。再细品以下几则作品。


题扬州瘦西湖月观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此联寥寥十字,对月和云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明月高悬,月光如水,月色与湖光融合在一起,柔和、纯净。云涌天空,如群山起伏,连绵重叠,与地上的小金山比美,更给瘦西湖增添了神奇迷离的色彩。只有对自然景色观察仔细,才能描摹得如此逼真传神。读此联如读一首诗,如观一幅画,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汲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读此联,首先感受到的是磅礴的想象力,郑板桥爱茶爱画,此联恰借用了自然景色来表达其文学品味。以江水煮茗,何其豪也,以青山当屏,何其健也。其情、其兴,悠然而生,挥笔成联,雅趣天成。由此可看出当行本色,画意作联的手段。此一联与其创作的另一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作为茶道联被广为传颂。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此联中的山指江苏镇江的焦山,江指长江。上联描写了焦山雨后清新怡人的景象,令人浮想联翩。下联描写了江水倒流,晚潮而至的情景。“回头”的拟人写法很形象,且与“扑面”巧妙相对。此联让人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表达,是为动态画。


三。与竹结缘
       古代诗人多爱竹,如苏轼,如郑板桥。老郑有诗曰:“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所以在老郑的联作中亦有不俗的写竹佳作。


题扬州小玲珑山馆

咬定几句有用书,不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此联写出了新意和生活情趣,上联并非一味的书呆子,而是活读活学,用咬定二字可见其潜在教育家的特质。下联写出爱竹人的风度,把新生的竹子,比作自己的儿孙,一定是爱竹到了极致的境界。试问世间,有谁能比得过老郑的这一片赤子情怀?整联可见郑板桥的雅痴。同时上联也说明了郑板桥很是注重养身之道,才得以长寿。另题北京白云观华室联:“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此联或是前联的改写版本,但不失为一幅好的作品,从联中可得一片清竹之气,很好的读书住所环境。这是一竿新竹。

自题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幅格言作品,此联抓住了物性的特点,从而延伸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上联一如老郑自己,虽然是著名大画家,并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心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但仍不失谦虚。下联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低调处世,不流俗合污。整联用作者自己的一联更好解读:“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这是一竿青竹。


自题

贫不卖书留自读;
老犹栽竹与人看。

此联可见郑板桥晚年的生活心态,郑板桥晚年厌恶官场的黑暗,罢官回乡隐逸生活。上联虽为爱书,其实可隐约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所以才有其“当官不为民作主,情愿回家卖红薯”的流传故事。下联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老郑自己,表明心迹绝不向世俗低头。这是一竿老竹。




     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而郑板桥正是这一高意的贯彻者,在郑板桥的联作中,题竹之作或和竹子有关的句子作品总共十五幅,占了其总联集的近六分之一。如“种竹似培佳子弟”,如“其人如碧梧翠竹”,如“扫来竹叶烹茶叶”,如“竹疏烟补密”,如“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等等。


四。富有情趣

    郑板桥首先是个画家,所以他的对联作品中也有不少诗情画意之作,此则前面已有细说,品读老郑的对联作品,发觉不少都是自题,从而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丰富幽默生活情趣。正是如此的快乐人生观,才造就了他对联作品无一不新的境界,令人好生向往。

自题

拈来旧稿花前改;
种得新蔬雨后肥。

此联是其诗作《有年》中一联。这副对联描写板桥读书、种菜的安闲生活和闲适的情趣。旧稿花前改,既有诗情画意,又是思考、表达的享受于中可见。其改稿习惯或可见其撰写对联的创作态度,每撰成一副对联,要反复推敲,古人有云文不厌改即是此道理。

自题厨房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此联虽为题写厨房,却是作者自身廉洁的写照,想老郑也是七品县令,在官场中早有清官十万雪花银的流俗。而老郑却每天只是青菜萝卜五谷杂粮,饭后配以天生的无根之水,泡泡菊花茶。一种淡定,一种自廉,体现在老郑的身上。再想象现在社会官场的公款吃喝,颇多感慨。但有失有得,从此联很好地地看出了老郑的养生之道,没有大鱼大肉,就避免了高含量的蛋白以及热量摄入,所以在古人中才能长寿。


自题

种竹似培佳子弟;
拥书如拜小诸侯。

此联可看出郑板桥是个儒雅之士,周敦颐有爱莲说,老郑则有爱竹说,上联把竹当做子弟或当做儿孙来看待,可见一般。下联则是爱书之道了,拥书如拜小诸侯,可见其读书风趣,可见其主人翁的读书精神,这与“拥书如坐小朝廷”是大不一样的哦。另从此联也可以看出老郑很喜欢身体力行地种一些竹子,可见其懂得享受山居生活。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如述贫一联:“人贫双月少;衣破半風多”,自嘲一联:“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如杂题“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如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如题赠"烹茶活火还温水;洗砚余波好灌花",如自题“醉题蕉叶成诗稿;闲折花枝当酒筹”等等,无一不透露着这位诗书画三绝的雅士风范和生活情趣。


五。格言联璧
    观郑板桥的自题联,仿佛走进格言联璧大观,许多自题都是自律格言,读书格言,处世格言,警示格言,作文格言,养生格言。在未读老郑联作总集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老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等几幅流传至今的格言作品,也正是如此的格言魅力,体现了其联作无一不新的风格。

   
自题

才短自知能事少;
礼疏常觉慢人多。

此上联可见郑板桥的自谦,郑的诗书画三绝,已经是扬州八怪之首,仍谦虚自己才短。下联读来却仿佛是郑板桥的为官之道,不巴结不阿谀,不走官场的那一套,所以才自省自廉自揶揄,由此可见其官风刚正。这在其题潍县衙门联:“ 黑漆衙门八字开;有钱没理莫进来。”可解读当时官场的黑暗,


自题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此联可见读书之认真,从怀疑到领悟,方见学问的长进,下联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读。
   
自题

多读古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此联极是读书之道,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写照,可为中庸。郑板桥有一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又或可解读三分。

自题

除却诗书无可好;
独有山水不能怜。

此联可见爱书人的风度,以书为癖好,纵然“两间东倒西歪屋”时候仍是诗书好,纵然“乌纱掷去不为官”时仍是诗书好,而且其乐在“官到闲时更读书”。郑板桥又是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榜样。另一联自题“身无半亩,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也说明其爱读诗书精神,正是“书有未曾经我读”。

自题

过眼寸阴求日益;
关心百姓祝年丰。

上联是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珍惜光阴,这是老郑对自己的勉励。下联表达了板桥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希望年年都是丰收年,老百姓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正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在郑板桥的联作中自题类格言作品占总作品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其人格魅力。其它格言联如“茶亦醉人何必酒;花还耐寒况于松”,如“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如“性溶海月波常静;身露金凤树不凋”,如“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志在心”等等,都可久味。


六。擅长技巧
    郑板桥的对联作品常不拘一格,不落窠臼,所以在技巧上也有声有色。如“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就是拟人咏物之佳作,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也是拟人化对联之佳作。另自题“风吹柳絮为狂客;雪逼梅花做冷人”亦是如此。在老郑的联作中,还有些被潜移默化为民间对联故事的的技巧作品。

嘲某势力僧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可见叠字之功效,仿佛主客之间的争锋对话。


某教书先生告某东家不付酬金,郑板桥以联试其才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此联见数字词运用和方位词运用的技巧。
 

赠邻居打铁工人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此联见成语运用的巧妙,切人切事情。
 

咏集市贸易

南商行、北商行、南北商行通南北;
东集市、西集市,东西集市卖东西。

这副对联嵌东、西、南、北四字,形象地表达了商行、集市的贸易功能。用现代商业的观点看,商行、集市其实就是物品的集散和流通。本对联巧妙利用南北、东西的双关意,表现出板桥技巧的特色。

斥武英殿和尚联

利欲除刀,凡尘半点不染;(秃)
金炉剥火,锁住意马心猿。(驴)


赏析:这副拆字联为骂一黑心和尚而写,,拆拼为“秃驴”,可见拆字手段。

郑板桥的撰写对联技巧还体现在对仗上,如题浙江余姚严子陵钓台“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联中以山水对羲皇,体现高古。如题潍坊复园静俭斋联:“雨过风恬,满目养花天气;渊涵珠润,十年闭户功夫。”联中以闭目功夫对养花天气,也是巧切。如题苏州网师园撷秀楼联:“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此联除对仗巧,典故也极巧,移动不得。

七。养生经典
     郑板桥的长寿使得后人不得不关注他的养生之道,从他的爱茶之诗:“兄起扫黄叶,弟起烹秋茶。明星犹在树,烂烂天东霞。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可见一般。同时在他的对联作品里,有关茶道的联也不少。如“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如“墨竹一枝宣德纸;香茗半瓯成化窑。”如“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如“秋江欲画毫先冷;梅水才烹腹便清。”如“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能斗茶”等等。从喝茶的习性可见其爱养生之道,但是从郑板桥的一副经典作品,我们更能探源老郑的真正长寿秘诀。

六十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此联是郑板桥联集中的唯一一幅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对联制作,也是晚年对联艺术的压轴之作。此联虽系述怀言志,却写得生动活泼,其中有养生之道,经验之谈,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上联从物质去说,只要有余便知足。下联从精神去说,只要无欲就所适。联中提示了几个养生口诀,一为知足常乐,二为心情豁达,三为无欲无求,四为老有所为,五为生活规律,六为顺其自然。此联从情趣理趣谐趣墨趣闲趣多方面阐述了作者的一生养生之道。联语言清新自然,颇有散文化口语化的特点。读此联仿佛如见一个高雅的老者在谈生活的愉悦画面。另古人做寿一般都为祝贺者撰写寿联,而我们的老郑却自己写了这么长的一幅自寿作品,也可见其文人风雅的一面,也可见其楹联艺术的自信。联语的口感读来无一处停滞,是为神品。

        从以上的对联,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的对联还有这样的特点:“联集基本都是短联,以四言和七言居多,真正体现了对联精悍短小的艺术魅力。联集中就一幅长联六十自寿作品也是经典。这在清联时代巅峰期的同代楹联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联集中以自题联居多,且创作质量高,体现了其创作对联的主观能动性,自是一家语言。联集中题竹题茶和格言联都非常清新自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所以流传甚广。联集中题风景类对联以切以雅以画以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如此体现了其作联无一不新的艺术风格。另联集中亦有口语化对联,从而为现代的白话对联创作提供了摹本和题材。”都说郑板桥的一生可以用“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来概括,我觉得应在其中加上一字,"四绝诗书联画;一生归去来游。”
三。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清文学家。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也能诗。著作颇多,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藤花吟馆诗钞》等。梁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其楹联著述有《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巧对录》等,许多名胜楹联及历代流传的巧联妙对,得其赖以保存至今。



一。楹联创作



题独秀峰五咏堂


户外一峰秀
窗前万木低


这是梁章钜题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的集联,上联句典出孟浩然《题义公禅房》诗,赞叹独秀峰拔地而起,气势不凡;下联句见出张谓《同诸公游云公寺》诗,描述万木峥嵘,葱茏一片。上下联如一人手笔所出。



题荆州署厅


政惟求于民便
事皆可与人言


上联基于“民本”思想,要求居官治政,惟一追求的就是能够使“民便”,使百姓安居乐业。下联言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才会像司马光所说那样“末尝有不可对人言者”。此联表明了作者为官施政的进步观点,放到今天来读也仍有裨益。


自题


闲看秋水心无事
静听天和兴自浓


本联为集句联。上联出唐·皇甫冉《秋日东郊作》诗:“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下联出刘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诗:“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室达性灵慵。”两诗融合无间,坦荡旷达,宁静如水。随娱静生欣,静听可观老,难得在梁章钜作品中看到其自题联。



集东坡句赠余应松赴任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此联上联是苏轼贺刘发得官时的告诫之诗句,下联是苏轼唱和张近的诗句。余应松即余小霞,是梁章钜知交好友,梁每完成一卷楹联话稿必将寄送余小霞先过目,而余小霞亦多次为梁章钜寄来搜集的联语。联语上片劝勉洁身自律,下片推心置腹还是以诗相交。此赠切时切人切当下心境。


赠林则徐


帝倚以为股肱耳目
民望之若父母神明


林则徐也是梁章钜的好友至交兼同窗两年,非常推崇林则徐的虎门禁烟,后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梁章钜坚持了其禁烟方略,与外国势力斗争。此一联表达了梁章钜对林则徐的推崇与敬佩。



集宋诗题沧浪亭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摘自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句。下联摘自苏舜钦的《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梁章钜将此两句集成一联,如同出己手笔,工丽无比,一字千金。


题扬州平山堂


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
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此为梁章钜于道光二十二(1842)年重游扬州平山堂所作,极为阮元所赏。上联取王安石诗“一堂高视两三州”及徐凝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运化而成;下联咏平山堂历史,平山堂系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六一居士为欧阳修自号。堂至作联时已历八百载。上下联属对工稳。关于此联梁章钜的《浪迹丛谈》还有则联话:“谢椒石同年嘲之曰:“联句实佳,然二十二字中用数目字多至七八,非古人所讥卜算子乎?”余笑置之。扬州名胜以平山堂为最著。平山堂诗以王荆公“一堂高视两三州”一律为最佳。平山堂楹联以伊墨卿太守“隔江诸山”十字为最壮。”



题南京小仓山房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梁章钜一直幻想扮演一位“清客”的角色。他认为做“清客”的本领,应当是《归田琐记·清客十字令》:“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字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但这种宿愿直到他晚年病退闲居后才得以实现。另有说此联为袁枚所作,有待史考。

 

题福建黄巷全闽诗钞楼

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
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俏无言


黄巷在福州三坊七巷,源自晋代黄元方,为八姓衣冠入闽始祖之一。梁章钜《楹联丛话》记载:“百一峰阁之左有楼三楹,余辑《全闽诗钞》于此,因以为楼额。其联则集前人句云:“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全联格调风雅,极富诗家品味,于澹泊宁静之中,可见文人风度。



题苏州白公祠


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上联的“讽谕”指的是白居易的“讽谕诗”,即新乐府之篇章。此联对白居易的诗歌和为人,作了简明而洽切的概括。也体现了其撰联切事切人的风格。


题福州黄巷藤花吟馆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上联自嘲,下联自谦。上联写辞官后“老无所事”,整日“客来醉,客去睡”,但作者并没有因为脱离了官场便感到一身轻松。下联“论学粗,论政疏”,表面看是自谦之语,也有一丝隐约的愤青。联中上下联各自用韵,也是此联的一大特色。


题桂林独秀峰五咏堂
 

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舜洞”,在桂林市北虞山西麓。“尧山”,在桂林市东郊。“鸿轩凤举”,语出《五君咏"向常侍》:“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舜洞尧山”对“鸿轩凤举”用当句自对,相当漂亮。联语怀古思贤,用语极雅,情景交融。


题西岳庙,位于华山下岳镇东端


鸳瓦贴云霄,俯挹明星兼玉女
虎贲卧庭庑,犹强周柏与秦松


此联也集中体现了其工雅切的创作标准,“鸳瓦”和“虎贲”,“明星”和“玉女”、“周柏”和“秦松”的当句自对也很漂亮。


题福建长乐三峰塔寺,位于长乐吴航镇南山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此联依然对仗工稳,如铁铸,写出了塔的雄伟与高拔。此联另一层深寓意是隐含梁章钜的怀抱,其曾言“客有诵此联,决余必当复出者。”后来果然再次复出,可见梁章钜对自己此联的自负。初读此联时,竟想起了俞樾的“襟上酒痕,袖中诗本”来,或许俞樾的对仗师从此处也不一定。最早运用四字章法句中自对的是阮元,此为外谈。


题兰州清泉寺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清泉不能浊,喜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五泉山,在甘肃兰州,因有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五眼泉水而得名。此联集中体现了其工雅切的创作标准,全联对句极为工稳,讲究文采,其如以“佛地”对“清泉”、“层层”对“滚滚”、“紫塞”对“黄河”、“千峰”对“九曲”,皆为工对而不缺乏豪气。“平槛立”与“抱城联”如平面与立体的交汇图,仿佛身临其境。



题常熟草圣祠,今已不存,祠张旭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竟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楹联续话》卷一)。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世称"草圣"。八法典出“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三杯句出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项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如见其人,如观其字。


赠林则徐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倾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此副楹联是林则徐被谪戍新疆,后得诏复出时,梁章钜所赠。林、梁皆福建人,一生友谊甚深。林氏被谪,国人愤恨,梁氏更甚。今官复原职,梁氏喜出望外。联语情真意切,溢于言表。


题福州黄巷旧居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1832年,梁章钜第一次因病辞官居福州黄巷黄楼时,当年即着手:“修葺宅右小楼,榜曰黄楼。”他以一个文化人的诗心画意修葺黄楼,在花厅里增添了亭台楼榭假山鱼池。还在假山上修建别致的半边亭。次年又“修葺宅左小园,榜曰东园,分为十二景,有诗纪之”。在福州养病三年,梁章钜为黄楼写下了此联。上联指有养老之所,还有藏书可读,知足常乐。下联指隐逸心态,不复问朝廷之事。整联透出闲逸二字。


题江苏省扬州平山堂


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凉。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廿四桥头,箫声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传颂于今,必须才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把秾花浊酒,便当了六一翁后,余韵流风


上联以历史的眼光评论往昔。大业年间,隋炀帝三下扬州,穷奢极欲,引发国破家亡,让人感到几分悲凉。往事可堪追鉴,但扬州确实是美的,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流传后世,不过要真正领略扬州的美,那就要有旷逸的胸襟和高雅的情怀。下联以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诗句化出,“庐陵”,即欧阳修,谓游人到此要有欧阳修的才情,才可领略真正的风流,而不是“秾花浊酒”,大煞风景。此联词句典雅,意味隽永,是梁章钜作品中唯一的长联之作。


    以上的楹联作品,大部分至今悬挂在各地的胜迹中,由此不难看出梁章钜的楹联创作水平是相当高超的,其创作以“工雅切”为基准,工指对仗格律,雅指文辞意境,切指时地人事。另梁章钜擅长集句,还有集汉碑字贴成联。其还擅长制作挽联,可谓雅切。清末宋滋为朱应镐《楹联新话》作序,其中有云:“先是梁茞中丞集古今楹帖为一书,略加评论,命曰《楹联丛话》,中多钜公佳制,以故不胫而走,海内继是作者益夥。”还有其以后的诸家联话都有对梁章钜楹联作品的推崇与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1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99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楹联鉴赏

   
    梁章钜不仅在创作上遵循了自己的工雅切标准,还把此作为鉴赏其他方家作品的标准。如梁章钜谓“梁山舟学士最工为寿联,得之者无不乐其雅切”。如梁章钜评:“林少穆督部工为楹帖,而于挽词尤能曲折如意,各肖其人。”如《楹联丛话》里闻有集前人句题酒家楼者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谓工绝。翻阅一些网络资料,傅小松所作探讨的《梁氏楹联美学》亦颇符合梁章钜的楹联鉴赏观点。兹引用其论文一段观点:“梁氏论楹联美学风格,以“切”为内容起点,除上述警切、典切、雅切三品外,又有“激昂”、“壮丽”、“阔大”、“沉着”、“蕴藉”、“质实”、“庄重”、“奇伟”“大方”、“隽永”、“柔丽”、“凄婉”、“超脱”、“天然”诸品。”。至于例子则不作多举,大家可以自己翻阅梁章钜的《楹联丛话》领略之。


三。楹联研究

    世人称呼梁章钜之所以为楹联大家,最主要的是梁章钜在楹联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开创了联话体风格,并撰写了《楹联丛话系列》共12卷。梁章钜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他从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接着还写了《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四话》、《巧对录》。“诹取八方,稿凡三易,每联辄手叙其所缘起,附以品题,判若列眉,了如指掌……一为创局,顿成巨观。”----摘自陈继昌为《楹联丛话》作序。


梁章钜《楹联丛话》的研究条件有哪些?

1.是受书香世家良好氛围的熏陶。梁章钜生长在明清以来“书香世业”之家。这个称谓出自纪昀(纪晓岚)督学福建时。有福州梁家自明以来,虽家境拮据而不废诗书,连续十四世出秀才。1764年,纪晓岚主持科试,五十多岁的梁章钜祖父梁天池率领四个儿子同赴科场,令纪晓岚大为感动,称赞梁家是:“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并手制“书香世业”之匾额予以表彰。梁章钜的父亲名叫梁赞图,喜诗词楹联。曾自题联曰:“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同时赠联给儿子:“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父亲的这个雅好传给了梁章钜。


2. 是清代对联发展鼎盛时期大背景的必然。这一时期由于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的万岁庆寿活动络绎不绝,各地征联献联活动如火如荼,一时间人物荟萃,佳作连连,极大地推动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的兴盛繁荣。“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陈”,“楹联之富,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楹联丛话》自序)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对这种对联热潮现象进行研究,对佳联杰作进行搜集整理,对楹联理论与创作问题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一些关于对联的专门著作的面世发行,也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2.是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梁章钜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成进士。曾任礼部理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述。在这期间,梁章钜除了作为本分的政务,有闲暇就是游历观瞻所任之处的风景名胜并题诗写联。正如作者在《楹联续话》序中所云:“流连胜地,避逅名流,所见所闻,辄有埤益。因复条举而件系之……”


4.是朋友的搜罗和寄联者的热情。如其朋友余小霞为其搜罗,如各地的方家名流都纷纷通过邮筒寄之联作。“忆在桂林时,每得一联,辄与陈莲史、余小霞、陈海霞、桂舫诸君子赏析之。付梓时,又得小霞专任校字之役,故成书不觉其难。”--《楹联续话》序。


梁章钜《楹联丛话》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1.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梁章钜“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是集中保存了大量的联史资料。《楹联丛话》是以“联话”的形式辑录联语的,即简要叙述联语的出处及产生的有关背景、细节,即所谓“本事”。


3.是保存记载了许多的对联文献资料。《楹联丛话》所辑联语,其来源有多种,除了亲见亲闻、亲历亲撰之外,主要渠道就是各类书籍资料,包括笔记、野史、杂著等。这样《楹联丛话》就无意中为后人提供了一批于研究对联颇有价值的原始文献。如《蜀梼杌》、《墨庄漫录》、《困学纪闻》、《濯缨亭笔记》、《七修类稿》、《归田录》、《对类》、《池北偶谈》、《坚瓠集》、《吴下谚联》等等。


4.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体系。梁章钜是最早提出楹联分类的人。他把楹联分为十大类,即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


5.是初步涉及了楹联美学、理论的一些方面。梁章钜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工雅切楹联鉴赏观点。


6.是开创了联话这种文学研究形式。梁氏之后,各种“联话”创作遂蓬勃兴起,从晚清至民国现当代,迄今络绎不绝。比较著名的有:清末丹徒十二丈的《楹联剩话》、朱应镐的《楹联新话》、赵曾望的《江南赵氏楹联丛话》。民国时期联话更多,主要有吴恭亨的《对联话》、陈方镛的《楹联新话》、陈清初的《悔园联话》、金涛的《秋海棠馆联话》、窦镇的《师竹庐联话》等。当代联话著作,则可推张伯驹的《素月楼联话》、刘隆民的《龙眠联话》、《龙眠联话续编》、梁羽生的《古今联话》等等。



      纵观之,梁章钜《楹联丛话》汇古今佳联于一书,风靡海内,提高了楹联的地位,扩大了楹联的影响,为后人学联提供了一个绝佳模本,因而推动了楹联创作的繁荣发展。而梁章钜的一生正好可以用其乡贤王叔兰贺梁章钜七十寿联作为总结: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遐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0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370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4-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益匪浅。谢谢姐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0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370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4-1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姐姐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0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370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4-1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姐姐上午好!:coffee祝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0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370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1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经典,奉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0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370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1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经典,奉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0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赏老师佳作受益匪浅,遥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0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赏老师佳作受益匪浅,遥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6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