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账单
在遥远的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古墓群——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岁月在这里积淀了无数的故事,而506号墓穴中出土的一件独特纸棺,更是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天宝末年,战乱前夕,这片土地上依旧有着它独特的宁静与忙碌。那时,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府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判官,名叫岑参。他不仅以诗文名世,更因其在幕府中的勤勉工作而为人称道。 一日,岑参与几位同僚骑马行至西州的一家驿站,准备稍作休整。他们的七匹马,在驿站外悠闲地嚼着青麦与豆料,享受着难得的安逸时光。驿站内,岑参手持笔墨,仔细核对着马料的收支账目。这些看似琐碎的账目,实则关乎着军队的补给与运行,马虎不得。 “岑判官,马料已备好,共计青麦三斗五升,烦请过目。”驿站的小吏恭敬地呈上账单,岑参接过,仔细核对了数目,无误后,便提笔签字,吩咐道:“将此账单与马料钱一并交给驿卒陈金,务必确保无误。” 然而,就这段平凡的日常,却在不久后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岑参等人也在这场动荡中各自奔散,生死未卜。 数百年后,当考古学家们打开506号墓穴,那件独特的纸棺映入眼帘。纸棺之上,赫然糊着那张曾经的账单,字迹虽已斑驳,但依旧能辨认出“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叁豆伍胜,付健儿陈金”的字样。 这张账单,仿佛是一封来自过去遥远的信,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将岑参与他那短暂而平凡的瞬间,永远地定格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即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依然有着这样温馨而平凡的瞬间,被历史所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