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2

转:古代辞赋与民生之源流探析 作者 金学孟

[复制链接]

141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6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6-30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览我国古代诗赋,无不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诗经》之《伐檀》、《硕鼠》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贵族阶级发出强烈不满的心声,而杜甫则高度赞扬为“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更是充分地呼出了民生的艰难以及从善修为的追求。《楚辞》,发展了《诗经》,开辟了新的文学体式,奠定了后来诗词曲赋的基础。因此,文学作品是人民生活的结晶,辞赋除是一种高雅贵族文学之外,又是“学而优则仕”的工具,同时她更是劳动人民的喉舌。
在《楚辞》向汉赋的转化之初,贾谊的《旱云赋》成为标准的哀叹民生之困苦的杰作,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千多年来被很多的雅士墨客所不识。天人合一、和谐共存、关心民生,是作者赋予作品的最高冀望。“若飞扬之纵横”,“正帷布而雷动,”“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这里虚写是天上的云之变化,而实写是大旱天庶民期盼一场甘霖的降临,更实的是人们热望着美好生活的来临,结果却是徒劳的奢望。孔臧《谏格虎赋》更是直接地道出了“乐至者,与百姓同之谓也。”两位作者的与民同忧乐思想,把作品升华到了人类思想的醍醐。尽管有诸如《高唐赋》、《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羽猎赋》等等大肆渲染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的千古名篇,但是与民同乐思想依然成其为汉大赋的根本特征之一。汉赋的刺邪匡正之讽谏其实是一种盛世危言的现实表现手法。
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从辞赋写作艺术上来说,体式得到了一个新的进化,不再象汉大赋那样过于铺陈,把作品铺采的冗长繁杂,而是以更加自由奔放地随意挥洒的形式,短小精悍,强干华丽,而且或骈俪或骈散结合,基本抛弃了大赋的奢摛,更生性地进化到了骈文阶段。其民生性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如雨后春笋般地萌生出来。张衡《两都赋》之“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本理念,赵壹《刺世疾邪赋》把憋屈在胸中的郁闷和不平化为激愤的语言,公诸世人。以其简练的笔触把个污浊的社会现实勾勒出来:“舐痔结驷,正色徒行”、“邪夫显进,直士幽藏”。他严厉指出,德政、赏罚都不足以挽救社会,汉代也并不比秦朝治理得好哪儿去,反而每况愈下。他甚至大胆地把批评的投枪投向“执政”者,“原斯瘼之攸兴,寔执政之匪贤”。这种爱憎鲜明的语言,当时社会也只有赵壹这种愤世嫉俗者写得出。“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他由讽喻刺世竟发展到向世道宣战的程度,这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古人的反叛精神。班彪的《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哀生民之多故”,把自己的艰难和百姓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班昭的《东征赋》也表现出对时政民生的热切关注。至于蔡邕的《述行赋》,主要在于关切国家和人民,而不是自己的遭际。曹植的“民生期于必死,何自苦以终身,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尘”、“嗟征夫之长勤,虽处逸而怀愁”等,从极大程度上表现了作者非养尊处优的花花公子,而是颇具抱负、顾念生民的志士。抒情赋也由早期的哀怨其生转而为为社会伸张正义。《刺世疾邪赋》和《述行赋》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作者不仅仅是诉说自己的不幸,更是自觉地为社会伸张正义,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现实的入世精神。魏晋南北朝时,无论辞赋、骈文、诗歌、散文等,大多都反映出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倾诉了民生的苦难,描绘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鲍照以其峭俊之风、用妍丽之辞写下了《芜城赋》,通过对广陵今昔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对战乱的厌恶和对民生的哀叹,极富抒情张力,如写芜城今昔巨变曰:“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戈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他的作品亦成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唐初,诗坛上将“近体诗”发展为“格律诗”,声律运用更趋成熟;文章界与之同步,使骈文、骈赋也实施自我更新,吐故纳新,充实生活内容,逐步扬弃陈隋时期贵族化的浮靡文风,使文坛呈现出更新的面貌。魏征的直谏之文就是用这种新体骈文写的。这种新体骈文,已摒去那种体现贵族化审美情趣的骈丽华藻与空虚淫逸的生活内容,开始直叙时事、议论时政了。唐太宗本人作文,就是用平易的对偶句式。陆贽是安史之乱后杰出的政治家、骈文家,以骈体章奏著名。他以散文改造骈文,使语言平实,用典切近,意境清远,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讥陈时病,皆本仁义”,他将诚挚深厚的感情和精到周密的分析融为一体,具有非常大的说服力、感染力。他的作品对偶整齐,音韵谐调,婉约流畅,富有气势,成为当时骈文的最高成就。《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直斥朝廷在国家危难时私敛钱财的行径;《论裴延年*蠹疏》揭发*党丑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洞察民困,对国家税制与财政提出了可行应行的改革意见;《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分析藩镇割据的危险形势。他的奏疏表,都是对当时朝政提出的匡时救困的政见。曾国藩说陆文“无一句不对,无一字不谐平仄,无一联不调马蹄,而义理之精,足以比隆濂洛;气势之盛,亦堪方驾韩苏。退之本为陆公所取士;子瞻奏议,终生效法陆公。而陆公之剖析事理,精当不移,则非韩苏所及。”(《鸣原堂论文》)陆贽的骈文实实在在地维系了中唐政坛、文坛的大局,对民生表示出极度的关切以及呼吁。晚唐到五代直至宋初,“古文”步入沉寂,骈体文再度兴奋起来。杜牧以其政治家的责任心与诗赋家的敏感,抓住阿房宫的兴废直接联系着秦王朝的兴灭这个题材,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在《阿房宫赋》中,大气磅礴地勾勒出阿房宫的豪华壮丽和主人的骄奢淫逸,对比鲜明地写出民生的艰难和风潮骤起大厦倾覆的惨烈,总结出历史的悲壮教训,发出哲人的警世之言:谁失去民众,谁就会灭亡!向晚唐统治集团敲响了警钟。这篇赋构思精巧,组织严密,语言平易,富于美感。彰显出了唐末骈文的盛大光彩。鉴于此,古文和辞赋、骈文都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它们都有非常美的文章流传到了今天,千年的沧海桑田并没有摧毁他的璀璨。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运用辞赋骈文的对偶手法,留下了千古名句,成为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0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5-6-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金大才子我熟悉!{:soso_e183:}

点评

当今大才子云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0 17:06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6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5-6-30 17:05
好!金大才子我熟悉!

当今大才子云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3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