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5|回复: 32

律诗的平仄读音及平仄规律2

[复制链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律诗的平仄读音及平仄规律2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43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