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36

[佳作转载] 中国古典诗歌意脉论

[复制链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1-11-18 18:00 编辑

中国古典诗歌意脉论
    提要:意脉是中国诗学固有的概念,意脉是诗人为了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而采用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意脉理论研究的是主旨与内在结构形式的关系,其最深层的问题是诗歌中种种不符合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的现象。中国诗学没有系统完备的意脉理论,现当代尚未把意脉作为诗学理论进行专题研究。本文将散乱于文献中的有关言论加以整合,对意脉的概念及内涵、意脉的艺术作用、意脉的分类、意脉理论的核心(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意脉的存在形态等问题进行了论证,试图建立中国古典诗歌意脉理论的框架,并通过实证证明了意脉理论对古典诗歌鉴赏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与本人的一项前期成果相呼应,证明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脉理论与西方意识流文学理论是同质的,都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规律和艺术创作规律。
    我曾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一文,借用西方意识流理论,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抒情主体杂乱的意识活动,指出“从古代文论角度看,这属于意脉、结构范畴,讨论的是诗的结构与立意的关系。”而本文则接着这个话头专论中国诗学的意脉理论。
    意脉是中国诗学固有的概念。“意脉”这一复合词由“意”和“脉”两个字复合而成。脉的本义是血液在人周身流动的脉络,《说文》:“脉,血理分衺行体者。”《玉篇》:“脉,血理也。”大约在汉代产生了复合词“血脉”,“血脉”与“脉”便成了等义词。顾名思义,诗学中的“意脉”,指作家的“意”即立意(主旨)如同血液贯通全身一样贯穿全篇。“意脉”的核心问题自然也就是立意是否贯穿全篇以及如何使之贯穿全篇的问题。
    中国诗学没有系统完备的意脉理论,然而古人言论之总和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脉理论的客观存在。现当代尚未把意脉作为诗学理论进行专题研究。本文将散乱于文献中的有关言论加以整合,试图建立中国诗学意脉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实证说明意脉理论对古典诗歌鉴赏实践的指导功能。
   一、意脉的概念及艺术作用
   (一)意脉的概念及内涵  从今存古代文论文献看,意脉的概念起源于《文心雕龙》,其《章句》篇曰:“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文”指文辞,“义”指立意,立意贯穿于全篇,如同人之血脉流淌不滞,故曰“脉注”。这里“义”和“脉”还是单纯词。《附会》篇论“命篇之经略”在于“附辞会义,务总纲领”,“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矣。”“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篇统间关,情数稠叠……道味相附,悬绪自接。”则出现了复合词“义脉”。
    刘勰称作“义脉”,到了宋代称为“意脉”,“意”与“义”同义。除“义脉”、“意脉”而外,宋元明清人还有其它术语,诸如“血脉”、“脉”、“筋脉”、“气脉”、“语脉”、“文脉”、“脉络”、“脉理”等,所用术语不同,概念内涵完全一致。为了与“意象”、“意境”等诗学概念相适应,本文把“意脉”做为诗学概念的术语。以刘勰的言论为主要依据,可以对意脉概念作界定并归纳其内涵。
    意脉是作家为了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而采用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意脉概念的内涵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1.“意”指主旨,意脉指“意”深入并贯穿作品的全部语言成分,即所有的词语、文句和段落,如同人体的血脉一样流遍全身。
    2.意脉是作品内在的,文辞是外在的,意脉靠文辞来体现,即刘勰所说“外文绮交,内义脉注”。
    3.“意脉”与“意”是不同的概念:“意”属于作品的内容,而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整体上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
    凡是符合上述三点内涵的古代言论,即使没明确使用术语,也属于意脉理论范畴。
   (二)意脉的艺术作用  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整体上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古代诗评家指出,意脉具有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和富于韵味两方面艺术作用。
   1.意脉贯穿,作品就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诗中所表现的意识活动往往是复杂的,即“情数稠叠”,要想把这些复杂的意识联络成篇,就必须依据一个原则,即“内义脉注”,也就是意脉贯穿。否则将“义脉不流”,即意脉没能贯穿,则“辞味必乱”,词语和文句必然杂乱无味,那些没能被联络在一起的词语和文句游离主旨之外,作品也就不能联络成有机的整体,就像人半身不遂一样,所谓“偏枯文体”。刘勰论证了意脉的艺术作用之一是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而后世论者亦反复强调这一命题。
    宋吴沆曰:“(诗)无血脉则不通”宋姜夔曰:“血脉欲其贯穿。”宋张炎论词,欣赏“不断意脉。”《诗眼》主张律诗要“意若贯珠。”宋李涂强调“贯穿意脉”明人胡应麟论七律有曰:“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如合璧。”这些言论都强调诗歌必须意脉贯穿。
    而元杨载曰:“凡作古诗,……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9清王夫之亦曰:“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于趾端,达于颠顶,藏于肌肉之中,督任冲带,互相为宅,萦绕周回,微动而流转不穷,合为一人之生理。”这两段话对意脉的艺术作用说得最透彻,只要意脉贯穿,作品就“整然可观”,即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就像血脉“萦绕周回,微动而流转不穷,合为一人之生理”一样。
    2.意脉贯穿,作品就富于韵味。古代文论中谈“味”较早的是刘勰,上面引文中就有
    两处谈及“味”,可见刘勰认为“味”与意脉密切相关。可以理解为韵味,情味,滋味。后人接过刘勰的话头,常用有味无味评论诗的优劣。如宋人张炎评秦观词:“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渣,久而知味。”意脉贯穿,作品自然富于韵味。清方东树云:“大约诗文以气脉为上。……血脉贯注生气。”意脉贯穿,作品就鲜活有生气,不板滞,也就是富于韵味。
    二、意脉的类型及诗味
    综观古人之言论,意脉可归纳为两大类型:链条型意脉和网络型意脉。
    (一)链条型意脉  链条型意脉全诗符合语言逻辑和思维的逻辑。一句诗中以及两句之间语义和语法相连,诗句之间、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也可称为线型意脉。其特征是字字、句句、段段地相连,即刘勰所说“接附”、“尺接以寸附”。刘勰所论尚不具体,后人对此多有申说。如宋魏庆之引《室中语》:“凡作诗,使人读第一句知有第二句,读第二句知有第三句,次第终篇,方为至妙”,“大概作诗,要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古诗云:‘唤婢打鸦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可为标准。”
    被引为标准的这首诗是唐人金昌绪的《春怨》,前两句是目的关系的复句,后两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全诗既符合语言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顺畅而又严密。就像“理词”(说理文)一样,宋魏庆之赞同《室中语》的观点,并且把此诗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标准。这种意脉,就是链条型意脉。
    (二)网络型意脉  网络型意脉与链条型意脉恰恰相反。网络型意脉注重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而不回避微观上违反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即刘勰所谓“通制”、“异旨”。正像人体内血管形成的网络,并非每一根血管都能线性地连接在一起,而是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血网,故本文称之为网络型意脉。那些在微观上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即“异旨”,在宏观上却联络得非常自然而又紧密,即刘勰所说“异旨如肝胆”、“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
    “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二句表明,刘勰认为这两种意脉类型有优劣之别,认为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刘勰还认为,造成优劣之别的原因是“才分不同”,即艺术才能高低的不同。网络型意脉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是艺术才能高的表现,而链条型意脉在微观上追求语义的连接,是艺术才能低的表现。后世论网络型意脉者甚多,而且大都在与链条型意脉相比较中展开具体论述。
    就今存文献看,较早将刘勰的观点加以申说的是唐释僧皎然,其云:“(作者)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似断而复续”使刘勰的“异旨”这一抽象词语具体化了,实质上就是指网络型意脉,后世论网络型意脉无不在“似断而复续”的意义上展开。而“拘忌”是指链条型意脉恪守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是对刘勰的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观点的完全可定。
    宋人胡仔引《诗眼》“所谓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 ……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也。今人不求意处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以停稳笔画为端直,岂不浅近也哉!”认为诗歌意脉与书法意脉在艺术本质和艺术作用上是相通的,并引用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笔划的断续和斜直的评论,以类比诗歌中诗句和段落的联络方式。“以相似语言为贯穿”,指诗句之间符合语言逻辑,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这就是链条型意脉。“求意处关纽”指诗中可以有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虽然“状若断”,即从语言或思维逻辑上看断裂了,然而由“意”即立意将全诗贯穿成一个整体,即“意若贯珠”。这就是网络型意脉。而只有“求意处关纽”才能创造出“烟霏云敛”、“凤翥龙盘”般生动鲜活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以相似语言为贯穿”即遵循语言和思维逻辑的链条型意脉就“浅近”了。《诗眼》今佚,胡仔既引用,则同于己见。胡仔对意脉类型的阐释比皎然更加详细深入。
    明清人反复按照刘勰、皎然和胡仔的话题,称扬网络型意脉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明王文录曰:“为文若河流入中国,或隐或现,若绝若续,而渊深长。今人恐句不属,字字挨粘,无文胆。”清东方树云:“血脉贯续,词语高简。……俗人接则平顺騃蹇,不接则直是不通。”王夫之认为“谓之脉者,……萦绕周回,微动而流转不穷,合为一人之生理。若一呼一诺,一挑一缴,前后相钩拽之使合,是傀儡之丝,无生气而但凭牵纵,讵可为之脉耶?”这些言论都在称扬网络型意脉的“或隐或现,若绝若续”,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的“字字挨粘”、“一呼一诺”、“平顺”相接,以致作品没有“生气”,如同被操纵的木偶。
   (三)意脉与诗味
    综如上述,自南齐至清代,绵亘一千一百余年,刘勰、皎然、胡仔、王文录、王夫之诸人所持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之观点,一以贯之。王夫之逝世又三百二十年,今天学术界不应该无视这份理论遗产。本文试做如下理解:链条型意脉符合语言和思维逻辑,在语言线性上“同旨”地平顺粘接,诗意易懂。而网络型意脉中有“异旨”性连接,即有些诗句语义不连、语法不畅或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不符合思维逻辑,而追求在宏观意义上实现意脉贯穿,作者之意“或隐或现,若绝若续”,需要读者自己揣摩体味,诗歌也就自然地有了韵味。比较而言,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
    然而,我以为这只能理解为类型意义上的,或比较意义上的。应该指出,古人强调网络型意脉并不等于今人排斥甚至否定链条型意脉,换言之,如果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体意义上对这一观点作绝对的理解,那就将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论。明胡应麟称赞《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此诗之妙,独绝千古”,原因在于“语断而意属,曲折有余而寄兴无尽。”“语断而意属”属于网络型意脉。然而他又称赞汉代古诗曰:“汉人诗不可句摘者,章法浑成,句意联属,通篇高妙,无一芜蔓,不著浮靡故耳。”“句意联属”属于链条型意脉。胡应麟既肯定网络型意脉的妙处,又指出“句意联属”的链条型意脉也能达到“通篇高妙”,诗学理论研究不应忽视胡应麟这一种理论观点。
    上文已阐明,意脉贯穿的艺术作用是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和富于韵味,这里应指出,这两个艺术作用并非网络意脉所专有,仍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说明之。尽管该诗意脉是标准的链条型,然而颇具北方民歌率真而又通俗流畅的风格,这正是本诗的诗味所在。
    “味”是中国诗学的一个模糊性的概念,盖指作品具有可人的的魅力。诗有味,其“味”很可能超越了语义层面,而别有所在,但凡读罢有了某种触动,就可以说有味,正如杨万里所云:“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即使是完全直说的甚至发议论的而纯属链条型意脉的诗歌,也未必没有诗味。沈德潜评杜甫“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等句“俱入理趣。”又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持论中肯。再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题西林壁》等,都是余香满口的佳作,其诗味亦在于理趣。趣者,旨趣也,意味也,趣与味义近。
    无论从理论上说,抑或从鉴赏实践上说,诗味形成的原因非止一端,我曾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可以获得多种艺术美的享受,惊叹振奋的美主要来自于警策,而含蓄的美大多来自于意境、意识流和意象”(按,西方之意识流与中国之意脉,无论心理学本质,艺术本质,抑或文本特征都是同质的。)就意脉而言,诗味并非网络型意脉所专有,链条型意脉完全可以有诗味。从理论上说,胡应麟的观点是公允的。关键在于鉴赏实践中如何品出诗味,而这往往又不是意脉理论本身所能赋予的。当然,如果意脉不畅,就谈不上诗味了,所以意脉贯穿仍是诗味的前提。
    总之,理论上可以这样解说:刘勰、皎然、胡仔、王文录、王夫之等人强调网络型意脉,《室中语》和魏庆之强调链条型意脉,这两种观点互补,构成了中国诗学意脉分类的整体理论观点,而胡应麟既肯定“语断而意属,曲折有余”的网络型意脉,又肯定“句意联属,通篇高妙。”的链条型意脉,体现出了这一整体理论观点。
    三、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是意脉理论的核心
    意脉的概念、意脉的艺术作用以及链条型意脉既不难解说,也不难理解,都不能成为意脉理论的核心,意脉理论的核心是网络型意脉。由刘勰延续到清代,网络型意脉的诸理论要素业已齐备;清代又有学者用“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来比喻网络型意脉,这标志着意脉理论的成熟。意脉理论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意脉是内在的,暗藏不露的  刘勰所云“外文绮交,内义脉注。”指出了文辞是作品外在的,而意脉是作品内在的。到了宋代,发展为意脉是隐藏不露的,如姜夔云:“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严羽曰:“脉忌露,味忌短”然而宋人的观点仍停留在论断式、语录式阶段,到了清代则发展为论述式阶段。
    清方东树曰:“大约诗文以气脉为上。气所以行也,脉绾章法而隐焉者也。章法,形骸也;脉所以细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见,脉不可见。气脉之精妙,是为至神矣。”把意脉和章法这两个概念阐释得清清楚楚。“章法”是布局谋篇的法则,主要指起承转合等外在结构,就像人的“形骸”一样,“在外可见”。而意脉是控制章法的:“脉绾章法”;并且是内在的,深藏于作品之内的:“隐焉者也”、“不可见”。就我之所见,最早将结构分为外在结构(章法)和内在结构(意脉)两类的、最明确地揭示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内在的艺术结构的人,是方东树。而我至今尚未看到现当代文艺理论及写作理论的著述中有类似观点,对古代理论整合工作的严重缺失,于此可见一斑。
    清马荣祖云:“虚和导引,宛转不迷。一缕暗接,百派自归。”意脉“虚”、“暗”,即意脉存在于整个作品之中,但深藏不露,并且曲折地把所有的语言成分都联络到主旨上,即“虚和导引,宛转不迷。一缕暗接,百派自归。”清代类似言论上有许多,篇幅所限,不赘。
   (二)草蛇灰线,寻绎而通  网络型意脉深藏不露,如果读者不能切准意脉,就只能有两种结果:或不知所云,陷入困境;或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简单理解而曲解原意。网络型意脉是否有迹可寻?如何探寻意脉的艺术真谛?古人对此作了阐释。
    皎然从创作角度论曰:“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抛针掷线”与“密针密线”相对言,分别用来比喻网络型意脉和链条型意脉,形象而又生动。方东树从鉴赏角度论曰:“汉魏人大抵皆草蛇灰线,深化莫测,不令人见。苟寻绎而通之,无不血脉贯注生气,天成如铸,不容分毫移动。昔人譬之天衣无缝。”论作品在语言层面上如何支离杂乱,即网络型意脉如何深隐难测,总有“草蛇灰线”存在,即必定有迹可循,只要耐心“寻绎”,就一定能“通”,一旦意脉,就会发现那些语义或逻辑不通之处其实是“天成如铸,不容分毫移动”、“天衣无缝”,其“深化莫测”顿时变得豁然开朗,就会得到美感享受。方东树从鉴赏角度指出了作品中“草蛇灰线”的存在和读者“寻绎而通之”的途径。
    马荣祖从创作和鉴赏两个角度论曰:“精气远注,腠理入微。虚和导引,宛转不迷。一缕暗接,百派自归。草蛇灰线,觉者其谁?叱吸欲鸣,声息相吹,忽现忽伏,若导若追。”纯用比喻手法谈网络型意脉,行文类似《文赋》和《文心雕龙》,很是精彩。前八句从创作心理角度谈网络型意脉的创造,后八句从鉴赏心理角度谈网络型意脉的鉴赏。“草蛇灰线”比喻意脉有迹可循,“忽现忽伏,若导若追”描绘了读者寻绎意脉时集中全部精力、忽得忽失徘徊往复的意识状态。“觉者其谁”是说,惧怕寻绎之艰苦而放弃寻绎者居多,能切准意脉而得到艺术享受者少而又少。众多古人强调网络型意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文艺心理的解释。
    清王又华云:“梅溪、白石、竹山、梦窗诸家,丽青蜜藻,尽态极妍,要其瑰琢处,无不有蛇灰蚓线之妙,则所谓一气流贯也。” “蛇灰蚓线”与“草蛇灰线”语不同而意同。
    (三)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  清人“不连之连”和“不结构之结构”之语是对网络型意脉艺术特征的最精辟的概括。
    清林纾云:“《皇矣》之诗曰:‘度其鲜原’,《释山》云:‘小山别大山,鲜。’别者,不相连也。鄙意,不相连者,正其脉连也。水之沮洳,行于地者,其来也必有源。山之绵亘,初若断为平地,然其起伏若宾主之朝揖,正所谓不连之连。故堪舆之家,恒别山脉之所自来,正不能以山之断处,遽指为脉断也。行文之道,亦不能不重筋脉。”31用山脉和水脉比喻意脉。山脉与水脉潜入了地下,又重新出现,表面上看是不相连的,但在地下是相连,故曰“不相连者,正其脉连也。”意脉与山脉、水脉同为一理,即“不连之连。”林纾用“不连之连”来表述网络型意脉,省净而又形象,堪称经典。
    清陈衍曰:“诗要处处有意,处处有结构,固矣。然有刻意之意,有随意之意;有结构之结构,有不结构之结构。譬如造一大园亭,然亭台楼阁全要人工结构矣,而疏密相间中,其空处不尽结构也。然此处何以要疏,何以要空,即是不结构之结构,作诗亦然。”用“造一大园亭”比喻网络型意脉的艺术特征、创作原则和方法:其一,诗的所有字句都由意脉统领到主旨之中,不得有一字游离,是谓“诗要处处有意,处处有结构”。其二,在意脉贯穿的前提下,能凸显主旨的那些重要字词句和段落,则必须刻意斟酌,就像“大园亭”中一个个亭台楼阁的建造一样,是谓“刻意之意”、“有结构之结构”。而这些字词句或段落之间可以连接得不紧密,即“疏”,甚至可以不连接,即留下“空处”,是谓“随意之意”、“不结构之结构”。遵循了这两个原则,诗歌不仅有整体的“意”,而且在结构上还有“疏密相间”的艺术美感。陈衍对网络型意脉的艺术本质、创作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比喻恰切,阐释透彻,令人解颐,“不结构之结构”一语与林纾的“不连之连”,诚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不连之连”与“不结构之结构”来表述意脉理论的核心,舍此而何?
    四、意脉的存在形态及意脉理论在鉴赏实践中的应用
    链条型意脉符合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创作和鉴赏都较为容易,而网络型意脉中存在“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即不合语言和思维逻辑之处,则鉴赏者必须沿着“草蛇灰线”去寻绎意脉。“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即网络型意脉有那些存在形态,无论从创作角度说,抑或从鉴赏实践角度说,都是意脉理论的终极问题。古代从鉴赏角度谈论网络网络型意脉者累代不鲜。胡仔引《诗眼》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明人何景明曰:“仆尝谓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方东树云:“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血脉贯续’。”这些言论中的“语或似无伦次”、“辞断而意属”等都是指语义或语法不相联接,即不合语言逻辑。
    而清魏禧云:“又尝论古乐府以跳脱断缺为古。是细求之,语虽不伦,意却相属,但章法之妙,人不觉耳。然竟有各成一段,上下意绝不相属者,却增减他不得,倒置他不得。此何故?盖意虽不属而其节之长短起伏合之,自成片断,不可得而乱也。语不伦而意属者,辟如复岗断岑,生之各成一山,察之皆有脊脉相连。意不属而节属者,辟如一林乱石,原无脉络,而高下疏密,天然位置,可入画图。知此者可与读此文矣。”则诗句的不合语言逻辑和段落的不合思维逻辑这两种情况都谈到了。
    理论的生命在于应用,下面通过实证昭示网络型意脉的存在形态对鉴赏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综合古人的言论,并结合文本中的体现,意脉型网络的“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可以体现在一句诗中、诗句与诗句之间以及段落之间。本文将网络型意脉的存在形态归纳为段落跳脱杂陈、诗句跳脱、诗句残缺等三类。
    (一)段落跳脱杂陈   指诗中有段落跳跃断缺或杂乱,有不合逻辑之处。
    段落跳脱而不合思维逻辑。如《诗经·大雅·绵》,苏辙评曰:“初诵太王迁豳,至其九章乃曰:‘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事不接,文不属,如连山断岭,虽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也。”此诗写周始祖古公亶父创业,而第九章笔转,赞美文王外合邻部、内有良臣,跳跃绝大,即“如连山断岭,相去绝远”,然而全诗用事业绵延来贯穿,即“脉理之为一也。”
    段落杂乱排列而不合思维逻辑,如曹操《短歌行》。清吴淇评曰:“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此诗为名篇,不录。此诗由于两处引用《诗经》成句和“越陌度阡”四句表现幻觉,造成许多段落之间多不合思维逻辑,即“若连贯,若不连贯”,但是由“怜才”这一主旨贯穿,而在整体上呈现为网络型意脉。这就是魏禧所说“各成一段,上下意绝不相属者,却增减他不得,倒置他不得。”此外,凡有在段落上时间或空间错位的,都属于段落杂陈,比如《诗经·豳风·东山》第一章,常识不赘。
    段落跳脱杂陈而不合思维逻辑的,发生在段落之间,而在段落内部仍较为顺畅,所以寻绎意脉的难度相对小些。而清刘熙载云:“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39 “转关接缝”指上句与下句之间,语义要么转折,要么关连,如果在这接缝出“无字”,即一句诗内部或上下句之间缺少语言成分,结果必然不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与段落跳脱杂陈相比,寻绎意脉更困难,也就更容易产生误解。
    (二)诗句跳脱  指两句诗中间有跳跃省略的语言成分。如果不能补充,就会造成误解。
    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许顗贬斥说“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观点不断遭到后人的批评。今按,后两句符合语法逻辑,是个假设复句: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铜雀春深锁二乔”逻辑学称之为推理。许顗指责杜牧的是推理乖谬。其实许顗的错误在于没有发现这两句之间有跳脱,没能把握意脉,结果误解了诗的立意。这里试将跳脱省略的内容补足:曹兵破境,东吴不敌,民生涂炭,君臣尽虏,社稷倾覆,宗庙被毁,美色尽掠而二乔难逃。这样,意义就完整了,正是许顗说的“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然而这是论说之词,岂复有诗哉?
    本诗尽管后两句语义跳脱,语法关系毕竟还是一个复句,而有些诗上下句跳脱幅度极大,既不符合语言逻辑,又不符合思维逻辑。比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流行的观点是: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的卧榻上听到犬吠声叩门声,而知道风雪中有家人归来,可称为“寝闻说”。《广雅·释诂》:“归,就也,往也。”成语“百川归海”、“众望所归”的“归”即用此义,本诗中“归”即“投宿”,扣题“宿”。旅人走近柴门,犬吠生人,主人亦闻犬吠而开屋门问话,答曰“我是风雪夜投宿之人”,全诗展现旅人于日暮风雪投宿野岭荒山一独门人家,由焦急期盼到欣喜之至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表面上看,“寝闻说”为“归”字所累,误以为主人“归来”,深层的理论问题则有两个:其一,没能识别出“犬吠”是个意象,隐意是有主人;其二,没能发现脱略了主人的问话,没能切准意脉。我曾撰文详辨。
    (三)诗句残缺  指一句诗由于缺少语言成分而语义不完整。如果不能准确地补足残缺的语义,则必然会误解这一句,进而误解上下句乃至全诗。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杨慎评曰:“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清沈德潜另有观点:“‘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两位诗评家对同一首绝句的解说,观点截然不同。
    杨慎“秦未设关”之断有乖史实,则其说不攻自破。沈德潜“防边筑城起于秦汉”之说亦不确且。沈德潜的贡献在于准确地指出本诗的主旨是讽刺将帅无能,然而亦“未尽言其妙.”今按,“互文”指两句中词语相互错杂补充,“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读者很难领会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将非其人”这一主旨之间的必然联系,以故今人对此诗仍有种种曲解。
    考之《汉书·匈奴传上》,战国时北方三国燕、赵、秦均筑城设关以抗击匈奴。“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燕国名将秦开“袭破东胡”。又据《史记·蒙恬列传》,秦始皇“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将各国长城连接修补,即今天所说万里长城。“是时蒙恬威振匈奴。”秦末兵乱,匈奴南侵为患,汉武帝时大举反击匈奴,“匈奴远遁,而幕(按通“漠”)南无王庭。……地接匈奴以北”,“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堕殰,罢极苦之。”《史记》李广本传载,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汉朝涌现一批抗匈奴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常识不赘。由此可以推定,征人行役期满,便可还家。这就是“强秦”、“强汉”,这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铁注脚。在澄清史实的基础上试用意脉理论解说之。
    本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诗句残缺,只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属于网络型意脉,以至古今纷纭。本诗借古题写时事,代思乡之“征人”立言。按照意脉理论所示,本诗的“草蛇灰线”是“万里长征人未还”。试寻绎诗意如下:征人“未还(家)”的原因是“胡马度阴山”的现状,而“胡马度阴山”的原因是将帅缺少“龙城飞将”(李广)的神威。句与句之间存在多种层次的内在关系。一、三句怀古,二、四句伤今:第一句概括地写秦汉边事强大,第三句具体写李广的神武;第二句写不得还家的不幸遭遇,第四句写不幸的原因。一、二句是古今对比关系:第一句想往秦汉时“征人”行役不愈时,第二句自伤行役无还期。第三、四句语言逻辑是条件关系,心理逻辑却是对比关系:匈奴人躲避李广“数岁”,而今天是“胡马度阴山”。这样沈德潜所说“将非其人”便水落石出了。
    仅从这几例举实证看,古诗鉴赏的最大难点是意脉。古代诗学家尚每每误解前人名作,某些历来传诵的佳作至今仍被误解,便不足为怪。而误解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切准网络型意脉。明乎此,也就能理解诸多古人何以称扬网络型意脉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了。意脉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鉴赏的指导功能,便凸现出来。
    我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一文中,论及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代表的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物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活动的交织流动,文本表现就是杂乱无序,并借用西方意识流理论追踪中国古典诗歌中那些杂乱诗句的背后所隐藏的抒情主体的杂乱的意识活动。该文旨在心理学的阐释,并指出“从古代文论角度看,这属于意脉、结构范畴”而本文旨在对民族诗学意脉理论作专门整合。这两篇文章又可以互相呼应,证明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脉理论及相关的创作与西方意识流文学理论及相关创作在心理上、艺术本质上都是同质的,在世界文学的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规律和文学家们的艺术创作规律。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5738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海同游,交流快乐!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学中的“意脉”,指作家的“意”即立意(主旨)如同血液贯通全身一样贯穿全篇。“意脉”的核心问题自然也就是立意是否贯穿全篇以及如何使之贯穿全篇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指文辞,“义”指立意,立意贯穿于全篇,如同人之血脉流淌不滞,故曰“脉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意”指主旨,意脉指“意”深入并贯穿作品的全部语言成分,即所有的词语、文句和段落,如同人体的血脉一样流遍全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2.意脉是作品内在的,文辞是外在的,意脉靠文辞来体现,即刘勰所说“外文绮交,内义脉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3.“意脉”与“意”是不同的概念:“意”属于作品的内容,而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整体上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整体上的内在艺术结构形式,古代诗评家指出,意脉具有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和富于韵味两方面艺术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意脉贯穿,作品就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义脉不流”,即意脉没能贯穿,则“辞味必乱”,词语和文句必然杂乱无味,那些没能被联络在一起的词语和文句游离主旨之外,作品也就不能联络成有机的整体,就像人半身不遂一样,所谓“偏枯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应麟论七律有曰:“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如合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脉贯穿,作品就富于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链条型意脉全诗符合语言逻辑和思维的逻辑。一句诗中以及两句之间语义和语法相连,诗句之间、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也可称为线型意脉。其特征是字字、句句、段段地相连,即刘勰所说“接附”、“尺接以寸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型意脉注重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而不回避微观上违反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即刘勰所谓“通制”、“异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微观上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即“异旨”,在宏观上却联络得非常自然而又紧密,即刘勰所说“异旨如肝胆”、“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型意脉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是艺术才能高的表现,而链条型意脉在微观上追求语义的连接,是艺术才能低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相似语言为贯穿”,指诗句之间符合语言逻辑,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这就是链条型意脉。“求意处关纽”指诗中可以有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虽然“状若断”,即从语言或思维逻辑上看断裂了,然而由“意”即立意将全诗贯穿成一个整体,即“意若贯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链条型意脉符合语言和思维逻辑,在语言线性上“同旨”地平顺粘接,诗意易懂。而网络型意脉中有“异旨”性连接,即有些诗句语义不连、语法不畅或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不符合思维逻辑,而追求在宏观意义上实现意脉贯穿,作者之意“或隐或现,若绝若续”,需要读者自己揣摩体味,诗歌也就自然地有了韵味。比较而言,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又有学者用“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来比喻网络型意脉,这标志着意脉理论的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脉是内在的,暗藏不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型意脉深藏不露,如果读者不能切准意脉,就只能有两种结果:或不知所云,陷入困境;或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简单理解而曲解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皎然从创作角度论曰:“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抛针掷线”与“密针密线”相对言,分别用来比喻网络型意脉和链条型意脉,形象而又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蛇灰线,寻绎而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蛇灰线”比喻意脉有迹可循,“忽现忽伏,若导若追”描绘了读者寻绎意脉时集中全部精力、忽得忽失徘徊往复的意识状态。“觉者其谁”是说,惧怕寻绎之艰苦而放弃寻绎者居多,能切准意脉而得到艺术享受者少而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脉与山脉、水脉同为一理,即“不连之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诗的所有字句都由意脉统领到主旨之中,不得有一字游离,是谓“诗要处处有意,处处有结构”。其二,在意脉贯穿的前提下,能凸显主旨的那些重要字词句和段落,则必须刻意斟酌,就像“大园亭”中一个个亭台楼阁的建造一样,是谓“刻意之意”、“有结构之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型意脉中存在“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即不合语言和思维逻辑之处,则鉴赏者必须沿着“草蛇灰线”去寻绎意脉。“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即网络型意脉有那些存在形态,无论从创作角度说,抑或从鉴赏实践角度说,都是意脉理论的终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段落跳脱杂陈   指诗中有段落跳跃断缺或杂乱,有不合逻辑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段落跳脱杂陈而不合思维逻辑的,发生在段落之间,而在段落内部仍较为顺畅,所以寻绎意脉的难度相对小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刘熙载云:“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5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