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6

[佳作转载] 关于古诗中用典的理论探讨

[复制链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9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1-11-16 12:14 编辑

关于古诗中用典的理论探讨
圣诞余记
呵壁徊风空烈烈,随湮九折出山泉。
老罴卧道曾惊驾,白豕离辽枉泣天。
念子牵裾头似笔,窥堂仗马夜如笺。
东君不恤刘郎直,道观桃红又一年。
    这是凌云发的水月儿的一首诗,通篇用典,气势颇丰,但读来未免有些隔。原因可能我的古典修养不够好,此是无多话。不过这也启发我去阐释这个问题,尽管丸子说没有必要,因为这是一个文论上的常识问题。不过我还是由这首诗从理论上来申发一下。仅把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性的看法录如下:
    寒:我今天仍然再次思考了关于典故的问题。我想就这首诗而言,可以从三个角度去作一个大体的解释,即作者创作、艺术作品以及读者接受三个层面来认识。从作者创作的层面而言,历来的文学家自身对典故的运用都有非常多的论述,但大体上都一点,就是典故不宜多用。几乎没有那个文学家和诗人在这一点上提倡典故越多越好的。一般而言,能够不多用典故就不多用,用到恰到好处即可。如果能够不过度使用典故表达就不过度使用典故,这是历代优秀诗人总结创作的一般创作原则。典故的使用肯定是表达的需要,但实际上有可能服从艺术的需要的时候一不小心更多是服从自我的需要,也就是掉书袋子,说的不好听就炫耀知识(知识成为肯定自身的一种资源和权力)。这是从第一个层面来说。
    那么从第二个层面而言,也就是艺术性(本体)的问题。我上次说到,典故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它的诗歌本身的诗味。因为赖于典故的指涉是相对确定的,它只有在与当下的事件发生联系的时候才可能产生历史时空的空白。这是典故用在诗上的基础。但是如果典故用得过多,就缺乏艺术的直观性,这是最要命的。直观性事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否则艺术就无法和一篇同样具有深度的论文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典故太多的诗歌在每一个诗句上都必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才有可能获得对当下事件的感性直观。这是相当忌讳的。简单的说,我为什么要读这首诗呢?我去读那些历史的名人轶事就够了,按克罗齐的话说,同样可以获得感性直观,为什么非得从这首空有诗歌外壳却无法直观呈现内涵的“诗歌”当中来获得呢?而且一旦如此,诗歌的创作和鉴赏(第三个层面:读者接受)都必须以知识的获得来作为基础了,而不是对精神的理解和灵魂的表达。如此下去,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从中随便取一个典故,都可能对读者造成隔。这样诗歌发展下去,轶事越来越多,典故越来越多,后来者创作和掌握岂非越来越难?诗歌生命的发展不建立在人的精神的拓展和灵魂的诉求上,倒建立在这些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上,定然是僵化而无进了。因此,就艺术的直观性和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来说,典故的过度使用都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否则就跟艺术的直观性带来矛盾,同时把创作和鉴赏的可能都建立在知识上。说白了,这个时候,知识就是权力,艺术成为具有等级划分的艺术。这样的诗歌应当让它存在,但不值得提倡。这是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的。
    从读者的接受角度而言,用典过度的问题更是比较难以接受了。因为如果认同诗歌还必须变成作品而且获得沟通和交流的话,那么典故的过度使用定然是一个谨慎的问题。如果对一首诗歌的欣赏到了我必须而且非得准备一本典故辞典的话,那我这不叫读诗,这是“研究”诗了。因为这样的诗歌不具备直观性,既然不具备直观性,我就无法用感性直观去欣赏,而只能利用历史、名人轶事、以往的诗歌积累去理性肢解了。这样就不是欣赏诗歌,对这首诗究竟是不是诗歌也就怀疑起来。所以我说这首诗不是没有定法,是定法太多;不是我有意肢解,而是它的直观性大打折扣了。
    就上述三点而言,其中第二个层面的解释是根本性的。因为如果理解第二层面,才能够解决“每个人的古典修养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感受,从而获得不同的评价”的问题。第一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尽管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对于用典的论述还是一个“谨慎”的结论。但就第二点来说,无论是精通古典文学、历史还是不精通古典文学、历史的人而言,就诗歌本体的发展来说,倡导对典故的过度使用都是有害的。正因为如此,你几乎看不到作为优秀的诗歌,整个诗歌通篇句句都是用典的,因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文论家都具备文学发展的眼光。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算有人对这些典故非常熟悉,熟悉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也不能说明这首诗就其本质上的艺术性也即直观性而言,就是好的。因为一首并不直观的诗歌我也能够从中解释从很多这样的含义,并从我自身的鉴赏的再创作性当中获得审美体验。你能保证一首很蹩脚的诗我就无法获得很深刻的审美体验吗?这完全可能的。当然如果完全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而言,又否定了创作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从读者的层面去看。而且艺术作为艺术,首先是直观,并非所有能够解读到深刻的作品都成功的作品。因为第一,非艺术也完全有它的深刻,比如论文;第二,解读是一种在创作,一部蹩脚的作品,通过再阐释,也完全可能让它变得丰厚,解读是一种再创造的参与性创作。第三点,如果对诗歌的鉴赏都必须通过对知识得获得才能进行的话。那么这不是艺术精神的本意。我们常说要培养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这种修养首先往往还不是指知识,而是指一个人的趣味和审美取向。知识的获得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它是硬性的,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更是如此。但一个人的创作趣味、欣赏的审美取向就应该和他本人的精神和灵魂相关了,而不是和他获得知识多少相关(即知识炫耀癖)。这是第三点。所以第二个层面的论述即艺术本体上的论述才是根本性的。因为从作者的创作还是从读者接受而言,都有特殊的情况,作者就喜欢这样啊,读者的典故修养非常高啊。(从这两个层面上而言,这些诗都应该作为一种不成功的风格而存在)但从艺术本体上而论,这就是需要谨慎面对的了。
    我刚才说到,其实这是文论的常识,如果你不是以一种调侃的态度而是认真的态度去翻阅文学史或者文论的话,这些常识都是诗人自己总结,或者文论家常论及的话题。只是我说,要把它说清楚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这也是作为知识而定下来的。当然,不一定具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创作和阅读,就像作者一样,他可能不懂,也可以创作,甚至创作出很好的诗歌来。(我完全相信他的才华,也完全相信才华之下的好诗)但如果能够更多的避免失败,我觉得必要的文论知识也很有必要。我说这个倒不俨然作起什么“指导”的意思。而是正如昨天言的一样,创作也如同阅读,不一定要具备知识才能够创作,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不具备一定的对文学认识的高度的话,那么犯一些低级性的错误就成为常有的事。一个人的精神向度和灵魂的渴望,才是创作和阅读的基本条件,但知识的重要性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只是单独的知识或者追捧知识过度都可能导致艺术的僵死。
    另凌云发引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辛弃疾作词的用典风格,而也有一些人指出,典故的大量使用是此词的弊病所在。宋•岳珂就在《桯史•稼轩论词》条说,当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可见辛弃疾也认识到了词中典故过多,并且作了认真修改。但我们看到此词终稿还是通篇用典,却有一泻千里之势而无掉书袋的板滞,什么原因呢?叶嘉莹教授认为,辛弃疾将“这些典故消化后,结合在他的灵魂与感情之中”,“用典时不是掉书袋,卖知识。不论典故出自经书、史书,他都是真有切实感受,有生命的共鸣”。叶教授启发我们解读这首词时,应该去体味辛弃疾是如何以情驭典的。而本词中的情,又集中体现在三个字——“凭谁问”上。
    寒:我完全同意上面的说法。里面也说道,辛是作过修改的,无论是孙仲谋之典,还是廉颇之典,都是常用之典,并不生隔。倒不是说典故不能生隔,而是不易多生隔,我估计辛可能作过这方面的修改。因为典故的数量倒没降下来,可见应该是在典故的选材上做了修改的,这是其一。
    其二呢,就是叶的这句话了,“这些典故消化后,结合在他的灵魂与感情之中”,“用典时不是掉书袋,卖知识。不论典故出自经书、史书,他都是真有切实感受,有生命的共鸣”。”这是大家的功夫。但这首词严格而言,典故的使用是能够让人喘气的,即在节奏上的一气呵成,不至于“隔”。比如从“孙仲谋”的典故到“人道寄奴曾住”中间有“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审美空间的转换来进行。最终要的是,典故的使用是在真实的精神生命之下的。
    从这两点上来说,一是典故使用的非生疏性(生疏则成炫耀),二是典故使用与精神的贯通性来说,都是可用的。但辛的这首诗,如果要说有什么缺陷的话,那么的确是用典过多,但也好在他诗歌所展现出来的气场和精神风貌弥补了这一点——但我们熟悉它的缘故正是因为我们熟悉教科书熟悉注释的缘故,所以自然避免了理解的隔。虽然精神气貌的直观性一泻无疑,但形式的直观往往与内容融合在一起。也好在辛弃疾的用典并非全部生疏。但水月儿的《圣》,我觉得问题出在第一点上。此诗的精神面貌和气场皆因此而大大折扣。当然,补充两点,一是增加注释,会增强这种审美的效果,注释是参与诗歌内容的部分。二是我觉得自己的古典诗歌修养实在太低,这也是可能的事实。所以我才问你有没有觉得用典过度,呵呵,如果以你的阅读量,都觉得有点“看不甚懂”的话,那可能真的是过度使用的问题了。而且就辛的这首诗而言,也定然有它的毛病,不过是毛病被克服了——我相信辛的原稿要比修稿生僻的多。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9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典故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它的诗歌本身的诗味。因为赖于典故的指涉是相对确定的,它只有在与当下的事件发生联系的时候才可能产生历史时空的空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9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作为艺术,首先是直观,并非所有能够解读到深刻的作品都成功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1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79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典故使用的非生疏性(生疏则成炫耀),二是典故使用与精神的贯通性来说,都是可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5760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携手前行。老师冬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8

主题

23万

回帖

60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922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8

主题

23万

回帖

60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922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6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