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老 诗笔常新 ——《山水吟》序
吴洪激
读完郭亚军同志的《山水吟》诗稿,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山水不老,诗笔常新。亚军同志是大别山腹地的浠水县人,大山的性格和长川的韵致,使他的诗词总带有大别山水的土著味道。坦率地讲,当今中华诗词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文化环境渐次宽松,创作自由度大,艺术上大可放开,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关注传统诗词的人并不是很多。何因?一是因为古典诗词属于高雅文学范畴,一般人很难看懂;二是一些诗词作品脱离现实生活,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缺乏文采,缺乏深度,也缺乏亲切感,让人难以亲近。 亚军是一位关注现实,对生活充满激情的青年诗人。比如,他的《参观林家大湾有感》:“风翻雨洗唤回龙,翠岭碧湾修秀容。帅府门迎军旅客,林祠户继吏鸣蛩。几场战役深犹浅,一卷云烟淡且浓。感叹老区时不济,蝇头小利效勋庸。”这些现实生活细节,现实生活体验,语言的意境里盛装着诗人疼痛的心灵和悲悯的情怀。这样的诗能不打动人心,能不变读者喜爱么? 山水未改,时代却在前进。同样的山水,亚军同志却能捕捉到一些新的、感人的东西。比如他的《夜游遗爱湖偶得》:“朦胧夜色引愚夫,漫步寻幽遗爱湖。美景虹霓遥岸有,韶华月露近园无。惟闻紫凤呢喃语,不见黄鹂睍睆呼。苏轼若能临此地,凭风把酒醉千壶。”他的《叶家冲即景》更显得出新:“采风欣至叶家冲,满眼春光醉画中。李树株株盈笑意,洋楼栋栋列仙宫。南塘鱼跃嘻渔叟,北岭牛奔戏牧童。更有佳肴燃气煮,指间热水太阳融。”这些作品,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出于大别山的养育之恩,亚军同志的诗词有相当一部分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体现了他强烈的乐山乐水的感恩情怀,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山川风物,皆有涉猎。他在开篇的一首诗中写道:“神州山水育情痴,检点行囊乐不支。塞北曾经吟啸驻,江南几度梦缠思。千年遗爱传双赋,百里匡庐缀满诗。亘古风云收眼底,悠然悦旅自心知。”高度概括了他对华夏山根水脉的一往深情和美好前景的寄望。 但是,亚军同志没有停留在辽阔山水的场景描写上,他力图把原生态的东西加以提炼,进行诗化处理,使平凡的山水意象散发出诗意的光芒。所以,亚军同志近年来的诗词作品,大气了许多,深沉了许多,也敦厚了许多,从容了许多。比如,他的“满江红”词《东岳泰山》上片:“磅礴云天,莽山岳、岱宗堪绝。凝眸处、巍峨锦绣,黛峦层叠。西落晚曛迷翠貌,东升朝旭辉苍碣。漫晴岚、霞曙破尘冥,琼芳列。”一下子把个泰山推上了诸岳的顶峰。而下片:“烟雨幻,群峰凸;岩石峻,流泉冽。对玉皇金顶,天街怡悦。北麓丘陵都惹梦,南坪圣境皆传说。封禅台、断壁刻诗文,留风月。”进一步抒写千年物质遗产的无尽价值。题材宏大,语言新奇,把泰山一处处的景语变成了情语。恰如控中国语言文学家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使亚军同志的诗词气象一下子大了起来。 亚军同志的诗词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词核诗眼。这虽属于方法高妙,却是心灵升华。比如,他的“扫花游”词《大别山》有句:“数大别神韵,浩天云气。”清新、自然、亲和、温暖,极尽诗意。这就是词核,就是诗眼。一首好诗与情感有关,与心灵有关,更与生活有关。印证了情发乎心,而心先是有感物象这样一个常理。 对于本土生活的经历与经验,以作对于生他、养他的大别山水的眷恋,推而广之,神州的名山秀水成了亚军同志诗词创作的一大资源。尤其是这种情愫经过时间的发酵,变得越加醇厚。比如,他的《夜步江堤怀古》:“先哲随风远,惟留逝水潺”“人杰遭涂炭,地灵窥枉然。”“我闲遗爱处,君已枕诗眠”“尘世更新快,谁还惜旧缘”“低歌孤调怨,断韵独行煎”“往事多情理,而今少廉绵”“惊涛勤拍岸,昏浊咏成篇”等等。这是写出的一首诗吗?是捧出一颗心。写这样的诗才能使读者对古典诗词产生认同感。 一样的山水,一样的人事,一样的风物,亚军同志不断探索,不断出新,既写出了气候,也写出了自己。 是为序。
2014年12月8日于黄冈市委大院寓所
作者简介:吴洪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闻出版副编审,东坡赤壁诗社常务副社长,《东坡赤壁诗词》杂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