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笔者摘引的这些少游代表作来看,其中共同的特点:1. 很少再见到花间体的那种狭深的场景式描写,而更多的是以议论句式构成基本的骨架,意象多是比喻性的意象,显然,是对张先体、晏欧体、半山体和东坡体以诗为词方式的继承,是以宋诗精神写小词;2. 在客体景物与主体情怀之间,轻客体而重主体,主体是灵魂,客体景物如飞花、丝雨、海潮等等,莫不是从主体视野中透视出来的有意之象,更兼有“酒未醒,愁已先回”、“任是无情也动人”之类的心理描写,这就更有淡化词体原本具有的狭深意象的审美特质,而拥有了向着广阔的诗体世界拓展的审美风范;3. 当然,少游体在承继北宋中期以来的以诗为词的审美潮流之中,又更多地注意保持词本体自身具有的那些女性柔媚的特征,从而将词本体的生命历程,规范在较为适中的位置,因此获得极大的成功,影响巨大,功不可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