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109万
309万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意象 - 起源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
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明喻在荷马的诗中比比皆是。
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隐喻是诗歌之本。”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所谓喻象。
黑格尔关于美与艺术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3444
50万
149万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