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诗 瓢
〔唐末蜀州有唐求,①放旷疏逸,方外人也。吟诗有所得,即将〕②藁捻为丸,投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兹瓢③苟不沉没,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瓢至新渠江,④有识者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接得十才二三。《题郑处士隐居》曰:〔“不信⑤最清旷,及来愁已空〕。⑥数点石泉⑦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杯酒,⑧老⑨夫颜亦红。”〕⑩《赠〔行〕⑾如上人》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⑿补衲云千片,焚香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⒀高悬泸水罗。”《题青城山范贤观》:“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⒁桥滑,松湿⒂香梢古道寒。画旁绿畦薅⒃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孤钟⒄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类说》本、《总龟》前四十四、《竹庄》二十一、《乐趣》十七)
案:此则亦见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三。又《茅亭客话》更有《赠僧诗》一首。
----------------
①《唐纪》五十作“球”。
②《类说》无以上诸语,仅作“唐求喜吟咏”五字。
③《玉屑》、《竹庄》“瓢”作“文”。
④《类说》“渠江”作“桥”。
⑤《茅亭客话》“不信”作“闻说”。
⑥《类说》无此二句,据《总龟》增。
⑦《唐纪》“石泉”作“泉石”。
⑧《唐纪》、《茅亭客话》“酒”作“樽”。
⑨《茅亭客话》“老”作“病”。
⑩《玉屑》二又二十均引至此。又《类说》无此二句。
⑾《唐纪》、《茅亭客话》有“行”字。
⑿《茅亭客话》“峨”作“陁”。
⒀《茅亭客话》“罢”作“后”。
⒁《唐纪》“仙”作“山”。
⒂《唐纪》、《竹庄》“湿”作“织”。
⒃《竹庄》、《茅亭客话》“薅”作“锄”。
⒄《竹庄》、《茅亭客话》“孤钟”作“钟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