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61|回复: 216

诗词入门十八讲 ——40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韵、对偶这三项。对初学者来说,平仄难度较大些。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因为读了相当多的格律诗,做起诗来照猫画虎,押韵和对偶基本合辙,但往往平仄不谐,学平仄成了学格律中的"拦路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掌握平仄并不很难,只要具备了下面三个条件,作诗平仄就能"达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学会辨四声,这是学平仄的基础;

    二是学会每句、每首诗平仄配置的规则,这并不复杂;

    三是掌握较多的同义而不同声的字和词,掌握多种词句组合形式,掌握诗词特有的句法变化等,这需要一定的文字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学作诗均以辨四声为第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它每个字都是单音,声有高低,音有长短、调有升降等区别。诗的平仄,就是巧妙地运用这种区别,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念诗,古时不叫读,也不叫诵,而是叫吟,也叫哼。诗是供人们歌唱的,是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诗词用的四声,是古代四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切地说,是唐宋时代的中古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在古四声中统为平声,上声、去声古今略有变化,但大致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5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有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合到平声、上声、去声里面了,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