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8

6月10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仲和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结局有何不同,后世又如何评价

9

主题

569

回帖

24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64
发表于 2015-6-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说的是齐国的一段历史。

齐桓公名小白,是齐襄公的三弟,公子纠是齐襄公的二弟。齐襄公为人荒淫暴虐,小白和公子纠担心将来受连累被杀,就离开了都城。公子纠到了鲁国,管仲、召忽负责教导。小白到了莒城,鲍叔牙负责教导他。后来齐襄公果然被臣属杀害,齐国的大臣高傒就招小白回国。鲁国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率军在路上阻截小白,用箭射中了小白的皮带,小白装死。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就不着急赶路了,当他们走到半路时,得知小白已赶到都城,被大臣们立为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送信给鲁国国君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不忍杀他,请您杀吧!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请遣送回来,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不遵命的话,就把鲁国包围。”

鲁国担忧,就把公子纠杀了,召忽自杀,而管仲则自愿回国受刑。管仲回国后,齐桓公听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齐国大夫。后管仲辅佐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成就了霸业。

孔子和子路说的就是这件事。子路认为管仲没有像召忽那样自杀,是没有践诺的行为,虽然是问管仲仁不仁,但心里上认为管仲不算仁。孔子列举了管仲的功绩,认为管仲算作仁。

所谓仁与不仁,不能仅仅从某件事来判断,而是要从他主要的业绩来评价。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保卫了周王室,使天下百姓获得太平。这是他的功绩,不能因为他没有随公子纠去自杀而否定他的仁德。

作为人臣,应该知道自己的使命。死有时候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去死,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都是一位大臣要考虑的事情。当面临抉择的时候,并不是都是正确和错误的选择,有时候是错误的和更错误之间的选择,有时候是正确的和更正确之间的选择,这就需要“权”。权衡道的大小,权衡敝的大小。管仲在抉择的时候选择了生,想到的是更大的道义,而不是小的道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69

回帖

24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64
发表于 2015-6-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没有听课,所以都是问的度娘,若有不对之处,请老师指教哈。: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23

回帖

15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13
发表于 2015-6-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6-5 21:03 编辑

管仲和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结局有何不同,后世又如何评价

鲍叔牙就跑去鲁国,对鲁庄公说,公子纠是你们的外甥,他怎么死,我们不管,你们自己看着办。但管仲和召忽,我们必须要。原因就是管仲射过我们君主一箭,我们君主心里还有气呢。必须要把他弄到手处死了,才痛快。这时候鲁国是战败国啊,没办法,只有齐国怎么说怎么办。于是杀了自己的外甥公子纠,然后把齐国要的两个人交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召忽,他听说公子纠要被杀,不干,最后没办法,因为也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啊,最后陪着公子纠死。而管仲,则被鲍叔牙给押送回齐国当了宰相。
后世的评价:
召忽忠君是没有异议的。
管仲的评价是有异议的,他之前是辅佐公子纠的,公子纠死后去辅佐了他的敌人。那么,他受过公子纠的恩惠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他知恩图报没有呢?我想大约是没有的。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啥问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怕不怎么样吧?原因就在这里。但管仲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其实按照当时的观念,他应该是以身殉主,但他没有死。他说,如果我死,对这个国家社稷有用,那我就死。如果没有用,我就不死。我不是为某个人而生的,而是为国家社稷而生的。确实如此,齐桓公是听了管仲的,励精图治终于成为了春秋的首个霸主
孔子也微管仲,则披发左衽矣”。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那么,我们现在是披着头发,衣服的衣襟是向左开的了。啥意思呢?披着头发,就是失去文明了中国古时候,是束发的到了一定的年龄,还要冠礼这是文明的象征披着头发不就失去文明,像原始人了么而左衽,大家去看一看,自己的衬衫,外套,衣襟是怎么开的纽扣是怎么扣的有右边在上,左边在下的么?当然没有习惯都是左边在上,右边在下左衽,就是反过来了这也是失去文明的象徵孔子也就是说,因为管仲的出现,捍卫了华夏的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10

回帖

23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79
发表于 2015-6-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仲和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结局有何不同,后世又如何评价。

答:
1、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当他听说公子纠要被杀,不干,最后没办法,因为也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啊,召忽为尽人臣礼节,最后陪着公子纠死。后市评价他确实有忠君的美德,也有殉国的勇气。
2、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公子纠死后去辅佐了他的敌人。那么,他受过公子纠的恩惠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他知恩图报没有呢?我想大约是没有的。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啥问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怕不怎么样吧?原因就在这里。但管仲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其实按照当时的观念,他应该是以身殉主,但他没有死。他说,如果我死,对这个国家社稷有用,那我就死。如果没有用,我就不死。我不是为某个人而生的,而是为国家社稷而生的。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后世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说“微管仲,则披发左衽矣”。他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54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发表于 2015-6-6 2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仲和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结局有何不同,后世又如何评价。回复:
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当他听说公子纠要被杀,不干,最后没办法,因为也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啊,召忽为尽人臣礼节,最后陪着公子纠死。后市评价他确实有忠君的美德,也有殉国的勇气。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公子纠死后去辅佐了他的敌人。那么,他受过公子纠的恩惠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他知恩图报没有呢?我想大约是没有的。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啥问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怕不怎么样吧?原因就在这里。但管仲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其实按照当时的观念,他应该是以身殉主,但他没有死。他说,如果我死,对这个国家社稷有用,那我就死。如果没有用,我就不死。我不是为某个人而生的,而是为国家社稷而生的。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回帖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1
发表于 2015-6-7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国战胜鲁国,要求处死公子纠。召忽、管仲二人力阳无效,召忽殉葬,后人誉其忠义。而管仲被解押回国,齐桓公赏识其能力,不计前嫌封其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励精图治,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个霸主。后人议其受旧主恩惠而不殉主(忘恩),而孔子亦赞管仲的留下,捍卫了华夏的文明。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远远胜过殉葬的不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

回帖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发表于 2015-6-1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仲和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结局有何不同,后世又如何评价。
答:
召忽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当他听说公子纠要被杀,不干,最后没办法,因为也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啊,召忽为尽人臣礼节,最后陪着公子纠死。后市评价他确实有忠君的美德,也有殉国的勇气。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公子纠死后去辅佐了他的敌人。那么,他受过公子纠的恩惠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他知恩图报没有呢?我想大约是没有的。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啥问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怕不怎么样吧?原因就在这里。但管仲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其实按照当时的观念,他应该是以身殉主,但他没有死。他说,如果我死,对这个国家社稷有用,那我就死。如果没有用,我就不死。我不是为某个人而生的,而是为国家社稷而生的。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后世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说“微管仲,则披发左衽矣”。他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109

回帖

88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800
发表于 2015-6-1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兴安客 于 2015-6-11 18:13 编辑

    忽,春秋齐国人。少负才名,胸有大志,喜研军国治理之术,但齐襄公时,公子纠慕其才华和谋略,聘为师傅,终日伴读讲史不倦。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爆发内乱,齐襄公为其堂弟公孙无知袭杀,召忽与管仲陪同公子纠投奔至鲁国,大夫鲍叔牙与 高傒辅佐公子小白投奔至莒国。隔年,大臣雍廪等人又杀死公孙无知,鲁庄公得知后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鲍叔牙和小白得知后也带领一路人马从莒飞奔赶往临淄,管仲欲拦截小白,不料小白诈死骗过管仲,快速奔回临淄,即位为齐桓公,并派鲍叔牙带兵迎战公子纠,在干时大败鲁军,公子纠退回鲁国,为鲁庄公所杀,召忽为尽人臣礼节,遂自杀而亡。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大臣,公子纠死后去辅佐了他的敌人。那么,他受过公子纠的恩惠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他知恩图报没有呢?我想大约是没有的。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啥问孔子说,管仲这个人怕不怎么样吧?原因就在这里。但管仲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其实按照当时的观念,他应该是以身殉主,但他没有死。他说,如果我死,对这个国家社稷有用,那我就死。如果没有用,我就不死。我不是为某个人而生的,而是为国家社稷而生的。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后世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说“微管仲,则披发左衽矣”。他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26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