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6

学曲资料之四——散曲佳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散曲艺术特色及表现形式
 
杜肇昆
[内容提要]
    元曲从唐诗、宋词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唐诗、宋词的文学精华以及唐、宋乐曲的音乐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质。本文以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所收录全部作品为依据,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元散曲的艺术特色及多方位的表现形式,列举了元散曲在“体例艺术”、“语意艺术”、“声韵艺术”、“音律艺术”四个方面的40种表现形式,并列举254首例曲予以说明佐证。文章在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中阐述了元散曲鲜明的时代个性和艺术个性,并分析了元散曲艺术特色形成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政策因素。
   
    元曲与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令人骄傲的三朵仙葩,影响中国人千余年。唐诗、宋词与元曲都是《诗经》以后诗的变体,其共性特点都是以凝练的语言、起伏的节奏、和谐的音律,在意境中抒发情怀。但唐诗、宋词与元曲又以各自的特殊形态而有所区别,正像百花园中牡丹、芍药、海棠一样的争相斗艳,摇曳春色。格律诗以其整齐的文字矩阵肃穆的站在人前;词以其长短句格式、跌宕的语句浓艳及豪放的站在人前;而曲虽也是以长短句格式但会以更加灵活的组合、丰盈而俏浪的语言彩霞般地站在人前。
    唐诗、宋词与元曲各自辉煌数百年,是因为有他们各自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与元曲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在谈到元散曲的艺术特色及表现形式时,一方面是元曲自身的艺术形态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同唐诗、宋词相比较而展现出来的特殊性。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元杂剧中的唱曲部分是展现人物、叙述事态、抒发感情的重要组成成分,独立出来就是散曲;而散曲加故事情节加科白就是杂剧。因而,杂剧中的唱曲与独立的散曲具有同样的艺术特点,对比元杂剧汇集本与散曲汇集本,就会发现这一明显的特点。因而,在谈到散曲的艺术特色及表现形式时,也同样是杂剧中散曲的艺术特色及表现形式。
同唐诗、宋词比较,元曲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体例艺术、语言艺术、声韵艺术、音律艺术四个方面。00000
一、    体例艺术
元散曲的显著特点是音乐特质与文学特质的紧密结合。唐诗是可以唱得,但他没有特定的旋律与其匹配。宋词是可以唱的,并有特定的旋律相匹配。散曲得的音乐性与文学性是有更密不可分的关系。散曲的音乐特性将在“音律艺术”中谈及,这里重点谈的是散曲的文学性中的结构特性即“体例艺术”是如何表现和构造的。
        (1)独立体扩展。散曲的最基本单元是小令,这同唐诗、宋词的    “一首”、“一阕”是一样的。唐诗、宋词的“一首”、“一阕”是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字数,没有变化的余地。而散曲的小令在基础固定的格式外,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可以有增字、增句、增体三种摸式,为内容的扩展给与了选择的空间:
    增字——分格律内增字和格律外增字两种形态。格律外增字即衬字,后面将详细谈到,此不述。格律内增字即有些小令之句可以有按规定的增减,其增字者较多。例如[仙吕 后庭花]末句五字句可增为六字折腰句;[仙吕 青哥儿]短短五句,字数不拘,均可增损,等等。
增句——指小令在一般格律句数外,可以有增加句数的宽松。例如[双调 蟾宫曲],曲谱多数为11句,但可增加到17句。多数末句可增减一个四字句,但增加1到2个四字句者为多;[双调 新水令]亦“字数不拘,可以增损”(《九宫大成谱》)。
增体—-是指有的小令可以整体在重复一遍,名曰“幺篇” ,简称“幺”。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必须重复”,一种是“可以重复”。“幺篇”多数首句略有变化。
“必须重复”型,例如[黄钟 人月圆] 幺篇需连用:
    张可久《人月圆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幺)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可以重复”型,例如[黄钟 出队子],可带亦可不代“幺篇”,给以自由。
马致远 残套[黄钟 女冠子]:
[出队子] 若朝金殿,时人轻马周,李斯岂解血沾裘。亚父争如饥丧丘,到老来终不将秦印收。  (幺)圣贤尚不脱阴阳彀,都输与范蠡舟。周生丹凤道祥禽,鲁长麒麟言怪兽。时与不时都总休。
汤式【黄  钟 山队子】酒色财气(选二)
    曲生堪爱,晕桃花上脸腮。百篇一斗恣开怀,谁承望捉月骑鲸再不来。酒,则被你断送了文章李太白。
    怜香惜玉,醉临春欢未足。开皇戈甲出江都,惊散金钗玉树曲。色,则被你断送了聪明陈后主。
   
马致远的[出队子]有幺篇,而汤式的[出队子]“酒色财气”,则均无幺篇。
   (2)独立体有限组合。独立体有限组合是指独立的小令可根据需要,进一步组合扩大容量,曲学为之“带过曲”。带过曲的条件是:北曲同宫调、两三只、(一般不超过三只)、同韵到底。由于考虑音乐的衔接性,“带过曲”多有定式,例如:
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双调《雁儿落带德胜令》
                   仙吕《后庭花带青哥儿》
中吕《十二月带尧民哥》
越调《黄蔷薇带庆元贞》
双调《雁儿落带清江引碧玉萧》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双调
   (3)独立体多元组合。独立体多元组合是指独立体小令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加以组合,更大范围的扩大容量空间。曲学为之“套曲”。 “套曲”的条件是:北曲中同宫调、多曲牌、同韵到底,一般都有煞尾。由于考虑音乐的衔接性,“套曲”组合亦多有定式,例如:
【黄钟】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尾声
    【正宫】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塞鸿秋—脱布衫—小凉州—醉太平—煞尾
     【仙吕】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金盏儿—后庭花—青哥儿—尾声
    【南吕】 一枝花—梁州第七—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尾声(同正宫煞尾)
    【中吕】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十二月—尧民歌—耍孩儿—上小楼—么篇 —耍孩儿—尾声(同正宫煞尾)
    【商调】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么篇—梧叶儿—浪来里煞
【越调】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双调】 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折桂令—水仙子—馀音(同越调收尾或黄钟尾声)
元散曲的体例艺术明显的表现出了自身的个性特点。唐诗的格律诗五绝、五律,七绝、七律,一首既是一首,容量是固定的。宋词每一词牌有固定容量,要想扩大表现内容,可以从小令转而中调进而转至长调。但即使长调最长者《莺啼序》,也只有240个字,再无法延展。元散曲则不然,其从小令—带过曲—套曲,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其体例的扩展性,充分体现了元散曲的体式艺术。
元散曲体式组织的灵活性为散曲的表现内容开拓了广阔空间,与唐诗、宋词比较,无疑是一种进步。因而散曲更利于表现抒情、叙事、牒事;更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从杜仁杰[般涉调 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睢景臣[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刘时中[正宫 端正好]上高监司便是佐证。这一体式组织的灵活性与元戏曲发展相互促进,为戏曲唱腔唱词的丰富,提供了重要的要素条件。
 
二、语意艺术
语意艺术是指散曲在语言、意境的构造上所显现的特别的艺术个
性。散曲在语言的选择、组合和应用上有其明显的特点,其用词之大胆之灵活之巧妙之谑逸,是其他诗体所不具备的,因而在意境的构建上,表现出更开阔、更明朗、更具透明度,显现了元曲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1) 数字体
   一的巧体
   刘庭信《双调 雁儿落过德胜令》道词:
下一局不死棋,论一着长生计。服一丸延寿丹,养一口元阳气。看一片岭云飞,听一会野猿啼.化一钵千家饭,穿一领百衲衣。枕一块顽石,落一觉安然睡。对一派清溪,悟一生玄妙理。
无名氏《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每句均嵌有“一”字。前首12句嵌12个“一”; 后首12句嵌22个“一”。
   一到十的巧体
    徐再思【双调 水仙子】:
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 [双调 水仙子] 春情: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
   【中吕 十二月】元来是一枕南柯梦里,和二三子义翰相知。他访叫科习五常典礼。通六艺有七步才识,凭八韵赋纵横大笔,九人上得遂风雷。
无名氏【中吕 红绣鞋】: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无名氏 套曲[仙吕•点绛唇]中:
    [赏花时]暂选一片白雪满地堆,运二气相交饮玉杯。三田内温习,四相和合体,五明宫守真实。
    [么]炼六尺身躯修自己,变七朵金莲到处随。配八卦跨鸾归,至九霄云外,十分的显雄威。
    [煞尾]十载苦修行,九陌为活计。八百行修成玉体,七星剑从来除下鬼。六合内参透希夷,唱道习五祖无为,四寰内功夫谁得知,养三四聚美,有二天神相济,现一轮明月照玄机。

以上曲子将数字从一至十、又从十至一嵌入文中,或整齐排列或穿插相间,流水畅然,毫无滞涩之感。
    十到万的巧体
   徐再思[黄钟 红锦袍]: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五斗米腰懒折,百里侯心便舍。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种着三径黄花,载着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
卢挚 【双调 蟾宫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邓玉宾 套曲【正宫 端正好】:
   
【六】三十六天贤圣分着君长,二十八宿星辰列着队仗。更有七十二座诸天,二十四位官福。五岳灵祗,四海龙王。天蓬黑煞,持斧铖镇在阶傍。
    无名氏【中吕 红绣鞋】:
一个千钟美禄,一个石粟之储,天理如何有荣枯?三十二居陋巷,二十四位中书,都做了北邙山下骨。
无名氏 【正宫 醉太平】 叹子弟:
   寻葫芦锯瓢,拾砖瓦攒窑。暖堂院翻做乞儿学,做一个莲花落训道。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这的是子弟每下梢!
汤式 【南吕 一枝花】赠人:
   
巍巍九鼎臣,落落三台位;飘飘七步才,密密五兵机。门第相辉,俯仰谐天意,经纶合圣规。书架插三万旧日牙签,武库列十二清霜协戟。
把十乃至百、千、万均嵌入曲中,宏阔舒展,活泼俏然。
数字具有量值性和逻辑顺序性。量值性能够界定事务和状态的体量和规模,具有空间价值;逻辑顺序性具有界定事务和状态的秩序顺序和前后逻辑关系,具有时间价值。元曲中数字的应用,使所描述的事务、情景、观念添加了体量和顺序的组排,给人以更加清晰的理解和透辟的理念,使曲子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生动情趣,是元曲中一突出巧体。
唐诗、宋词中也有数字的应用,但多是一两句的应用,像元曲这样大面积的、乃至全篇应用,在唐诗、宋词中绝无仅有,这正是元曲的一大特色,这不仅体现了元曲作者们敏捷的才思和驾驭散曲艺术的能力,也是元曲诗体演化更加民间化和更加戏剧化的体现。
  (2)同字头体
   同字头体的特点是:散曲的每句开头第一个字均为同一个字。
孙周卿《双调 蟾宫曲》:
草团标正对山腰。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每句都嵌“山”字,12句共有15个“山”字。其中10句为山字头。
周德清《中原音韵》定格四十首 【双调 雁儿落过得胜令】:
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 宜将绣线寻, 宜把金针纴。  (过)宜操七弦琴,宜结两同心,宜託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
全篇12句,嵌8个“宜”字,且均为字头。
    同字头体,有嵌字的特点,亦有排比的特点,重要的是更便于反复强调某相同或相近的事务与情景,强化了感染力。
(3)叠字体
叠字体的特点是:相同的字组成一个叠词组,反复叠加和重复,
形成更具文采的词句和强化的意境。
   双叠字
郑光祖【双调 蟾宫曲】:
飘飘泊泊船揽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树碧荧荧,半明不灭一点渔灯。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墓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剌秋声。见希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
“飘飘-泊泊”、“悄悄-冥冥”、“冷冷-清清”……“寻寻-思思”等6处12组叠字。
名氏 【正宫 塞鸿秋】:
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冥冥悄悄款把门儿呀,潜潜等等立在花阴下,战战兢兢把不住心儿怕。转过海棠轩,映着荼縻架,果然道色胆天来大。
   “分分-付付”、“冥冥-悄悄”、“潜潜-等等”、“战战-兢兢”4句8组叠字。
邓玉宾 套曲【正宫 端正好】:
   【叨叨令】更有这风鬟雾鬓毛女飘飘颻颻样,春花秋草獐鹿呆呆痴痴相。青天白日藤葛笼笼葱葱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岖岖当。好乐陶陶也么哥,笑欣欣也么哥,兀的是俺信白田茅舍境界里的优优游游况。
    其中“飘飘颻颻样”、“呆呆痴痴相”、“笼笼葱葱障”、“崎崎岖岖当”。“乐陶陶”、“笑欣欣”。“优优游游况”。7句7处12组叠字。
    乔吉 [越调天净沙]: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通篇用叠字,“莺莺-燕燕-春春”等等,5句14组叠字,俏皮、丰润。
三叠字
邓玉宾 套曲【正宫 端正好】:
   【笑和尚】不如俺悠悠悠一溪云竹笋香。厌厌厌三月火桃花浪。纷纷纷千顷雪松花放。拾拾拾瑶草芳,采采采灵芝旺,来来来长生药都无恙。
    曲用三叠字,其中“悠悠悠”、“厌厌厌”、“纷纷纷”、“拾拾拾”、“采采采”、“来来来”,6句6组三叠字。
   
  (4)叠词体
   叠词体的特点是:在叠字的基础上加上修饰字,构成一词组,在曲中反复出现,以增强渲染效果。
    程景初 [正宫 醉太平]: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冷清清长门寂寞长青芜。日迟迟春风院宇。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竚,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雨。   
    此曲每句都用有叠词,“恨绵绵”、“情默默”……“淅零零”等,8句共8组叠词。曲写一深宮怨女的怨恨心情,这些叠字,更能宣化出她的绵绵长恨。
    王庭秀套曲【中吕 粉蝶儿】怨别:
    【十二月】夜沉沉明河皎皎,昏惨惨暮景消消,低矮矮帏屏静悄,冷清清良夜迢迢。闷恹恹把情人去了,急煎煎心痒难揉。
    曲中“夜沉沉”、“昏惨惨”、“低矮矮”、“冷清清”、“闷恹恹”、“急煎煎”,6句6组叠词。

关汉卿 【双调 沉醉东风】:
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
    曲中“忧则忧”、“愁则愁”、“为则为”、“害则害”、“瘦则瘦”、“恨则恨”、“怕则怕”,7句7组叠词。
        
    贯云石 【中吕 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么!
“挨着靠着”、“偎着抱着”、“听着数着愁着怕着”,7句共8组动作叠词,形象之至。
钟嗣成 【正宫 醉太平】: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设贫咱波奶奶!
    曲中用“请乞儿”、“与乞儿”、“与乞儿”、“将乞儿”4组叠词概括一连串动作。   
无名氏【仙吕 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
   青芽芽柳条,接绿茸茸芳草。绿茸茸芳草,间碧森森竹梢。碧森森竹梢,接红馥馥小桃。娇滴滴景物新,笑吟吟闲行乐,一步步扇面儿堪描。  (过)声沥沥巧莺调,舞翩翩粉蝶飘。忙劫劫蜂翅穿花,闹炒炒燕子寻巢。喜孜孜寻芳斗草,笑吟吟南陌西郊。  (过)曲弯弯穿出芳径,慢腾腾行过画桥。急酒旗儿斜剌在茅檐外挑,虚飘飘彩绳儿闲控在垂杨袅,韵悠悠管弦声齐和在花阴下闹。骨剌剌坐车儿碾破绿莎茵,吉蹬蹬马蹄儿踏遍红尘道。
曲前六句用“青芽芽”接“绿茸茸”,“绿茸茸”间“碧森森”,“碧森森”接“红馥馥”6组叠词相连,且连珠回环重复,加大了渲染力。
曲后接连用“娇滴滴,笑吟吟,一步步、声沥沥,舞翩翩,忙劫劫,闹炒炒,喜孜孜,笑吟吟,曲弯弯,慢腾腾,急,虚飘飘,韵悠悠,骨剌剌,吉蹬蹬”16组叠词贯穿后部。全曲共22句,句句叠词开头,计22组叠词,或修饰后名词,或修饰后动词。饰名词者,名词生艳;饰动词者,动词生辉。
   (5)叠句体
    叠句体的特点是:在叠词体的基础上,形成句子,而句子在散曲中反复出现,以强调事件的重复对比,强调事件的表达力度。
    汤式 【双调 蟾宫曲】: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间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抄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曲中“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温一半绣床,间一半绣床”、“开一扇纱窗,掩一扇抄窗”、“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共用5组10句叠句,描写了《西厢》相会的情景,何等的形象,何等的优雅。
兰楚芳【双调 折桂令】相思:
   可怜人病里残春,花又纷纷,雨又纷纷。罗帕啼痕,泪又新新,恨又新新。宝髻松风残楚云,玉肌消香褪湘裙。人又昏昏,天又昏昏,灯又昏昏,月又昏昏。
曲中用“花又纷纷,雨又纷纷”、“泪又新新,恨又新新”、“人又昏昏,天又昏昏,灯又昏昏,月又昏昏”5组8句叠句描述相思之情。
   无名氏【正宫 塞鸿秋】:
山行警: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宴毕警:
    灯也照星也照月也照,东边笑西边笑南边笑。忽听的钧天乐箫韶乐云和乐,合着这大石调小石调黄钟调。银花遍地飘,火树连天照,喜的是君有道臣有道国有道。
    村夫饮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或七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其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丹客行:
    朝烧炼暮烧炼朝暮学烧炼,这里串那里串到处都串遍。东家骗西家骗南北都诓遍,惹的妻埋怨子埋怨父母都埋怨。我问你金丹何日成?铅汞何日见?只落的披一片挂一片拖一片。
   无名氏的这四首【正宫 塞鸿秋】通篇都用叠句,而且一叠到底,给人痛快淋漓、一泻千里的感觉。
叠字体、叠词体、叠句体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字、词、句的重叠和反复对比出现,强化了描述对象的形象感,增强了描述对象的感情彩色,突出了表现主题的戏剧化效果。
唐诗、宋词在叠字、叠词、叠句表现手法上,偶尔也见,但数量极少。但在散曲体例中,却是经常见的表现形式,而且泼辣大胆,痛快张扬,甚至是大面积的浓墨重彩,张显了散曲比唐诗、宋词在遺词造句上更加大胆恣意的个性场面。
   (6)回环体
    回环体的特点是:散曲句中的词或句在作品中反复接连、重复出现、一再张显,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刘庭信 【双调 水仙子】 相思: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曲中用恨重叠,重叠恨”,“愁积聚,积聚愁”,“懒梳妆,梳妆懒”,“泪珠弹,弹珠泪”,“病身躯,身躯病”,“花见我,我见花”,“月对咱,咱对月”,“与天说,说与天”,8组回环倒装句,深述相思之苦。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双调 新水令】: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回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从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马致远《汉宫秋》写昭君出塞和番匈奴的故事,此处写昭君出城汉元帝回宫的深悔失意、悲沧凄苦的心情,其回环之句:“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此回环句深沉婉转、缠绵伏宕,把汉元帝凄苦心境写的心泪如血,一唱三叹,收到了浓重的艺术效果。
   (7)嵌字体
嵌字体的特点是:在散曲句中嵌入同一字或相关联字,使其更动听或增加内涵分量。
嵌入相同字
张可久 【越调 凭阑人】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掐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曲共4句,嵌入5个“月”字。
薛昂夫【双调 楚天遥过清江引】:
   (一)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睛,几夜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  (过)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曲共13句,嵌入9个“春”字。
(二)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过)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曲共13句,嵌入7个“春”字。
嵌入相关联字
    贯云石 《双调 清江引》立春: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曲嵌以“金、木、水、火、土”五字,并分别冠于每句之首,另于每句之中各嵌“春”字,5句5“春”字。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过)倚杖立云沙,回首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曲描写山高云深景色。首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后八句相间嵌入“云”、“山”二字。全曲共12句,共嵌入7“云”字,9“山”字。由于“云”“山”两字的反复出现,语言表现力得到了加强,山高云深的景色更加清晰与立体化。
(8)联珠字体
联珠字体的特点是:散曲前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后一句开头的的字,宛若一串珍珠相连,又叫顶针字体。因最后一字往往是韵脚字,因而又具有韵脚韵头的特点。
乔吉 【越调 小桃红】: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见,见眉尖。眉尖指屈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厌厌。
曲中用“帘,帘”、“掩。掩”、“见,见”、 “念,念”、 “闪。闪”、 “欠,欠”,6组同字相连。
无名氏 【越调 小桃红】情: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同样曲用“词,词”、“事。事”……“似?似”,6组同字相连。
(9)联珠句体
联珠句体的特点是:散曲相关联系列作品中,前一首最后一句是后一首开头的一句,宛若一串大珍珠相连。
贯云石 【双调 清江引】:
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於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
   且天怀与知音谈笑饮,一曲瑶琴弄。弹出许多声,不与时人共,倚帏屏静中心自省。
    倚帏屏静中心自省,万事皆前定。穷通各有时,聚散非骄吝,立忠诚步步前程稳。
    立忠诚步步前程稳,勉励勤和慎。劝君且耐心,缓缓相随顺,好消息到头端的准。
     
    这一组曲 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倚帏屏静中心自省”、“立忠诚步步前程稳”,皆是首尾相接,把四首曲有机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鱼贯清流、痛快顺畅之感。                                                                                                                                                                                                     
   (10)同句头体
同句头体的特点是:散曲相关联系列作品中,均以相同句子开头。
刘庭信  [双调 折桂令] 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曼脸脑儿乜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揉眵,意迟迟揉腮揽耳,呆答孩闭藏舌。隋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得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刘庭信共作同题曲十二首,这三首是组曲中的第二、三、四首。组曲中只有第一首以“想离别怎挨今宵”开篇,其他各首的开头第一句均是“想人生最苦离别”。咏唱离别之苦是整个组曲的主旨。此三首中前一首描写了离别时依依难舍的情景;第二首描写少妇的心理活动;第三首写分别后女子寂寞艰苦的生活和凄凉苦闷的心情。同头句反复吟诵“想人生最苦离别”即说明组曲的内在联系,又增加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无名氏 [商调 梧叶儿]:
天边月,月正圆,掘地去寻天。有无有,颠倒颠,妙玄玄,正道须当要口传。
天边月,月上弦,卯酉不虚传。八两汞,八两铅,一斤全,照破了三千及大千。
    天边月,月应弓,真道妙无穷。龙擒龙,虎擒龙,两相逢,结一朵金花弄风。
    天边月,月正南,前后各三三。离是女,坎是男,妙玄谈,不说破教人家怎参?
    天边月,月应炉,铅汞鼎中居。金凭火,炼就珠,一葫芦,三百八十四铢。
这是一首悟道炼丹的曲子,每首曲均以“天边月”开头,“月正圆”、“月上弦”“月正南”等,说明每首时间均不一样,但都与“道”和“丹”有关,却均在夜晚,巧妙地赢造了一种仙道气氛。
  (11)同句尾体
   同句尾体的特点是:散曲相关联系列作品中,均以相同句结尾。
    贯云石【双调 水仙子】田家:
    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直吃的老瓦盆干。
    满林红叶乱翩翩,醉尽秋霜锦树残,苍苔静拂题诗看。酒微温石鼎寒,瓦杯深洗尽愁烦。衣宽解,事不关,直吃的老瓦盆干。
    田翁无梦到长安,婢织奴耕尽我闲,蚕收稻熟今秋办。可无饥不受寒,乐丰年畅饮开颜。唤稚子ド新酿,靠篷窗对客弹,直吃的老瓦盆干。
    布袍草履耐风寒,茅舍疏斋三两间,荣华富贵皆虚幻。觑功名如等闲,任逍遥绿水青山。寻几个知心伴,酿村醪饮数碗,直吃的老瓦盆干。
田家曲描写田家四季清闲避世生活情景,每句结尾都以“直吃的老瓦盆干”作结,给人以浑然一体、百论而一的感觉。
(12)象声象意体
    象声象意体的特点是:散曲应用大量象声象意词,极具形象的描写当时、当事、当景的境界,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之感。
   
    周文质《正宫 叨叨令》悲秋:
叮叮噹噹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留淅零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剌落。睡不着也末哥,睡不着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
我们把散曲换一种书写形式,其特点便一目了然:
叮叮噹噹-铁马儿-乞留玎琅-闹,
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
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零-哨,
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
睡不着也末哥,睡不自也末哥,
孤孤另另-单枕上-迷彪模登-靠。
曲中: 铁马儿:即檐马,悬在屋檐下的铁片。乞留玎琅:风铃摇动发出的声音。促织儿:蟋蟀。依柔依然:蟋蟀的叫声。淅零淅零:点滴的细雨声。失流疏刺:梧桐叶凋落的声音。迷彪模登:迷迷糊糊、疲乏困倦的样子。
此曲共七句,一共用了10组象声象意词(黑体字),用双声叠字状物,象声词传声,象意动词、形容词传神, 纵横铺叙,构思奇巧,把个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悲秋景象跃然纸上。
   王庭秀 套曲《中吕 粉蝶儿》 怨别:
   【尧民歌】 呀!愁的是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洒芭蕉。则见那梧叶儿滴溜溜飘悠悠荡荡纷纷扬扬下溪桥。见一个宿鸟儿忒楞楞腾出出律律忽忽闪闪串过花梢。不觉的泪珠儿浸,淋淋漉漉扑扑簌簌揾湿鲛绡。今宵,今宵睡不着,辗转伤怀抱。
曲中: 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
      梧叶儿-滴溜溜飘-悠悠荡荡-纷纷扬扬;
      宿鸟儿-忒楞楞腾-出出律律-忽忽闪闪;
      泪珠儿-淋淋漉漉-扑扑簌簌。
用了11组象声象意词,描写雨声儿、梧叶儿、宿鸟儿、泪珠儿,十分生动形象,深入衬托出别怨的伤悲心情。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湿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曲中:熬熬煎煎的-气,
          娇娇滴滴的-媚,
          昏昏沉沉的-睡,
          重重叠叠的-泪,
          凄凄惶惶的-寄。
用5组象声象意词来修饰一个名词(泪)、一个形容词(媚)、三个动词(气、睡、寄),入木三分的刻画出崔莺莺离别时的辛酸心情。  
无名氏 套曲【正宫 端正好】:
   【滚绣球】动羁怀的是淅零零暮雨晴,恼人肠的是日迟迟春昼暄,感离情的是娇滴滴弄喉舌啼莺语燕。舞飘飘乱纷纷柳絮飞绵,叹浮生的是草萋萋际碧天,绿茸茸柳带烟。流尽年光的是兀良响潺潺碧澄澄皱玻璃楚江如练,断送行人的是乞登登鞭羸马行色凄然。猛想起醉醺醺昨宵欢会知多少,陡恁的冷清清今日凄凉有万千,情默默无言。
这首曲描写秋宵雨夜一位怨妇听着秋声,辗转不寐。曲中用叠字及象声词颇多,生动而自然,例如:
淅零零-暮雨晴,
日迟迟-春昼暄,
娇滴滴-啼莺语燕。
舞飘飘-乱纷纷-柳絮飞绵,
草萋萋-际碧天,绿茸茸-柳带烟。
响潺潺-碧澄澄-楚江如练,
乞登登-鞭羸马行色凄然。
醉醺醺-昨宵欢会,冷清清-凄凉有万千。
曲中用了12组象声象意词,描写雨声、燕声、柳絮、江水、行色、欢会等情景,惟妙惟肖,生动形象。
   
象声象意词的大面积应用,是散曲的一大特色,在唐诗、宋词中
是少见的。宋词中只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开过先河:“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黄昏、点点滴滴”。但此词只用了四句9组叠词,在宋词中已属佼佼者。但散曲中大尺度应用象声象意词,却多有所见。
散曲中象声象意词组应用,具有叠字、叠词、象声象意的要素,是修辞艺术的综合应用,因而其抒情状物更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更易收到震撼的艺术效果。
(13)定句体
定句体的特点是:散曲曲牌中有固定的语句是不变的,不管谁填写任何内容,都必须出现的固定语句。[仙吕 一半儿];[正宫 汉东山]、[正宫 叨叨令]具是此例。
    关汉卿 [仙吕 一半儿]:
    碧沙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心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徐再思 [仙吕·一半儿] 病酒:
    昨霄中酒懒扶头,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问羞。病根由,一半儿因花一斗儿酒。
张可久[仙侣.一半儿] 野桥酬耿子春:
   
海堂香雨污吟袍,薛荔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放诗毫,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无名氏【仙吕 一半儿】
南楼昨夜雁声悲,良夜迢迢玉漏迟,花梧树底叶成堆。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
    [仙吕 一半儿] 五句五韵,末句要嵌入两个“一半儿”字样,结句“一半儿……一半儿……”是它的定格句。[仙吕 一半儿]曲牌其意鲜明,其势直爽,用“一半儿”是“这”、“一半儿”是“那”,来描述相关联事务的不同侧面,不仅鲜明活泼,又体现了辩证法中的两点论、两分法的哲学思想。
张可久【正宫 汉东山】:
(一)骑鲸沧海汲,高枕白云窝。人生梦南柯,睡觉来也未哥,积玉堆金待如何?田地阔,儿女多,惹争夺。
    (二)西村小过活,老子自婆娑。千家饭一钵,饱了人也未歌,紫绶金章闹呵呵。不如我,芳草坡,钓鱼蓑。
(三)香风瑞锦窠,凉月素银波。兰舟夜如何?晚凉也未哥,万顷湖光镜新磨。小玉娥,隔翠荷,采莲歌。
    (四)黄沙白橐驼,玉勒紫金珂。一簇小宫娥,送了他也未哥,马上琵琶为谁拨?到黑河,将奈何,泪痕多。
【正宫 汉东山】第四句末三字“也么哥”为定格句。定格句是不能变的,任何添此曲作品都必须如此。
邓玉宾[正宫·叨叨令]: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道理何人会?
周文質 [正宫·叨叨令]:
去年今日題詩處,佳人才子相逢處。世間多少傷心處,人面不知歸何處。望不見也末哥,望不見也末哥,綠窗空對花深處。
     无名氏 [正宫 叨叨令]:
黄尘 (一)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

        (二)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正宫 叨叨令]第五、第六句末三字也是“也么哥”,均为定格字。定格字是不能变的,任何作品都如此。
[正宫 汉东山]、[正宫 叨叨令]两个曲牌“也么哥”均为固定句。“也么哥”也有写作“也波哥”、“也未哥”的,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没有具体意义,相当于现代民歌的“呼喂咳吆”之类。散曲这种定句结构,使作品增加了许多幽默感、活泼感,为散曲表现力增加了亮点。
   
    (14)成语体
    成语体的特点是:散曲中用完整成语或成语典故作为句子,形成成语典故,以增加作品蕴量。
    刘庭信 [双调折桂令] 忆别:
人生最苦离别,想那厮胡做胡行,妆啉妆呆。殢风月似缘木求鱼,恋风花守株待兔,下风雹打草惊蛇。连理枝和根硬撅,并头莲带藕生撧。罢则罢一半儿拖拽,休则休一发宁贴。正是好不好恶不恶的姻缘,正撞着死不死活不活的时节。
曲中接连用“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打草惊蛇”三个成语。三个成语就是三个典故,因而加深了语句的内涵。
    贯云石 套曲【越调 斗鹌鹑】
   【尾】玉人别后空相忆,古犹今之视昔。暮雨楚台云,桃花洞天水。佳偶国色天香,冰肌玉骨。燕语莺吟,鸾歌凤舞,夜月春风,朝云暮雨。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曲中连用“国色天香“,“冰肌玉骨”,“燕语莺吟”,“鸾歌凤舞”,“朝云暮雨”,“叶落归秋”,几个成语或成语典故,极大地增加了语句的内容含量。在散曲中巧妙利用成语而且还要符合曲律,实属不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5)括诗体
括诗体的特点是:散曲将古诗按着散曲格律加以演绎,形成一首散曲。括诗体又称隐括体。
乔吉 【双调 沉醉东风】题扇头隐括古诗:
万树枯林冻折,千山高鸟飞绝。兔径迷,人踪灭,载梨云小舟一叶。蓑笠渔翁耐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
该散曲是将唐 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诗加以演绎,形成一小令,即保留原诗意,又可按散曲曲牌演唱,其优雅不减当年。
无名氏【大石调 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翠色。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分。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休烦恼,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敌人。
     此曲演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为历代送别诗之冠。散曲演绎之后,用“大石调”唱之,三叠反复,更依依难舍,催人泪下。
    如果变换一下书写形式,散曲演绎的感情效果更是一目了然:
渭城朝雨浥轻尘,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翠色。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分。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休烦恼,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敌人。
曲中反复用了三次“更洒遍客舍青青”, 反复用了两次“劝君更尽一杯酒”,反复用了三次“休烦恼”,这种排比句的处理更加剧了送别的惜念和酸楚,加之“大石调”的旋律多为惆怅情怀,其演唱的离别效果可想而知。
(16)夸张体
夸张体的特点是: 散曲用不现实的比喻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事物来描写现实事物,用恣意夸张的文学手法演绎作品效果。
张鸣善 【双调 水仙子】讥时:
    铺眉苦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
    曲中用:“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其中“五眼鸡”、 “两头蛇”、“ 三脚猫”是不存在的动物,即使存在也是病怪丑陋的劣货。作者用这三组夸张的比喻,揭露了元朝当政者卑劣腐朽的面目,揭露世风的龌龊败坏。语言犀利泼辣,比喻夸张极具特色,揭露尖刻有力。这是元散曲中一支妙语连珠的著名作品。首尾两组工整的对仗,尤见精彩。
无名氏 [商调 梧叶儿] 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 南庄上马变牛, 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茄子大如斗。
     无名氏 【正宫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素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无名氏 [商调 梧叶儿] 嘲贪汉:
一粒米针穿着吃, 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 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 都做充饥画饼。
无名氏的三首曲的夸张手法更是明白了然,用“鸡生凤”,“马变牛”;“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一粒米针穿着吃, 一文钱剪截充”等等,极具夸张的语言讽刺说谎人、贪小利者、贪汉,极形象生动 ,构思独到,想象超人。更重要的是,作品通篇都在夸张,大开大阖,无拘无束,泼辣之至,这在唐诗、宋词中是极少见的。
   (17)俗颜体
    俗颜体的特点是:散曲以民间谚语、地方俗语、歇后语等为主要语言素材写成的散曲。
    杜仁杰 套曲【般涉调 耍孩儿】喻情:
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厌厌挂体。鬼相扑不曾使甚养家钱,鬼厮赴刁蹬的心灰。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司狱司蹬弩劳神力,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哨遍】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失群孤雁往南飞,比目鱼永不分离。王屠倒脏牵肠肚,毛宝心毒不放龟。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柍势,把我做扑灯蛾相戏,掠水燕双飞。
    【五煞】腊月里桑采甚的,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木猫儿守窟瞧他甚,泥狗儿看家守甚黑。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
    【四】唐三藏立墓铭空费了碑,闲槽枋里躲酒无巴避。悲田院里下象无钱递,左右司蒸糕省做媒。蓼儿洼里太庙干不济,在曲江边担土,闲话儿把咱支持。
    【三】泥捏的山不信是石,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镜台前照面你是你,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看山瞎汉不辨高低。
     【二】小蛮婆看染红担是非,张果老切鲙先施鲤。布博士踏鬼随机而变,囊大姐传神反了面皮。沙三烧肉牛心儿炙,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
     【一】秦始皇鞋无道履,绵带子拴腿无绳系。开花仙藏厭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唬得过谁。捣米胡支对,蜂窝儿呵欠,口口是虚脾。
     【尾】楮树下梯要摘梨,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谷地里瓜儿单单的记着你。
杜仁杰的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喻情》,写一女子失恋时的心态,其最大特点是它通篇都用歇后语和俗谚写成,煞是风趣。
歇后语成句,例如:
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
王屠倒脏---牵肠肚。
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柍势。
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
木猫儿守窟--瞧他甚。
泥狗儿看家--守甚黑。
泥捏的山--不信是石(实)。
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
镜台前照面---你是你。
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
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
看山瞎汉——不辨高低。
蓼儿洼里太庙---乾不济。
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
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
谷地里瓜儿---单单记着你。
俗谚成句,例如:
“不合鬼擘口、你鬼病厌厌、鬼相扑、鬼厮赴刁蹬”等等。
鬼,《辞源》说:“迷信称人死的灵魂为鬼。”但在广州人口语中,常常带有“鬼”字,却与人死的鬼无关。如“鬼口甘衰”、“鬼口甘烟韧”、“鬼口甘好彩”、“我唔鬼睬你”等等。这些“鬼”字都是民间口语中的“虚词”,是个加强语气的用词。但在杜仁杰的这套套曲中,[耍孩儿]一开头一连串儿的“鬼”词儿,每一句的“鬼”字都代表一个不同的意思:“鬼擘口”是信口开河不是真心;“鬼病恹恹”的“鬼病”说的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病;“鬼相扑”指发生了“肉体关系”;“鬼厮赴”有互相吓唬的意思。这些俗语风趣而亲昵地表达了一种指责,与下面的歇后语唠叨相得益彰。
用歇后语和俗喻等写成的散曲,真是别开生面,幽默滑稽,妙趣横生,这种散曲的戏剧化效果更是明显。
   (18)集名体
    集名体的特点是:散曲中汇集各种专有词语为散曲语句,用专有词语形成新的曲意。
集杂剧名
孙季昌  【正宫 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若是这《姻缘簿》上合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滚绣球] 常记的《曲江池》丽日晴,正对着春风《细柳营》。初相逢在《丽春园》遣兴,便和他谒浆的崔护(《崔护谒浆》)留情。曾和他在《万花堂》讲志诚(《志诚张主管》),《锦香亭》设誓盟,谁承望下场头半星儿不应。央及杀《调风月》燕燕莺莺,则被这西厢待月张君瑞(《西厢记》),送了《花月东墙》董秀英,盼杀君卿。
[倘秀才]《玩江楼》山围着画屏,见一只《采莲舟》斜弯在蓼汀。待和他《竹叶传情》诉咱闷萦。《并头莲》分做两下,《鸳鸯会》不完成,知他是怎生。
[滚绣球]付能的《潇湘夜雨》晴,早闪出《乌林皓月》明。正孤雁《汉宫秋》静,知他是甚情怀《月夜闻筝》。那时节理残妆对《玉镜台》,推烧香到《拜月亭》。则被这《梅香》紧将咱随定,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指望似多情双渐苏小(《苏小卿双渐贩茶船》),到做了薄幸《王魁负桂英》,撇得我冷冷清清。
[倘秀才]《金凤钗》斜簪在鬓影,《抱妆盒》寒侵倦整,想《踏雪寻梅》路怎行。弄黄昏《梅梢月》,香正满《酷寒亭》,伤情对景。         
[叨叨令]当日被《破连环》说啜得再成交颈,谁承望《错立身》的子弟无音信。闪得我似《离魂倩女》相思病,将一个《魔合罗》脸儿消磨尽。径不着也么哥,如今这《谎郎君》一个个传槽病。
[脱布衫]我便似《蓝桥驿》实志真诚。他便似《竹林寺》有影无形。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别离如《乐昌分镜》。
[小梁州]他便似《柳毅传书》往洞庭,《千里独行》,吹箫(《吹箫女》)伴侣冷清清。我待学《孟姜女》般真诚性,我则怕哭倒了长城。
[么]《京娘怨》杀成孤另,怨你个画眉(《张敞画眉》)的张敞杂情,揣着窃玉心,偷香性(《韩寿偷香》)。我则学《举案齐眉》,《贤孝牌》上立个清名。
[尾]《金钗剪烛》人初静,《彩扇题诗》句未成。《后庭花》歌残玉树声。《琵琶怨》凄凉不忍听,比题桥的相如(《相如题桥》)忒寡情,戏妻秋胡(《秋胡戏妻》)不老成。想则想关山远(《关山怨》)路程,恨则恨《衣锦还乡》不见影。则不如一纸刘公书(《托公书》)谨缄定,寄与你个《三负心》的敲才自思省。
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套曲,写少妇思念情人的情怀,并对有“窃玉心,偷香性”的“三负心”汉损骂遣责。可赞的是这组套曲是用戏剧剧名通篇串联写成,在全套曲共10组曲牌70句中,竟嵌入59个戏剧名。在书名号内的全是当时代的戏剧名称。
以套曲中的[滚绣球]为例:嵌入十个杂剧名,分别为杨显之《临江驿潇湘夜雨》、佚名《乌林皓月》、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郑光祖《崔怀宝月夜闻筝》、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郑光祖《梅香骗翰林风月》、佚名《红叶题情》、王实甫《苏小卿双渐贩茶船》、尚仲贤《王魁负桂英》。
嵌入杂剧名有三种类型:一是原戏剧名完整嵌入,如《柳毅传书》、《崔护揭浆》、《乌林皓月》、《红叶题情》等;二是戏剧名的主题词或简称,如“金凤钗”为《宋上皇御断金凤钗》、“错立身”为《宦门子弟错立身》、“千里独行”为《关云长千里独行》、“后庭花”为《包龙图智勘后庭花》等等;三是以戏剧人物或戏剧内容概括指引戏剧名,如“指望似多情双渐苏小”即指《苏小卿双渐贩茶船》、“则被这西厢待月张君瑞”即指《西厢记》、“便和他谒浆的崔护留情”即指《崔护谒浆》等等。
这首嵌入的杂剧名的散曲,令人赞叹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用戏剧名天衣无缝的演绎曲文,与全曲内容相谐相契,如水中盐,有味无痕;如云中月,相映流辉。
    集曲牌名
    王仲元 【中吕 粉蝶儿】集曲名题秋怨
    双雁儿声悲,景潇潇楚江秋意,胜阳关、刮地风吹。满庭芳梧桐树金蕉叶坠。庆东原金菊香滴滴金堆,那更醉西湖干荷叶失翠。
   【醉春风】我一半儿情感玉花秋一半儿忆王孙归塞北。我这应天长久不断怨别离,对秋风怨忆。忆,折倒的风流体铤赢,红衫儿宽褪,翠裙腰难系。
    【迎仙客】都不念奴娇望远行,忘了初相见在武陵溪骂玉郎有上梢没末,瘦削了柳丝玉芙蓉花面皮。这翠眉儿挛刺,捱这等相思会。
    【红绣鞋】上小楼凭阑人立,青山口上平西 。子听得乔木楂鹊踏枝叫声疾,莫不倘秀才馀音至?夜行船阮郎归,原来是牧羊关乌夜啼
【石榴花】常记得赏花时看花回上京马醉扶扫归来窗半月儿低,真个醉矣柳青娘虞美人扶只,困腾腾上马娇无力,步步娇弄影儿行迟。似凤鸾交配答双鸳鸯对,人都道端正好夫妻。
【斗鹌鹑】不误这万年欢娱,翻做了荆湘怨忆。把一个玉翼婵娟,闪在瑶台月底。想曩日逍遥乐事迷,今日呆古朵自悔。子落得初问口长吁,哭皇天泪滴。
【普天乐】空闲了愿成双鸳鸯儿被。搅筝琶断毁,碧玉箫尘迷。四块玉簪折,一锭银瓶坠。叹姻缘节节高天际,这淹证候越随煞愁的。想两相思病体,把红芍药枉吃,有圣药王难医。
【尾】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罗你可快活三不归,空教人立苍苔红绣鞋儿湿,可怕不恋上别的赚煞你。
这首“秋怨”套曲是一首闺怨曲,讲的是少妇在深秋时分对远去丈夫的深深思念,而且由“念”到“怨”。将丈夫的久出不归担心他在外面“快活”而乐不思蜀,并扬言自己也会报复:“可怕不恋上别的赚煞你!”由爱极而生出的娇嗔,使“秋怨”的题旨表现得更为缠绵悱恻。
原套八支曲,其显著特色是如题所称的“集曲名”,即每一句中都含着曲牌的名称,是用曲牌写成的散曲。原套八曲嵌用曲牌名达73个(下划线者),且有融会贯通之妙。
曲牌中大多是用原名,也有的是用简称或同音,如《归来》指《归来乐》,诸宫调曲牌名。《醉矣》指《醉也摩挲》。《凤鸾》指《凤鸾吟》,诸宫调曲牌名。《玉翼婵》曲牌正名为《玉翼蝉》。《鸳鸯》指《双鸳鸯》或《鸳鸯煞》。《也罗》指《也不罗》等等。集曲牌名巧妙的应用曲牌的字面意,而形成曲句意,贴切而流畅,充满风趣。
王仲元 套曲[中吕  粉蝶儿] 集曲名题情
    金盏儿里倦饮香醪,盼到那赏花时甚实曾欢笑,别人都喜春来唯我心焦。出得那庆东园离亭宴,暗伤怀抱。贪看那喜游蜂蝶恋花梢,想起贺新郎不知消耗。
    【醉春风】何日愿成双,几时能够端正好?只除是忆王孙小桃红,怎消得这恼,恼,恼。直吃得沉醉东风武陵溪畔,后庭花落。
    【迎仙客】樱桃般点绛唇,杨柳般翠裙腰红绣鞋轻移莲步小,柳眉颦一半儿娇。端的有络丝娘的妖娆,似一朵红芍药
    【红绣鞋】上平西看看日落,念奴娇梦断魂劳。鹊踏枝黄昏里哨遍林梢,双雁儿呀呀叫。牧羊关外野猿号,怨别离难睡着。
     【石榴花】绿窗人去闷难煞,哭皇天和泪洒芭蕉。人月圆最好,愁杀我也凤友鸾交两相思真病难医疗,只除倘秀才赴蓝桥。
    【斗鹌鹑】想起那拨不断恩情,元和令下梢。上马娇郎君,看花回最好。归塞北恩情恨未消,呆古朵怎放脱了?石榴花裙儿,绵答絮睡着。
    【普天乐】卖花声,还惊觉。把一朵雪里梅,生扭的粉碎烟焦。骂玉郎,伤怀抱,几时捱得金鸡叫。凭阑人恨杀才敲,一枝花瘦了。穿窗月底,虞美人难熬。
【尾】醉扶归入画堂,轻移步步娇阮郎归一去无音耗,空踏遍台前寄生草
这也是一首写闺怨的曲,思妇念恋人不至,醉酒消愁套曲。8组曲子用了51个曲牌,同前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集曲牌名制曲,是散曲的巧体之一。《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在论及巧体时写道:“唯是咏歌渐盛,工巧日增,诗家既开此一途,不可竟废。”(《回文类聚提要》)集曲牌名制曲是“咏歌渐盛”的产物和标志,读者不仅能从曲文的本身得到美感,还能鉴赏到形式奇巧上的艺术手法。
    集药名
孙叔顺 【中吕 粉蝶儿】:
   海马闲骑,则为瘦人参请他医治,背药包的刘寄奴跟随。一脚的陌门东,来到这干阁内,飞帘簌地。能医其乡妇沉疾,因此上,共宾郎结成欢会。
【醉春风】说远志莲心,靠肌酥偎玉体,食膏粱五味卧重裀,阳起是你,你。受用他笑吐丁香、软柔钟乳,到有些五灵之气。
【迎仙客】行过芍药圃、菊花篱,沉香亭色情何太急!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待黄昏不想当归,尚有百部徘徊意。
【红绣鞋】半夏蛇床上同睡,芫花边似燕子双飞。则道洞房风月少人知,不想被红娘先蹴破。使君子受凌迟,便有他白头公难救你。
【耍孩儿】木贼合解到当官跪,刀笔吏焉能放你!便将白纸取招伏,选剥了裩布无衣。荜澄茄拷打得青皮肿,玄胡索拴缚得狗脊低,你便穿山甲应何济?议论得罪名管仲毕拨得文案无疑。
【三煞】他做官司的剖决明,告私情的能指实,监囚在里人心碎。一个旱莲腮空滴白凡泪,一个漏芦腿难禁苦仗笞。吊疼痛,添憔悴。问甚么干连你父子?可惜教带累他乌梅
【二煞】意浓甜有苦参,事多凶大戟,今日个身遭缧絏,犹道是心甘遂清廉家却有这糊突事,时罗姐难为官宜妻。浪荡子合当废,破故纸揩不了腥臭,寒水石洗不尽身肌。
【一煞】向雨余凉夜中,对天南星月底,说合成织女牵牛会。指望常山远水恩情久,不想这剪草除根巾帻低,那一个画不成青黛蛾眉。
    【尾】骂你个辱先灵的蒋太医,我看你乍回乡归故里!蔓荆子续断了通奸罪,则被那散杏子的康瘤儿笑杀你!
这首散曲讲述的是蒋太医骑马到东门外为人治病,却与一乡妇通奸,后事发东窗,官刑罚事。写太医事,全用中药名贯穿,贴切而风趣。全套曲9则,用了79味中药名(曲中有下划线者),上下联通,别具情趣。
   曲中的中药名大部分是用中药原名,如海马、人参、远志、莲心、五味、丁香、钟乳、芍药、菊花、沉香等;有的则是用谐音或变通音,如“陌门东”谐“麦门冬”、“干阁”谐“干葛”、“簌地”谐“熟地”、“乡妇”谐“香附”、“宾郎”谐“槟榔”、“酥偎”谐“蕤葳”、“膏梁”谐“高良(姜)”、“阳起是”谐“阳起石”,“五灵之”谐“五灵脂”、停立(葶苈子)、从容(肉苁蓉)、黄昏(王孙:黄芪之别名)、防风(谐“房风”)、白头公(翁)、“笔吏”谐“薜荔”、“取招”谐“曲糟”、“白纸”谐“白芷”、“裩布”谐“昆布”、李仁(谐里人)、苦仗(虎杖)、蠊清(谐“清廉”,蟑螂)、
禹余粮(谐“雨余凉”)、威灵仙(先灵)、回乡(茴香)等等。
药名文学是中药文化的体现,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或撰书对联,或吟诵诗词,百花齐放,大放异彩。他们多运用谐音、双关、拟人等修辞手法,构思巧妙,情趣别具,如辛弃疾的《满庭芳•静夜思》、冯梦龙的《桂枝儿》等。最擅长药名文学的,当推宋人陈亚。他写过一百多首药名诗,如“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及《赠祈雨僧》:“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粑”之类,皆脍炙人口,传颂一时。此散曲便是药名文学的又一光彩例证。
集名体作品要求有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语言配置能力。作者必须具备三种知识要素:一是通晓集名领域的透彻知识,例如戏剧领域、散曲曲牌领域、中草药领域,而且知识越丰富越全面越能驾轻就熟;二是要通晓集名体作品种类的格律体系要求,例如诗律、词律、曲律的格律要求特点,以便词语组合时能灵活驾驭;三是语言组合配置的文学修养深度。高度的文学修养,始能构思巧妙、信手拈来、天衣无缝、别具巧趣。
集名体作品写作时,作者须在集名领域的名称中,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选取恰当的集名名称,根据字面意义或名称的内容意义进行组句,把名称与格律与句意三者巧妙的结合起来。由于受到特定名称与格律要求的限制,在表达特定句意时,便要求作者有高度的融会贯通能力和技巧,这是一项文字语言的系统工程。
不能把集名体作品叫做“文字游戏”,这是一种修辞技巧,文学能力,概括与融会的驾驭,是一种文学艺术。当集名语句与文意行云流水、不露痕迹、水到渠成、巧妙双关,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令人感叹汉字语言的精妙奇伦。
这些集名体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令人赞赏,有时还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研究元杂剧的著作《元人杂剧序说》里,就曾引用孙季昌【正宫 端正好】集杂剧的散套,考证和佐证某些杂剧的形成和演出年代。日本人写的《宋元科技史》,也曾引用到孙叔顺【中吕 粉蝶儿】那套集药名散曲,考证中医药在元朝的应用和某种草药的应用年代。这些集名体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了史料价值。
(19)儿化体
儿化体的特点是:在散曲中大量应用“儿化”语,使语句柔软、稚嫩、亲切,有童谣感。
张鸣善 【中吕 普天乐】愁怀: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雨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曲中下划线者均为儿话语(下同)。曲中共11句,用了“雨儿飘,风儿扬”等5组儿话语。
刘庭信 【双调 折桂令】忆别:
   (一)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儿眼儿脸脑儿乜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二)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光》,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柔眵,意迟迟揉腮绝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该曲《忆别》第一首用了“别字儿”等9组儿话语。第二首用了“情儿分儿”等12组儿话语,且均用双语儿化并列。

无名氏 【正宫 塞鸿秋】:
影儿房儿灯儿照,枕儿床儿帏屏儿上靠,心儿思意儿人儿俏,不能够床儿被儿怀儿抱。怎生睚今宵,梦儿里添烦恼,几时睚得更儿月儿鸡儿叫。
该曲仅7句,竟用了“影儿、房儿、灯儿”等16组儿话语。
无名氏 【正宫 塞鸿秋】:
一对紫燕儿雕梁上肩相并,一对粉蝶儿花丛上偏相趁,一对鸳鸯儿水面上相交颈,一对儿虎猫儿绣凳上相偎定。觑了动人情,不由人心儿硬,冷清清偏俺合孤另。
该曲用了“紫燕儿”等4组儿话语,并组成一组4句排比、一组4句对仗句。
   儿化是汉语的一种组词方式,也是一种构词方式。在词根(一般为名词)后面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的拓展或者特定化。这组散曲中的儿化语应用,使曲句描写的事物,增添了更加亲昵、温和、喜爱、柔嫩的感情彩色,也更加口语化,从而增强了散曲的歌唱性和曲艺性特色。像这样大面积应用儿化语,在唐诗、宋词中是难得一见的。
(20)衬字体
衬字体的特点是:在散曲语句格律要求之外,自由添加若干词字,成为衬字。衬字是散曲独有的特点,应用广泛。如果大尺度应用衬字,则成一体。
关汉卿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颠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是散曲大衬字的典型曲例,其衬字之多、之密均为例首。据《北词广正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一枝花】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9句6韵48字。
【梁州】七七、七、四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二二、七五、七四。18句13韵99字。
【隔尾】七七、七二二七。6句6韵32字。
【尾】七七、七二二七。6句6韵32字。
据《北词广正谱》,【尾声】多有增句,有三字句、四字句,多为双数对偶句,数量不限,不增句者反而少见。增句要在第二句之后,最末句之前。本【尾】为十六句,扣除定格6句,增句为10句,剔出增句,即可确定【尾】的最低衬字数量。全篇衬字统计结果见下表:
关汉卿【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衬字统计表
曲牌名
谱中律句字数
衬字字数
总字数
衬字所占比率﹪
一枝花
48
8
56
14.29
梁州
99
42
141
29.79
隔尾
32
46
78
58.97
  尾
32
44
76
57.89
  总计
211
140
351
39.89
   
关汉卿【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套曲衬字颇多,其中“隔尾”衬字比正句字多,为46:32,为1.44倍,占全句的58.97%;“尾” 衬字与正句字比,为44:32,为1.38倍,占全句的57.89%。全曲351个字,衬字140,衬字高达39.89﹪,近百分四十。这是【尾】剔出增句,假如中间“七二二”三句均无衬字情况下的最低衬字数,而实际上衬字比这个数字还要高。
散曲中衬字比起唐诗、宋词来,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衬字小令较少,套曲较多,戏曲里的套曲更多。由于散曲中有可加衬字规则,使散曲本来体例上已有叠加、组合特色,便又增加了一层自由度,这就使散曲的表现力增加了新的空间,更能使散曲实现曲艺化、戏剧化效果。这种体例逐渐宽松的组织,正是唐诗、宋词、元曲“诗体”演化过程,客观而合乎逻辑的自然现象。
    (21) 对比体
对比体的特点是:散曲以对立的事物内容贯穿全曲,在鲜明的对照中感叹结局。
为了更明了对比内容特点,改变一下书写形式:
汤式 【双调 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张养浩 【双调 雁儿落兼得胜令】: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过)
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
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汤式【双调 天香引】西湖感旧,用对比手法写战争给西湖带来的创伤;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写做官的艰辛与险恶对比隐退的恬然舒适。由于两首均用大对比写法,在强烈的反差中实现震撼和反思,达到了增强感染力的效果。

   (22)排比体
排比体的特点是:散曲中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加强语势、增强冲击力的效果。
为了一目了然,改变书写形式如下:
无名氏【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
一个青鸦鸦门栽五柳,
一个虚飘飘海内云游。
一个翠巍巍深山隐迹,
一个响潺潺渭水垂钩。
都弃了金章紫绶,倒大来散诞消遥。(过)
一个未央宫钝剑锯了咽喉,
一个晋家宫分明五车休。
一个乌江岸饮气自挥了头,
一个大梁王彭越醢了尸首。
公侯,功名甚日休?枉了干生受。
该曲用了8组“一个”排比句。
无名氏【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
看看的相思病成,怕见的是八扇帏屏。
一扇儿双渐小卿,
一扇儿君瑞莺莺。
一扇儿越娘背灯,
一扇儿煮海张生。 (过)
一扇儿桃源仙子遇刘晨,
一扇儿崔怀宝逢着薛琼琼。
一扇儿谢天香改嫁柳耆卿,
一扇儿刘盼盼昧杀八官人。
哎!天公,天公,教他对对成,偏俺合孤另。
该曲也用了“一扇儿” 8组排比句。
下面的套曲由于篇幅太长,故又回到常规书写形式。
无名氏【中吕 粉蝶儿】:
男子当途,受皇恩稳食天禄,凭着济世才列郡分符。事君忠,于亲孝,下安黎庶。驷马高车,正清朝太平时世。
   【醉春风】娶一个鸳帐凤帏人,一个雾鬓云鬟女。退□时开宴后堂中,此心是足,足。一个吴越妖娆,一个幽燕佳丽,都有那可人情绪。
   【迎仙客】一个带玉钗,一个插犀梳,天然一双美艳姝。一个是晓莺啼,一个是雏凤语。一个生长在皇都,一个妾本钱塘住。
   【红绣鞋】一个看白草风吹北固,一个赏红莲烟水西湖。眼落处逢场取欢娱,向南来乘著画舸。投北去载着香车,同居深院宇。
   【石榴花】停头的和顺做妻夫,则要你休争竞,厮宾伏。两间罗幕碧纱厨,收拾着睡处,准备活路。樽前席上同完聚,醉时节左右相扶。宴阑时各自归房去,同欢庆不偏辜。
   【斗虾蟆】一个到月白三更,一个在清清如酒,金猊静烧画烛。权夜起披衣厮应付,怎肯教有共无。都做了惜玉怜香,尤云雨。
   【普天乐】共衾,同裀褥。轻偎柳腰,款衬胸酥。皆袅娜,情和睦。一个夜静罗帏山盟处,一个日三竿晓镜妆梳。一个引丫鬟使数,一个将梅香小玉,都罗绮金珠。
    【耍孩儿】桃腮杏脸娇人物,五百年姻缘眷属。一个入时颜色动京师,一个繁华南国娇姝。一个道杜鹃声里奴宅舍,一个道朝马尘中妾祖居,彼各夸乡故。一个道玩日华五云楼观,一个道看潮鸣八月江湖。
    【四煞】一个启樱唇香点匀,一个扫蛾眉翠黛舒,汉宫妆淡洒蔷薇露。一个红吊敦绣履十分瘦,一个锦幼袜钩四寸馀,同观觑。一个冠儿上剩铺广翠,一个头袖上多缀珍珠。
    【三煞】仙衣观剪裁绮罗,新制出一个绣援蓝衫子拖他绿。一个白罗帕兜映遮尘笠,一个乌云髻斜簪压鬓梳。一个赴筵会娇乘翠辇,一个随人情稳坐肩舆。
【二煞】一个要白熟饼烂煮羊,一个要炊香粳喇纂鱼,同茶同饭同樽俎。醉来时枕遍黄金串,情极处亲偎白玉肤,相怜处。到夏里洒扫净凉亭水阁,到冬来安排着暖阁红炉。
   【一煞】一个休寻常看侍妾,一个莫等闲抛调奴,把凭似玉天仙手掌擎心肝般戏。一个演习那渐间言语呼郎婿,一个撇着些都下乡音唤丈夫,休相妒。你莫琴书上意懒,你休针线上清疏。
   【尾】一般儿难主张,两下里自暗忖。五花诰使不得人情与,看那一个娇羞做得主。
     这首无名氏【中吕 粉蝶儿】共13支曲子,竟用了41个“一个”的排比句。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以上几个例曲,无论写相思,写归隐,写艳情都收到了反复强调、回环辗转、加深印象的理想效果。
   (23)对仗体
    对仗体的特点是:散曲中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散曲中凡是字数相同的邻句,都多有对仗句。这种大面积对仗的应用,形成散曲的对仗体。
    散曲中对仗句表现形态,极其丰富多彩,现仅就句数特点以示例,不录全文。
    两句对相邻两句相互形成对仗。
    徐再思[黄钟 红锦袍]:
     钓桐江江上雪,
     泛桐江江上月。
     宋方壶[中吕 红绣鞋] 客况:
     雨潇潇一帘风劲,
     昏惨惨半点灯明。
     张可久《双调 折桂令》西陵送别: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鼎足对相邻三句相互形成对仗。
    张养浩 [中吕 普天乐] 辞参议还家:
    有青山劝酒,
      白云伴睡,
      明月催诗”。
汤式 [越调 天净沙]闲居杂兴:
   近山近水人家,
带烟带雨桑麻,
当役当差县衙。
    无名氏[中吕 普天乐]:
      天默默阴云匝匝,
      云匝匝西风飒飒,
      风飒飒寒雁呀呀
    马致远[双调 拨不断]: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四维对:相邻四句相互形成对仗。
    宋方壶[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闲居:
     广种邵平瓜,
     细焙玉川茶,
     遍插渊明柳,
     多栽潘令花
    周文质 [正宫 叨叨令] 四景:

    春寻芳竹坞花溪边醉,
    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
    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冬藏钩暖阁红炉前醉”。
    张养浩《正宫 塞鸿秋》:

    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
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
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
冬来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
隔句对,由二至数联构成,各组对应句相对。

   汪元亨[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归隐:
    频沽,有限杯中物;
    熟读,无穷架上书。
    张可久[仙吕 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
    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
    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弃职;
     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薛昂夫[正宫 塞鸿秋]: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汤式 [双调 天香引] 中秋戏题:
    去年旅邸中秋,樽俎荒凉,罢却秦讴;  
    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
    汤式[双调 蟾宫曲]:

    (一)碧桃春人在天台,高一簇花开,低一簇花开;
          翠阴阴竹护庭阶,疾一阵风筛,慢一阵风筛。
    (二)静巉巉,花影下,见一番月明,立一番月明;
          孤另另,枕儿上,听一点残更,捱一点残更。
    (三)和梦也,凭画阑,兜一只绣鞋,靸一只绣鞋;
          散心也,荡芳尘,立一会苍苔,步一会苍苔。
反复对, 一首中反复出现多组对组。
汤式 [双调 庆东原]京口夜泊: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周德清[正宫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马致远 [双调 夜行船] 百岁光阴:
看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
陶令白莲社;
和露摘黄花,
带霜烹紫蟹,
煮酒烧红叶。
通篇对,整首散曲全用对仗组成。
关汉卿[正宫 白鹤子]: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徐再思[越调 凭阑人] 江行:
鸥鹭江皋千万湾,鸡犬人家三四间;
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
查德卿[仙吕 寄生草] 感叹:
姜太公贱卖了硒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
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宁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
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吴西逸[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叹世: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人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对仗在唐诗宋词中已达到相当高度,到了元人散曲中,又被元人推到一个更新的境界。仅就对仗品类而言,凡近体诗有的对仗,散曲都有;近体诗没有的对仗,散曲也有;近体诗避忌的对仗,散曲也屡见不鲜。对仗在元人散曲里被全方位拓宽,甚至达到使人眼花缭乱的程度。
    前面所举例证是仅从句数角度,其多方位性还体现在,如多韵对、流水对、数目对、方位对、借义对、颜色对、地名对、地理对、人伦对、同字对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多品类、多风格、多形态的对仗,使散曲语言组合形成山花烂漫的一大特色。
对仗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在中国古代文辞中随处可见,尤以赋体更为彩熠。唐诗、宋词、元曲更继承和展现了这一传统,具有文辞对偶整齐、幽雅、艺术、内涵丰盈的共性,但又各有表现不同的个性。
唐诗中的近体诗对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其特点是文辞对偶、格律平仄对立。整齐划一,但拓展没有余地。宋词对仗较为多样化,从三言对到七言对、联句对、成组对、词后对、全词对均有表现。这是由词牌字数、种类的多样性决定的。但词牌的对仗则远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因其受词牌格律的制约。散曲的对仗又比宋词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宽松。其原因是,散曲体例最基本元素(小令)可以组合,可以扩展容量。另外可以有衬字,也为文辞组合提供了空间。但散曲的对仗也不像律诗和楹联那么严格,律诗和楹联的对仗要符合文辞对偶同时符合语音平仄规则。散曲的对仗除要符合文辞对偶外还必须符合曲牌格律的“曲调”要求,就是说律诗和楹联的对仗要符合语音规则,而散曲的对仗要符合“曲调”的音乐规则。即使是这样,散曲中的对仗也是山花烂漫、美不胜收、经常令人拍案叫绝。
三、声韵艺术
     散曲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声韵的运用上。在“韵”上做文章,使“韵”的处理多样性,是散曲的又一艺术特色。
      声韵组构特色:
     唐诗中的格律诗只能用平声韵;宋词有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换格三种格式,但平仄转换格在宋词中只是极少一部分,大部分是平韵格和仄韵格;在散曲中“单韵结构”、“双韵结构”、“复韵结构”等多形态声韵组构,则是相当普遍现象。
   (1)单韵结构:
    单韵结构的特点,是散曲由一种韵型组成,简单明了,特点突出。其组构类型是:
    1)平平型—曲均由平声韵构成,如[越调 凭阑人]、[黄钟 贺圣朝]等;
    2)仄仄型--曲均由仄声韵构成,如[大石调 念奴娇]等;
    3)去去型--曲均由去声韵构成,如[正宫 塞鸿秋]、[正宫 叨叨令]等;
   (2)双韵结构:
    双韵结构的特点,是散曲由两种韵型组成,有特殊要求。其组构类型是:
     1)平仄型---曲由平、仄两种声韵构成,如[双调 步步娇]、[越调 天净沙]等;
     2)平上型---曲由平、上两种声韵构成,如[中吕 醉高歌]等;
     3)平去型--曲由平、去两种声韵构成,如[越调 小桃红]、[仙吕 青哥儿]等;
     4)上去型--曲由上、去两种声韵构成,如[正宫 鹦鹉曲]等;
(3)复韵结构:
复韵结构的特点,是散曲由三种以上声韵组成,从而展现出了曲牌复杂的音乐特质。其组构类型是:
     1)平仄去型--曲由平、上、去三种声韵构成。
    刘秉忠【南吕 干荷叶】
    干荷,色苍,老柄风摇。减了清,越添。都因昨夜一场,寂寞在秋江
    其中有下划线者均为格律要求韵脚处,,要求为仄韵(上、去均可);,要求平韵;,要求必为去声韵。此例为平仄去组韵型。
     2)平仄上型----曲由平、仄、上三种声韵构成。
徐再思【中吕 阳春曲】春情
    桃花月淡胭脂,杨柳风微翡翠。玉人欹枕倚云,酒未,肠断紫箫
其中为仄韵,轻、屏、声为平韵,第四句必为上声韵。
此是平仄上组韵型。
    3)平上去型----曲由平、上、去三种声韵构成。
汤式【正宫 脱布衫】:
椒花颂万代歌,柏叶杯九酝葡。茵陈簇雕盘翠,金花插玳筵宫
曲中要求萄为平韵。第三句尾必为上声,第四句尾必为去声。此为平上去组韵型。
    4)平仄上去型--曲由平、仄、上、去四种声韵构成。
    赵显宏【黄钟 刮地风】别思
春日凝妆上翠,满目离。悔教夫婿觅封,蹙损眉。园林春,物华依。并枕双,几时能?团圆日是,相思病怎?都道我减了风
    曲中要求,必为平韵。而第五句,第八句必为去声韵。第六句为仄声。第九句必为上声。此为平、仄、上、去组韵型。
   (4)互代结构:
在散曲中还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韵的应用可以平上互代,即平声韵尾可用上声替代,上声韵尾可用平声替代。
张养浩【双调 庆宣和】:
大小清河诸锦波,华鹊山坡,牧童齐唱采莲歌。倒大来快,倒大来快
此曲四、五两句尾韵均应为上声韵,但谱规定可以用平声韵替代,此处用了平声。这是平代上类型。
陈草庵【中吕 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人,憔悴
此曲九、十一两句尾韵好、了均应为平声韵,但谱规定可以用上声韵替代,此处用了上声。这是上代平类型。
(5)间密结构
散曲用韵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韵密韵紧。相当多的曲牌差不多都是句句用韵,不管小令字数多还是字数少,几乎都有此特点。
白朴【越调 天净沙】:
云收雨过波,楼高水冷瓜,绿树阴垂画。纱厨藤,玉人罗扇轻
小令很短,五句5韵,句句为韵。
查德卿【越调 柳营曲】:
烟艇,雨蓑,渔翁醉醒江上。啼鸟关,流水潺,乐似富春。数声柔橹江,一钩香饵波。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流下蓼花
小令略长,十二句11韵,密集为韵。
   
    散曲的声韵组构特色是由散曲的戏曲化音乐特性决定的。散曲的用词遗字,不仅要考虑语言平仄规律,更要考虑曲牌旋律的音调要求,因此散曲的词语主要是服务于其音乐旋律的。音乐特征是七音阶或五音阶的高低长短组合,因而文字也必然要四声高低变化以适应或接近曲调的变化,这就是散曲多韵结构的原因。因为音乐的阶段性小节特别是终结,往往多有“拖腔”(或甩腔),因而散曲的结韵要求尤其严厉,以便配合“拖腔”而不破坏其音乐美。
韵脚的可以平上互代是由散曲曲牌的音乐功能允许的,因为此处韵脚多为“拖腔”,平声与上声尾音(上挑)均有开阔、嘹亮、扬直、气顺特性,均与音乐尾声相容,故可互代。平上互代是散曲一特殊功能,这在唐诗、宋词中是绝对不可以的。
    散曲的句韵密集特点也是由散曲的戏曲特性决定的。戏曲里往往有大段唱腔,或抒情或叙事,句句押韵的唱词,易于演唱,易于发挥,听起来更和谐。这正如京剧、曲艺、现代歌曲唱词一样,都有句韵密集的特点,是一样的道理。散曲的这一特点正是与其渊源戏曲特点相一致的。
散曲声韵组构的这些特点带来两种后果:一是选韵宽泛,有更充分的空间选词造语,这对于大段套曲尤有优势。二是作散曲比起做格律诗、填词将更加严格不易,因仄要分去上,有时平还要分阴阳,比较更多的束缚手脚。出现了“选字宽、用字难”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恰恰造就了散曲的个性化美。
     声韵应用特色:
     由于散曲声韵组构的这些特点,因而散曲在“韵”的应用上,出现了许多巧体,其巧之妙处,令人叹赏。
(1)虚字韵体
虚字韵体的特点是:散曲用虚字做韵。
    张鸣善 【中吕 普天乐】:
   (一)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月缺了中秋到,人去了何日来?   
(二)雨才收,花初谢。茶温凤髓,香冷鸡舌。半帘杨柳风,一枕梨花月。几度凝眸登台榭,望长安不见些些。知他是醒也醉,贫也富,有也无
    姚燧【中吕 普天乐】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塞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今宵醉,明朝去,宁奈些些!
    张鸣善曲中“也、也”(下划线者)均为韵脚字,两曲均连用了三个“也”字作为韵脚;姚燧曲也连用了两个“也”字作为韵脚。虚字作韵脚字,格律诗中不见,词中亦极少见,而曲中连用之,却别有风味。
(2)一字韵体
一字韵体的特点是:散曲通篇韵脚只用同一个字。此体又称“独木桥”体。
周文质【正宫 叨叨令】自叹:
(一)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歌,笑煞人也末哥,梦中又说人间梦。
(二)去年今日题诗处,佳人才子相逢处。世间多少伤心处,人面不知归何处。望不见也末哥,望不见也末哥,绿窗空对花深处。
(三)春寻芳竹坞花溪边醉,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冬藏钩暖阁红炉前醉。快活也末哥,快活也末哥,四时风月皆宜醉。
张养浩【正宫 塞鸿秋】:
   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冬天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春夏与秋冬,四季皆佳会,主人此意谁能会?
无名氏【正宫 塞鸿秋】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无名氏《双调·折桂令》: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时常迎人。精细的瞒人,本分的饶人。不识时人,枉自为人。
汤式【双调 天香引】戏赠赵心心:
   记相逢杨柳楼,仗托琴,挑动芳。咒誓铭心,疼热关心,害死甘心。他爱我被窝里受打骂耐禁持约的小心,我念他卧房中舍孤贫救苦难的慈心。但似铁球儿样在波心,休学漏船儿撑到江心。恁若是转关儿负我身心,我定是尖刀儿剜你亏心。
以上诸例中“梦”、“处”、“醉”、“会”、“月”、“人”、“心”皆是同一字韵,煞是有趣,且十分巧妙。一字韵体只能出现在单韵结构的曲牌中。
(3)双叠韵体
双叠韵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双字韵,韵脚处前字再叠一次;一种是同一韵字在别句中再重复一次。
王实甫【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张可久【商调 秦楼月】
   寻芳屦,出门便是西湖。西湖,旁花行到,旧题诗处。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催归,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上曲例中的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下曲例中的,皆是此种类型。
   (4)藏韵体
藏韵体的特点是:散曲通篇两字一韵,或四字二韵、六字三韵,
句中藏韵。韵均为同韵部字。此体又称“短柱体”。
    虞集 《双调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三顾茅,汉,日。深,长西,力。美乎周,悲。天,造,问,早
曲中“……”(下划线者为韵字)等为正韵;而句中“……赋”则为藏韵。正韵和藏韵均为《中原音韵》中“五鱼摸”韵部,曲共12句用韵25字。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越调 斗鹌鹑]:
【幺篇】我忽。原来是扑剌刺宿鸟飞,颤巍巍花梢弄,乱纷纷落红满
其中“忽”一句,六字三韵。为正韵;二字为藏韵,为《中原音韵》中“十五庚青”韵部。
    张可久[双调折桂令]湖上即事叠韵
     锦江一掬清,回,杨。俊,晴,退。赋远,泛中。檀,玉。诗,邂,醉
   
曲中句句藏韵,其中“ 头、愁首、鸥柳、洲……逅、缪后、留”等皆为韵字,尾字为正韵,余为藏韵。全曲13句,共用韵字28字 ,皆为《中原音韵》中“十六尤侯”韵部。
乔吉的【双调 折桂令】《拜林和靖双声叠韵》:
   ,渐,春。枫,蕉,柳。目寒参差母。再,捻,弹
全曲十一句,用26韵字:“至、时、士、祠、次、枝、事、儿,渍、脂,撕、纸,死、丝,涩、雌、鸶,翅、差、子、鹚,四、咨,此、髭,指、诗”。每句至少两韵,有的一句七字三韵。此曲用韵为《中原音韵》中“三支思”韵部。
曲之韵密,远超诗词,而此张可久、乔吉二曲藏韵,又超过诸曲,将曲韵特色发挥至极致峰巅。
(5)全韵体
全韵体的特点是:全曲皆用同一韵部的字写成,读起来字字押韵。
刘庭信 [双调 折桂令] 隐居:
   护吾庐绿树扶疏,竹坞独居,举目须臾,鹭宿芙渠,乌居古木,凫浴枯薄。夫与妇壶沽绿醑,主呼奴釜煮鲈鱼。俗物俱无,蔬辅锄蔬,书屋读书。
    全曲皆用《中原音韵》中“五鱼摸”韵部字写成。句句有韵,字字是韵,读起来口型同一,韵味十足。
黑老五【中吕 粉蝶儿】集中州韵:
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谩钝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醉春风】指是志诗书,友酬酒就举。盘桓欢玩拼欢娱,吟音饮足。足。己意微舒,答他佳趣,渐纤瞻录。
   【红绣鞋】才在怪歪崖捱步,磨过多过河渠,野赊斜隔这些疏。沉吟林阴阻,甘探淡淡儒,趁村门人问取。
   【石榴花】望湘江港上长芦,笼松拥洞横铺。视茨此是尔之居,小樵笑老夫。行岭登途,下凹凸狭压搓芽树,迈崖侧阶歪路。野接茄结隔斜铺,看关还滩但慢弯沽。
   【斗鹌鹑】毒雾睹古渡糊突,吾不如读书杜甫。小道道老稻樵枯,那华那华架橹,荡浆慌忙向穰荡宿。暗谈贪担担夫,偎碎萎翡翠宜图,岩崦渐濂纤淹
出。
   【十二月】小鸟鹊高巢梢噪呼,骑一骑急喜避崎岖。乌酥土枯湖古渡,岚惨淡庵勘堪图。看看晚残山慢阻,忙忙莽望穰荒伏。
   【尧民歌】呀,陇东哄贡冲松动猛风毒,自姿尔思此诗赋。蓝关暂俺暗参吾,那家他把夹芭居。抽首就踌躇,裁划该载孤,闷昏奔村门去。
    【耍孩儿】盘桓疃畔峦端路,见一个绕倒忉骚老夫。穿一领袖头露肘旧绸服,骑一匹便鞭扌扇蹇嫣驴。轻行停省惊睁目,迤<辶里>即迷失记途,多因是抹坡错过多过阻。虫蛩蜂丛猛动,禽吟林阴荫疏。
   【四煞】那厮儿拿瓜那塔要这老儿近身频问取,那厮儿故徒不顾都胡觑;那老儿欠谦廉俭粘拈絮,那厮儿奸亻孱还顽懒惮语。缠绵转见涎天暮,那厮儿始使兹之指视,这老儿既知喜己眉舒。
   【三煞】你望那草桥拗小道绕,青菱萍正径出。那里有雨余渠处淤墟土,艰难涧湾潺寒滩返岸残山晚,助苦楚雾模糊古墓枯芜毒虎伏。荒凉苍莽羊肠曲,黑泥壁颓摧废驿,杂下凹答撒沙湖。
   【二煞】感咱岚淡黯,近人云称逐。那里有帘纤渐堑粘签足,跌斜歇客歇遮尔舍,在拐挨槐窄矮屋。兀良望烘风松朦胧从东去,那槎牙夹芭巴他家打火,休忧愁扣柳邮有酒投壶。
   【煞尾】那厮儿本分蠢钝淳,这老儿别也扯柘苦。听称名姓叮咛诉,则向那聚旅无虞去处宿。
这首套曲通篇是用音韵写成,其特点是每一句都用同一韵部的字组句,每一曲牌都含有若干韵部。其题目是“集中州韵”,可见是用“中州韵”系在作曲。
在元朝后期产生了两部韵书,一部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问世于1324年;另一部是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简称《中州音韵》、《中州韵》、《音韵类编》、《北腔韵类》。该书成书年月不详,但1351年杨朝英在《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提及“燕山卓氏《北腔韵类》”,即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可见卓氏《中州音韵》要比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晚二十多年问世。学者研究认为卓氏《中州音韵》应是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基础上删削修订而成。
    两书的韵部体例相同,不同点是:一是字数各有增减,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有5866字,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删减了1700余字,但又增加了40余字,故卓氏《中州音韵》有4200余字。二是卓氏《中州音韵》平声分阴、阳、阴阳三类,阴阳类字可与阴字配亦可与阳字配。我们从《黑老五【中吕 粉蝶儿】集中州韵》曲中有跨韵部字组句者(如车遮与歌戈),可以推断是在运用阴阳类字组句,应是以卓氏《中州音韵》为据,也恰正和题目“集中州韵”。以此可再证明卓从之、黑老五应是元朝后期人。黑老五的这篇作品应在卓氏《中州音韵》问世之后。
黑老五【中吕 粉蝶儿】集中州韵曲的特点是:
一、套曲通篇用韵“呼、觑、芦、夫、父、物、湖、渡……苦、诉、宿”为《中州音韵》“五鱼摸”韵部。
二、套曲正文集《中州音韵》全部韵部,选字形成曲句,如:
   【粉蝶儿】从东陇风动松---集“一东钟”韵;
            听叮咛定睛睁---集“十五庚青”韵;
         望苍谩钝广黄---集“二江阳”韵;
         递知机携---集“四齐微”韵;
         便盘旋千转前---集“十先天”韵;
         看寒山晚关滩---集“八寒山”韵;
【醉春风】指是志诗---集“三支思”韵;
         友酬酒就---集“十六尤侯”韵;
         盘桓欢玩拼欢---集“九桓欢”韵;
         吟音饮---集“十七侵寻”韵;
         答他佳---集“十三佳麻”韵
         渐纤瞻---集“十九廉纤”韵;
【十二月】小鸟鹊高巢梢噪---集“十一萧豪”韵;
         乌酥土枯湖古---集“五鱼摸”韵;
         岚惨淡庵勘堪---集“十八监咸”韵;
【耍孩儿】多因是抹坡错过多过---集“十二歌戈”韵;
【二煞】近人云称---集“七真文”韵;
        跌斜歇客歇遮尔舍---集“十四车遮”韵;
        在拐挨槐窄矮---集“六皆来”韵;
    以上十九个韵部皆有集韵字,而在12个小令曲中,根据内容需要,这些集韵句是反复出现的,有的集句更是十分巧妙、风趣。
    黑老五【中吕 粉蝶儿】集中州韵曲共有802字。共用了卓氏《中州音韵》全部韵字的19.10﹪,即接近五分之一的韵字。
   
     以上的诸多事例展现了散曲在音韵方面的艺术特色,同唐诗、宋词比较,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加宽松、灵活、自由的处理方式,令人击掌叫绝。
集韵要比集戏曲名、药名、曲牌名更加不易。其原因,一是戏曲名、药名、曲牌名,往往都有字面意义可供使用,或者谐音、或者衍应内容加以发挥,选择度大;其次是除专有名词外,句中间尚可有其他词语串应,易于成句。但集韵体则没有这些“优惠”条件,句句用韵字且只能在同一韵部选字,限制得很死,要求的条件严格、苛刻,在种种束缚之中,写得浑然一体,没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是难以做到的。黑老五这首套曲【中吕粉蝶儿】通篇集韵,在元曲里实乃登峰之作。
三、音律艺术
    音律艺术是散曲极具个性的艺术特色。散曲的音律艺术是指,散曲以宫调与曲牌密不可分的音乐特质以及这些音乐特质的逻辑叠加,在散曲中的种种表现特性。
   (1)同宫调多旋律组接与叠加—-过曲与套曲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指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宫调从乐理上讲,是音阶律位高低的定量标示;从表达效果上讲,则是人类感情外化的音乐化展示。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声,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
元曲中一定的宫调则有一定的曲牌群属合。散曲的书写形式如[正宫 塞鸿秋]、[越调 天净沙]等等,都明确表示宫调与曲牌旋律的密不可分性,明确的表示了散曲的音乐属性。散曲的这种音乐属性,一方面可以独立的存在,如一首单独的小令;另一方面各种独立小令具有组接、叠加的功能,以扩展自己的音乐含量,为丰富情感提供条件,这是散曲的一个重要特色。其表现为:
    独立小令——是一种宫调下一种旋律的抒发,如:[商调 梧叶儿]。重头则是同一旋律的重复与再现。    带过曲——是一种宫调下两种或三种旋律的衔接组合抒发,具有音乐扩展功能,达到表达复杂感情的需要。如,[双调  楚天遥带清江引]、[中吕 快活三带朝天子]。    套曲——是一种宫调下三种以上旋律的衔接组合、叠加抒发,具有表达音乐感情更丰富、多层次、深内涵的舒展能力,如,[中吕 醉春风—醉高歌—喜春来—普天乐—卖花声煞];[双调 锦上花—清江引—碧玉箫—尾声]。
    (2)跨宫调多旋律组接与叠加——借宫犯调
     为了增加音乐感情的丰富性,在元曲中常用不同宫调多旋律组合与叠加的音乐手段,实现曲调的再创作。跨宫调多旋律组合与叠加
即指在某宫调套曲内借用另一宫调曲牌的联套方法,突破原曲牌音乐结构,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创作手法。北曲多称“借宫”,南曲多称“犯调”,戏曲较为常用。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草桥店梦莺莺》:
    (夫人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氏玉骢难系,恨不情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乍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中吕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上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般涉调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释程九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水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蔼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的这套套曲写的是《西厢》老夫人赖婚后,打发张生进京赶考长亭送别一折。此折分三个场景,去长亭—-亭别宴—-宴后离别。三个场景三种思绪。
    去长亭一段,崔莺莺触景生情,秋水长风,离别在即,所以用惆怅悲戚的正宫调《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曲子渲染当时的心情;亭别宴一段,大家都在场,崔莺莺欲言又止,欲吐不能,压抑而悲伤,所以用跌宕缠绵的中吕宫《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表达自己的心境;宴后离别一段,老夫人等均已离去,只剩下崔张和仆人,二人依依惜别,互吐心声,血泪交涕,所以又转换般涉调的《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尾》等曲调,回环悲转,痛断肝肠。  
    这种跨宫调多旋律组接与叠加——借宫犯调的应用,更多层次、深开拓的表现了崔莺莺的内心世界,演绎了崔张二人“泪随渡水急,愁逐野云飞”的离别场景。
     王实甫是元前期戏剧与散曲作家,其《西厢记》以亦产生在前期,可见“借宫”、“犯调”这种创作方法,在元前期元曲发展中已被成熟应用。
     ⑶ 多宫调多旋律音乐元素组接与叠加——集曲
“集曲”是散曲音乐构建的新手段、新形式。
所谓“集曲”,即截取若干曲牌中之某几乐句,集成新的曲牌,是为集曲。近代大曲家吴梅在其《顾曲麈谈》中道:“所谓集曲者,-------取一宫中数牌,各截数句而另立一新名是也。”它不同于么篇、重头、带过曲、套曲以及借宫、犯调等以完整曲牌进行组合,而仅选其曲牌旋律某句音乐元素以及该句相应要求的平仄句式,曲文自拟。集曲集句数量,并无限定,可据需要,可长可短,少则两曲片断,多则数十曲片断合成。用韵则限定为必同韵到底。
集曲源于宋词“犯调”,集同一宫调者称“犯本宫”,集不同宫调者,称“犯别宫”。 北曲没有集曲,南曲较为流行。
集曲的曲牌名称,常为所集各种曲牌名称的综合,例如:
〔山桃红〕一曲:
是由〔下山虎〕、〔小桃红〕二曲集成;
〔朱奴戴芙蓉〕一曲:
是由〔朱奴儿〕、〔玉芙蓉〕二曲集成;
〔五马江儿水〕一曲:
是由〔五供养〕、〔驻马听〕、〔江儿水〕三曲集成。
随着集曲不断发展,文人巧立名目、串联语意,多有情趣翻新的新曲名,如:
集〔解三醒〕、〔三学士〕、〔急三枪〕三曲,三三得九,故名〔九回肠〕。
集〔驻马听〕、〔滿庭芳〕、〔水仙子〕、〔醉扶归〕四曲,组合为〔驻马听歌醉扶归〕。
集〔白练序〕、〔升平乐〕、〔朝天子〕、〔解三醒〕、〔三学士〕、〔急三枪〕六支曲,前三曲名中内含“白乐天”(白居易)三字,后三曲名中,各有一个“三字”,三三为九,巧妙地命名为〔白乐天九歌〕。
   
集曲是有一定规则的,不是随便可以乱集的。(1)在宫调上,所集各曲必须是宫调相同或宫调不同,但音律是必须可以相衔接的曲句,否则乐调散乱而不成律。(2)在曲式上,集曲之首数句,必须是原曲的首数句;集曲的末数句,亦必须是原曲的末数句;集曲的中间各句,则较为灵活。
这种技术规范,是基于音乐自身逻辑的和谐性与完整性所规定的。不懂音律的人是无法做集曲的。
集曲和集句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集曲是从音乐意义上的考虑,是音乐元素的集合。集曲的结果是从原有的曲牌旋律中的构成要素,按着一定音乐规律构建的新曲,是一种新的音乐产品。
集句则是从已有的不同诗文、词文、曲文中选出句子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曲文,构成一首新散曲。集句是一种文学产品。
集句散曲始于元,兴于明,衰于清。集句散曲在元散曲中不多见,《全元散曲》只收录薛昂夫的一首【双调 湘妃怨】集句: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人间纵有伤心处,也不到刘伶坟上土,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
其集句出于唐陆龟蒙《和春夕酒醒》、金元好问《鹧鸪天》、唐李贺《将进酒》、宋苏轼《念奴娇》,但多有变形。
散曲集句比诗集句、词集句要难得多。诗集句多半是律句,律句集律句,选准即可,不出律。词的集句,多半是五、七言,也大多为律句,且受音乐制约少。唯独散曲集句除受格律制约外,还受曲牌音律的制约,两全其美者难,故散曲的集句往往只能满足文学要求,而多半要破坏其音律结构。补救的办法只能变形,而变形又会破坏原诗结构,这就是元散曲集句极少,而明散曲集句数量也有限的原因。
   (4)跨地域跨音律体系组合与叠加——南北合套
随着戏曲和散曲的发展,更广泛的音乐融合在元曲中出现,这就是元曲的南北合套。南北合套是指在一个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种体式,即在同一宫调内,可选取若干音律和谐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错使用,联成套曲。南北合套的艺术特征本质是跨地域跨音律体系的音乐元素的组合与叠加。例如:
杜仁杰【商调 集贤宾(北)】七夕
    暑才消大火即渐西,斗柄往坎宫移。一叶梧桐飘坠,万方秋意皆知。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集贤宾(南)】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凤鸾吟(北)】月色辉,夜将阑银汉低,斗穿针逞艳质。喜蛛儿奇,一丝丝往下垂,结罗成巧样势。酒斟着绿蚁,香焚着麝脐,引杯觞大家沉醉。樱桃妒水底红,葱指剖冰瓜脆,更胜似爱月夜眠迟。
   【斗双鸡(南)】金钗坠、金钗坠玳瑁整齐,蟠桃宴、蟠桃宴众仙聚会。彩衣、彩衣轻纱织翠,禁步摇绣带垂,但愿得同欢宴团圆到底。
   【节节高(北)】玉葱纤细,粉腮娇腻。争妍斗巧,笑声举,欢天喜地。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遥天外斗渐移,喜阴晴今宵七夕。
   【耍鲍老(南)】团圈笑令心尽喜,食品愈稀奇。新摘的葡萄紫,旋剥的鸡头美,珍珠般嫩实。欢坐间,夜凉人静已,笑声接青霄内。风淅淅,雨霏霏,露湿了弓鞋底。纱笼罩仕女随,灯影下人扶起,尚留恋懒心回。
   【四门子(北)】画堂深,寂寂重门闭,照金荷红蜡辉。斗柄又横,月色又西,醉乡中不知更漏迟。士庶每安,烽燧又息,愿吾皇万岁。
   【尾】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
再试举多例,仅列原文曲牌组合:
     荆干臣【黄钟 醉花阴】 闺情:
    【黄钟 醉花阴(北)】-【画眉序(南)】-【喜迁莺(北)】-【画眉序(南)】-【出队子(北)】-【神杖儿(南)】-【刮地风(北)】-【耍鲍老(南)】-【四门子(北)】-【闹樊楼(南)】-【古水仙子(北)】-【尾声(南)】
王实甫【南吕•四块玉】:
【南吕 四块玉(北)】-【金索挂梧桐(南)】-【骂玉郎(北)】-【东瓯令(南)】-【感皇恩(北)】-【针线箱(南)】-【采茶歌(北)】-【解三酲(南)】-【乌夜啼(北)】-【尾声(南)】
    沈和 【仙吕 赏花时】 潇湘八景 :
   仙吕 赏花时(北)】-【幺篇】-【排哥(南)】-【那吒令(北)】-【三叠排歌(南)】-【鹊踏枝(北)】-【桂枝香(南)】-【寄生草(北)】-【乐安神(南)】-【六幺序(北)】-【尾声(南)】
    范居中 【正官 金殿喜重重】秋思:
   【金殿喜重重(南)】-【赛鸿秋(北)】-【金殿喜重重(南)】-【货郎儿(北)】-【醉太平(北)】-【赚(南)】-【怕春归(北)】-【春归犯(南)】-【尾声(南)】
   
    贯云石【中吕 粉蝶儿】:
   【粉蝶儿(北)】-【好事近(南)】-【石榴花(北)】-【料峭东风(南)】-【斗鹌鹑(北)】-【扑灯蛾(南)】-【上小楼(北)】-【扑灯蛾(南)】-【尾声】                                                                                                                                                                                                                          
     汤式【正宫 塞鸿秋】:    【正宫 塞鸿秋(北)】-【普天乐(南)】-【脱布衫带小梁州(北)】-【幺篇】-【雁过声(南)】-【醉太平(北)】-【倾杯序(南)】-【货郎儿(北)】-【幺篇】-【小桃红(南)】-【伴读书(北)】-【笑和尚(北)】-【尾声(南)】     张氏【南吕•青衲袄】偷期:
     【南吕•青衲袄(南)】、【骂玉郎(北)】、【大迓鼓(南)】、【感皇恩(北)】、【东瓯令(南)】、【采茶歌(北)】、【赚(南)】、【乌夜啼(北)】、【节节高(南)】、【鹌鹑儿(北)】、【尾声(南)】
     无名氏【正宫•汲沙尾】四景:

     【正宫  汲沙尾(南)】-【脱布衫带小梁州(北)】-【渔家傲(南)】-【醉太平(北)】-【普天乐(南)】-【伴读书(北)】-【笑和尚(北)】-【馀音(南)】
    南北合套是按音乐逻辑结构将北曲和南曲组成在一个套曲里,形成具有南北风格融合的新唱段。
   南曲是宋元时南方(长江以南,以温州、永嘉为中心)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用韵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准,有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行云似水,多以箫笛伴奏;北曲是宋元时期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多吸收金元兄弟民族音乐综合发展而成。用韵以中州韵为准,无入声。音乐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亦有高亢挺拔之音,以弹拨、吹奏乐器伴奏。北曲和南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音乐体系特点。南北合套实质是地域音乐与风格音乐的组合与融合,创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一首套曲里,用不同音律风格的曲调相间演唱,其新鲜程度可想而知,这在戏剧里尤有其特殊的塑造功能。
从以上诸曲例看出,南北合套的表现形式有四种类型:
1、北起北收——套曲由北曲开头,北曲收尾;
2、北起南收——套曲由北曲开头,南曲收尾;
3、南起南收——套曲由南曲开头,南曲收尾;
4、南起北收——套曲由南曲开头,北曲收尾。
南北合套也是不能随意“乱套”的,也同样具有相应的规范要求:1)构成合套中的南曲与北曲必须同一宫调(即同一调高),每个套曲又多以两个调式为主,如〔粉蝶儿〕合套以徵调式、角调式为主;〔醉花阴〕合套又以宫调式、羽调式为主。2)合套中基本上是北曲与南曲交替出现,但也有两个北曲或两个南曲同时接连出现,并可以有带过曲进入组合。3)在所有南北合套中,北曲始终占主要部分。4)合套中的北曲与南曲均为完整的曲牌组合,与集曲不同。5)南北合套通篇须同韵到底。
    根据如上资料,可知:
一、南北合套曲式作品从元初到元末,始终有作品问世,从由金入元的杜仁杰,元初的荆干臣,元中期的沈和、范居中,到中后期的贯云石,到元末由元入明的汤式,均有南北合套作品出现,南北合套曲式作品创作贯穿了元朝元曲发展整个过程。
二、南北合套作品从作者结构看,有官吏作家荆干臣,有才会作家王实甫,有少数民族作家贯云石,有歌伎作家张氏,有无名氏作家等等,各个阶层均有作品,说明南北合套曲式具有广泛社会偏爱和应用。
三、南北合套曲式在元初已有成熟作品,说明在蒙古未入驻中原以前的金和南宋对峙时期,随着戏剧金院本和宋戏曲的发展,南北戏曲音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扩散就已存在。金代中叶金章宗时期(1190—1208)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代表了金时代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其就是十几种宫调的大组合大串联,显然这都影响着后来的跨宫调跨音乐体系组合的南北合套曲式的发展,所以元朝初期能产生南北合套曲式作品也是顺理成章。
四、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实现全国一统。“一统”为南北艺术交流增加了便捷和通畅扩散的新因素,也为南北合套曲式发展提供了新因素,但“一统”绝不是南北合套曲式发展的前提因素。戏曲和散曲这种艺术与文学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具有渐进性和相互渗透性,不会因政治因素的突变而突变。
    五、南北合套形式扩大了和丰富了元曲的表现能力,进一步彰显了元曲的传播个性。南北曲调交互使用的新形式,使人耳目一新,促进了南北地区间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扩大了曲调的来源和容量,丰富了曲的表现功能,对于曲的自身发展是一重要贡献。从戏曲角度,色彩缤纷的南北合套不仅促进了戏曲中曲牌联套体音乐的发展,也为艺术家突出人物性格、强化戏剧冲突、增加戏曲感染力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是戏曲音乐和散曲音乐性的重要突破。
                       
                     总结
   
    一、元曲从唐诗、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唐诗、宋词的文学精华以及唐、宋乐曲的音乐精髓,特别是在宋、金、元戏曲的发展中,元散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质。元散曲和元戏剧在相互促进和借鉴中,形成了元朝独特的文化形态而载入史册。
    在剖析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所收录的4310首(套)散曲作品中,可以看出元散曲的艺术特色在多方位都有充分展现,特别是在体例艺术、语意艺术、声韵艺术、音律艺术四个方面,较唐诗、宋词具有更张扬更深刻的表现。文章共总结出四个方面、40种表现形式、并用254首例曲予以说明佐证。具体见下表:
         元散曲艺术特色及表现形式统计表
  艺术特性
表现形式(种)
例曲数量(首)
  体例艺术
     3
    4
  语意艺术
    23
  185
  声韵艺术
    10
   37
  音律艺术
     4
   28
    合计
    40
  254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体例艺术、语意艺术、声韵艺术、音律艺术四个方面中,语意艺术、声韵艺术的表现最为突出,例曲也最为丰富。这两项都是语言语音领域,说明元散曲在语言文字上的特征具有更加个性化的展现。
二、元散曲(以及戏剧中的唱曲)具有密不可分的音乐属性与文学属性两种特质,这是比唐诗、宋词更具有跨领域的融解内涵。因而在体例艺术、语意艺术、声韵艺术、音律艺术四个方面有更加独特的体现。
    1)体例艺术:元曲在文学属性的体例构建上,表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唐诗体例上多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其文学扩展只能是重复延展。宋词的文学扩展是在一千多个词牌中单项选取容量,无体例叠加功能。而元北曲虽只有三百多个曲牌,但具有同宫调、跨宫调的组合和叠加功能,衍射出小令、带过曲、套曲形式,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元散曲的表现力和表现容量。这是诗体表现量的进步和合乎诗体自身逻辑的发展。
2)语意艺术:元曲在语意艺术上具有更丰富、更宽广的体现。唐诗的语言是以含蓄、清雅、隐杳为主;宋词语言是以清丽(婉约词)、豪直(豪放词)为主。唐诗、宋词继承了儒家文化正统肃谨的氛围,形成了肃雅高远的文学境界。而元散曲的语言囊括了唐诗、宋词语言的全部精华,又有其更加演绎、夸张、张扬的个性特点,同时又有其丰富多彩的创造与发挥。特别是受戏曲、民俗文化的影响,宽阔的开拓了语言的表现力。诸如在语言组合、数字应用、集名嵌字、翻新巧体、俚俗俏风等等,极尽的表现了散曲的语言个性。
    3)声韵艺术:声韵艺术是散曲的另一项重要特点。韵律是诗体语音和谐的重要手段。唐诗的格律诗只能押平韵,仄声只是诗句里调解平仄的功能。宋词则有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错韵格,仄声已上升到韵脚的高度,拓宽了仄声的功能。但元曲具有平韵、仄韵、平仄相间韵体的全部体现外,更有特点的是把韵部和韵字不仅仅作为韵脚而使用,还把韵部和韵字专门组成散曲诗句以表现幽默、浪漫和更戏剧化的语句。这不仅拓宽了韵字的使用范围和价值,更体现了散曲的文学艺术风采,同时也体现了元文人更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4)音律艺术:元散曲是音乐属性与文学属性相统一的诗体,音律艺术则是散曲音乐属性的重要体现。唐诗是可以“唱”的,但唐诗并没有在一个固定的音乐框架下而存在,而是以幽隐、涵蕴、杳遥的文学价值存在一个时代中。宋词则具有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相同一的功能,每个词牌具有特定的旋律。但宋词只标词牌不标宫调,只有单音素的表白,而且宋词的中后期更多的是向文学功能演化。唯有散曲表现着自己强烈的音乐属性,凡散曲出现,都要标明宫调与曲牌双音素(例如[越调 小桃红]、[双调 步步娇]等)。宫调表明旋律主音在音阶梯程的位置,曲牌则标明旋律的唱腔个性。每一首散曲都具有可唱性和可读性的双重品格。散曲这种特性是缘于其与戏曲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缔成的。
三、元散曲的艺术个性的形成,有中华文化传统的因素,也有时代社会的因素。
其一是,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这种历史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实现的。不管历史是怎样的在不断的改朝换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民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发展从未因改朝换代而改变其本质特性,只是一代代的在继承、在发展。文学形态的演变亦是如此,一代代在继承,一代代在增添新的内容。元散曲亦是在韵文领域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一脉相承的按文艺逻辑产生和发展。韵文体制的每一次发展都打上了时代烙印和表现了自身个性。这是历史因素的影响。  
其二是,蒙元社会是游牧民族在农耕社会的中原进而全国建立的政权。蒙元社会远没有像汉人政权那样奉儒家思想为膜拜,意识形态的松动甚至是宽松给文化的发展减少了束缚和禁区,致使元文化有了更自由的旋转空间,元文人笔下可以少拘束的笔走龙蛇,这就是为什么元散曲会有那末多的泼辣、大胆、直白、创新、甚至是放纵的作品面世的社会因素。
其三是,游牧民族的蒙元文化是在辽阔草原上诞生和培养出来的,天高草远,一望无际,奔马白云,这一切造就了游牧文化的豪旷、奔放、热烈、无拘无束的风格。当蒙元文化入驻中原农耕丝竹文化时,自然对农耕丝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带进一股奔马之风。反映在元杂剧和元散曲的风格上就带进了豪逸、率直、热辣的因素。这是元散曲较唐诗、宋词形成新个性的文化因素。
其四是,蒙元统治者是尚武民族,鞭马立国,并不遵循儒家统治规则,多年不开科举,人分四等,断送读书人仕途之路,使大批读书人百无出路之时,或转而隐居流浪山水,或转入戏剧勾栏,在压抑中咬文啃字,抒发胸臆。文人的勾栏化,在客观上提高了戏剧创作水平、在散曲上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浪漫化。这是元散曲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政策因素。
元散曲同其他诗体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在上层建筑的反映,都会深深打上时代烙印。元散曲艺术在那个特殊的朝代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个性和艺术个性,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代之文学”之元曲,便风猎猎的立于中华文化之林而载入文学史册。                                                                                                               
2013年8月

发表于 2015-2-2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好好学习,尝试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好好学习,尝试写作

点评

问好林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林丽影 发表于 2015-2-2 22:19
收藏起来,好好学习,尝试写作

问好林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7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贵宾

赣鄱吟风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471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慢慢认真学习!

点评

谢谢来访。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3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昌浪散人 发表于 2015-2-3 09:05
好资料,慢慢认真学习!

谢谢来访。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林老师置顶,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20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