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50|回复: 331

一 意象: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象:
可见之象和想见之象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构成要素,而物象则是大千世界存在之物。物象进入诗歌,作为含情之象,就成为诗歌意象。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嘉莹对“象”做了分类:

“其一是取象于自然界的物象, 其二是取象于人世间之事象,其三则是取象于假想中之喻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① 蒋寅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僧敲月下门”中的“敲”这一类无法用物象来指称的象,视为语象。

②木斋认为相对于王维“诗中有画”式的意象,苏轼诗歌多为比喻意象。

③ 笔者认为,无论是诗中名词性物象、事象,还是由词性转换而来的喻象,象的可见性和想见性,应是以上三类意象的主要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认为


意境创构有三种表现形态:


直观感相的模写,


活跃生命的传达,


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④ 此说不仅揭示了意境的三种存在层面,而且暗示了意象的三种形成方式:专注视觉的直观性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注:
① 叶嘉莹:《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② 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2页。  


③ 木斋:《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感觉的通感意象和灵境启示类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


“直观感相的模写”侧重视觉可见性层面,如“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玉壶”是脱离特定时空,如画般鲜明的具体物象,可视为可见性意象。


“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池塘生春草”这类看似有句无篇,具有动态效果的诗句,应属“活跃生命的传达”这类意象,侧重想见性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性意象是脱离特定时空中的静态平面之象,这类词性活用(名词动用,拟人用法)以达传神之态的意象,成为只存在于特定时空的动态立体之象。刹那时空的介入成为这类意象的特点,其重心在于对特定时空物情物态的强调。相对于可见性意象的平面静态性,综合立体性和动态性成为这类意象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诗歌中的比喻性意象,笔者认为属于“最高灵境的启示”类意象,也应为想见性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苏轼《江上值雪》: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诗中虽有“青山”、“少年”,但诗既非说“青山”,亦非说“少年”,而是说夜雪青山一夕之隔,犹如少年入老换颜之速,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二者的贴切生动构成诗歌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诗歌意象也有很多不是具体可见物象,因此,从视觉层面讲,苏诗意象多半以想见为特征,因为重新组合诗歌中所言之物象的过程,即审美想象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意象的可见性与想见性,只是就诗歌意象构成的视觉层面来讲的,涉及到诗歌审美特征,


因此


“隔”与“不隔”,依然有可见和想见之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词话》从境界言至“隔”与“不隔”:  即以一人一词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在《诗论》中认为:


“‘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面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模糊凌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现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朗认为:“‘隔’与‘不隔’的区别并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与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所用的语言能把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充分、完美地传达出来,并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池塘生春草’,就是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所用的语言不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也不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便是隔。”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照王国维、朱光潜和叶朗的说法,


鲜明生动的意象无疑是“不隔”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意象构成来讲,静态物象之所以如画之鲜明,就在于它无特定时空的自然可见性。但就想见之事象、景象、情象来说,特定时空情景遇合之象的动态性应是其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共象;“池塘生春草”、“春风又绿江南岸”则是殊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生”和“绿” 那无法画出的动态性,正在于特定时空“此一刻”所呈之景象。虽还是象,但象的平片性已不在,它是远离诗歌具体意象却又鲜明如画的想见之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


无论是意象与情趣的关系,还是意象与语言的关系,“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这里“都在目前”,有读来都在目前和想来都在目前两个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单纯物象者居多,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一片冰心在玉壶”,可感之物是“风”和“心”,以 可见之物 “剪刀”、“玉壶”写之,自然读来如在目前,且“剪刀”、“玉壶”并非特定时空的想见之物,均具穿越亘古时空的隽永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者大致有两类,

一类属于诗眼,意在“活跃生命的传达”,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类属于不同时空意象并置所形成的复合意象,意在“最高灵境的启示”,

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29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8174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类单纯自然物象之不隔,看似平易,但妙在物理相通,如春风之速于柳恰如剪刀,心之高洁恰如玉壶。“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生气全出,妙在特定时空——红杏枝头春来时,才会有此生气,特定时间才会出现特定景象是这类意象不隔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3-29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