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4

骈句的平仄

[复制链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17-12-2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骈句的平仄   
    骈句的平仄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
先看例句:
腾蛟/起凤,孟学士/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武库。
蛟-凤;士-宗,电-霜,军-库,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
蛟-电;凤-霜;士-军;宗-库,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是平仄相对。
宗-库,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璞玉浑金之质,高山流水之音。
-------,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
-山 -水 -音,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是平仄相对。领字不作要求。
质-音 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林中百鸟调莺唱,月下孤鸿带影飞。
-鸟-唱,下-鸿-飞,本句中相连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
-下,鸟-鸿,唱-飞,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是平仄相对。
唱-飞,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豪富石崇,邀客不空金谷盏;风流山简,驻军常醉习家池。
富-崇,客-空-盏,流-简,军-醉-池,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
富-流,崇-简,客-军,空-醉,盏-池,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是平仄相对。
盏-池,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当然也有例外,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骈句一开始并不是十分工整的,后来才逐渐变得精巧和工整。
缭绕/千山/之峰 飘颻/一野/之毯。(颻,念yáo)
本句:绕-山-峰,飖-野-毯(这里山-峰,野-毯没有平仄交替)
对句:绕-颻 ,山-野,峰-毯
句脚:峰-毯
云浮/虚表/而卧,玉在/净空/将归
本句:浮-表-卧,在-空-归
对句:浮-在,表-空,卧-归
句脚:卧-归
    六朝骈赋,其声调应用比仅区分平仄两类应用更加细腻与复杂,尤其是在两句之间的骈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六朝骈句在仄声调对仄声调时,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这种现象,在句脚字上,尤其多见。唐代律赋中,用仄韵时,亦常见句脚以不同声调的仄字来做骈对,并没有严格到凡仄字必以平声字相骈对。但是同声调不能骈对的观念早已形成,即上声不能对上声,只能对平、去、入声调。
请看例句:
山原/旷/盈视,川泽/纡/骇瞩。(纡,念yū)
本句:原-旷-视,泽-纡-瞩
对句:原-泽,旷-纡,视-瞩
句脚:视-嘱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视就是去声,瞩就是入神,这个骈句句脚上的字就是同是仄声,而是上、去
入方便寻求变化。
     平仄在同一节奏内的应用,有个内容需要补充一下:
     骈句绝大部分都是两字为一个节奏,也有三、四字为一节奏的情形,此时,同一节奏里的字的声调,若全用仄声调字,亦要争取上、去、入三声变化。极少有一个节奏内,用三、四仄声字都用一个声调的情况,如:“上、上、上”“去、去、去”“入、入、入”,如此声调,实在难读。用平声字时,同一吟诵节奏内,亦较少见三或四个平声字排在一起的情况。这些声调运用规律,骈句与诗句原理是相通的。
结论: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对于第4条,上面的例句没有分别列出,那是因为赋句中三字及其以上为一个节奏的本来就不多,就以上例句来看,也只有“孟学士”“王将军”“金谷盏”“习家池”共四个,而这四个节奏的平仄分别为“去入去”“平平平”“平上上”“入平平”,而像“王将军”这样的节奏,在赋文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极少见的,是特例,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归纳起来,无非是“韵同调,对求异”。即对诗赋而言,押韵字必须同声调,相骈对的字要求声调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无论诗与赋,用平声韵时,其相对的字要用仄声的。而仄声韵时,除了可以用平声字相对之外,还可以用仄声字中的其余两个声调的字去骈对。但就声韵原理而言,两句之间无疑是“凡平以仄对”或“凡仄以平对”读起来更加铿锵有力。所以,在我们今后的创作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这点。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无论放哪里都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

点评

谢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师!:coff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7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