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赋之法,重在铺陈。这个意思很明确,实际上就是罗列词汇,既而达到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铺陈理解为“堆砌词汇”,所谓的“铺陈”,一定要建立在合理的架构之上。也就是说,要在行文得法的前提下,而进行必要的罗列事物、罗列情感……
关于作赋,司马相如曾说:“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相如所言之“锦绣”,实质为具有文采的词汇。我们知道,汉语词汇层出不穷,词汇的品类样式繁多。一提到词汇分类,很多人就会自然就会想到: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代词、关联词等等。下面给大家谈一下词汇问题:
第一节:词汇新分类方法
从创作角度分析,笔者按词汇等级,提出五种词汇新分类方法,即:普通词、文雅词、通用词、生涩词、专业词。
什么是普通词?
每个人平时说话的词汇,都属于普通词。比如:我们、大街、走路、去吃饭、面谈等。
什么是文雅词?
文采上高于普通词汇,属于书面语或接近于书面语。表述上面列举的普通词,可以表述为:吾辈、街衢、行进、赴宴、磋商。
什么是通用词?
汉语里,既可以当作普通词汇,又可以当作书面语,这种词汇属于通用词。比如:宇宙、乾坤、君臣、诸侯、法度、权威等。
什么是生涩词?
就是指不常用,比较古涩、佶屈聱牙的词汇。这类词汇属于已经淘汰,或逐渐淘汰的词汇。古文里有些生涩词汇,目前已经废弃不用。比如《子虚赋》中的生涩词:
例1:蟃蜒(wàn yán):似狸而长的兽。
例2:媻(pán)姗勃窣(bèi sù):慢慢行走。
专业词:这种词比较好理解,就是指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特定用的词汇。
现代汉语专业词汇,比如:邮政、铁路、坦克、篮球、电话……
古代汉语专业词汇,比如:丞相、校尉、翰林、进士、秀才……
那么,为何要对汉语词汇做出上述分类呢?原因在于,我们在说话行文时,有时不注意语言环境而乱用词汇,从而影响表达效果。
词汇运用原则:
在创作诗赋时,尽量多用文雅词、通用词,少用或不用普通词、生涩词。专业词,则要根据时代做相应变通处理,比如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替代处理,以符合时代背景。
从辞赋审美鉴赏角度讲,词汇运用不得当,会给诗赋作品带来硬伤。很多原创诗赋,由于词汇运用严重不得当,就会降低诗文品质,这是必然的。
第二节:词汇组合造句
现代汉语属于白话文,其词汇组合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基础的。现代汉语的语法,主要讲求的是句子成分,哪些是主语,哪些是谓语,哪些是宾语。此外,还有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属成分做进一步修饰。如此而来,白话文大多是表意很明确、很清楚的。
然而,我们创作的是辞赋文章,这与白话文有很大不同。辞赋骈文,是基于古汉语文体的,虽然其逻辑架构与现代汉语有相似之处,但不能按现代汉语语法套搬套用。实际上,古代文学是没有语法这个概念的。古典文学,其语句是符合多数人的逻辑思维,即便省略主语、谓语,也能看明白。
骈文诗赋创作时,我们不能受现代汉语语法的束缚,应基于古典文学组句方法,从模仿中继承和发扬。如此,所作赋文才具有古典意韵和风味。
重点强调:赋文创作,组句方法要继承古典行文方法,不要受现代汉语语法影限制。
第三节:创作素材准备
在构思创作前,我们应根据所写对象,做必要的素材准备。
素材准备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内容准备。比如写《黄鹤楼赋》,就要准备好黄鹤楼的历史资料、人文典故。
二是语汇准备。譬如,建一所高楼,需要钢筋、木材、水泥、砖石。对比文章而言,钢筋和木材是文章内容骨架,水泥和砖石是文章词汇。
三是修辞技巧准备。可以说,没有修辞的文章,就象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不生动,就会黯然失神,缺乏说服力。
上面三项素材准备,对于初学辞赋骈文写作尤为重要。创作过程,就是思维逻辑逐渐展开的过程。创作是需要联想的,而能开启联想的钥匙就是词汇。辞赋创作,准备好几十或上百个有关词汇,对于赋文写作大有裨益。
第四节:词汇语句准备练习
古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灵感,生动的词汇和诗句,就抢先记录下来。李清照,曾踏雪寻梅就是为了寻找灵感。而这灵感,就是要搜罗所要填词的内容和语汇,自然也是创作素材准备的过程。左思、李商隐、贾岛……他们在创作中不断积累,捕捉灵感,准备创作素材。
下面,列举有关山和水的词汇。
形容山的词汇:嶙峋、陡峭、巍峨、起伏、盘桓、兀立、叠嶂、绵延。
形容水的词汇:汹涌、澎湃、荡漾、潺潺、湍急、澄澈、滔滔、浩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