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江弱水:晚期杜甫:独语与冥想

[复制链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秋兴》八首则完全是一种思想的感觉化,凡诸念想,皆托饱满可感的意象以进行,思考的抽象内容都寄于言外。这种意象不仅仅是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以及种种生理与心理感觉。于是,诗人的思想不唯有声音,有色彩,也有温度,有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二字,非对他人而发,实是诗人在提醒自己。这是典型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极深”与“情极哀”,说明了其冥想气质,“九曲回肠,三迭怨调”,也揭示出其音乐构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以“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今望苦低垂”一联,收缴“抚今”、“追昔”两个主题,给全部的乐曲画上休止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兴》八首以联为单位的细部,也经常充满音韵的重复、对比与呼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七律的文字组织,先得受制于其固有的声音与词义的规定性;而一种内倾化的写作,还得受制于不以客观秩序为准则的心理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嘉莹说:“这种句法,其安排组织全以感受之重点为主,而并不以文法之通顺为主,因此,其所予人者全属意象之感受,而并非理性之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对语言正常秩序的破坏,为的正是满足一首诗本身“为自己制造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两句诗,“檐雨”、“灯花”的通常表达,被诗人神乎其技地对调了两个字眼,就绝妙地反映了醉眼蒙眬之际镜头魔幻般的重叠与移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4

主题

10万

回帖

3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15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诗圣”的杜甫,可谓兼“巧”与“力”于一身。他既然是“集大成者”,当然也一定是“圣之时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11-20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