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新闻出版编审。曾任中共黄冈地委党史办副主任、武汉大学出版社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兼主编、《东坡赤壁诗词》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主编、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东坡文化研究》杂志主编。其学术专著《精妙说话技巧》(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台湾 国立台南大学收作大学教材。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总顾问、《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顾问。
中国渤海 作者:熊树忾 四围次第云霞拥,一副湾环锦绣图。 滩抱沙涵潜翡翠,浪投寄孕宝葫芦。 蓬山北望忧怀事,海水西倾清隐污。 明日秦皇仙岛景,渔民月下数珍珠。
注:浪投,指随便抛掷。海水西倾,指“海水西调”工程。
【评】这首诗以四围云霞,一副绣图起笔,即承述滩抱翡翠,浪投葫芦壮观海景。接着笔锋一转,回忆当年外敌侵犯的旧事,和今日启动的海水西调工程。最后以展望未来给渔民带来“数珍珠”幸福生活。诗作意境雄浑,遣词含蓄,起承转合,顺畅自然。
东海 作者:陈可伦 太平洋里海门东,北斗星光灿烂红。 岛屿乡村多壮志,鳌江浅水有渔翁。 滩头湿甸新春梦,唱晚歌声古月宫。 此际溪流天下雨,青云折桂是农工。
【评】诗首联点出东海的位置:太平洋里海门东。海门,东临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颔联和颈联则写东海岛屿乡村和鳌江水域渔家的壮美。鳌江,旧称阳江,因江口波涛如巨鳌负山,故称鳌江,乃淅江八大水系之一。尾联进一步指出,此鳌江乃聚天下之雨水为农工利用,造就如山壮美江山的是人民,是工农大众。诗作立意恢宏,清逸爽畅。且灵活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笔墨不俗。
浪淘沙·东海观潮 作者:刘纯斌 潮涌海门开,雪浪皑皑。奔腾万马荡尘埃。席卷三山天际远,直向蓬莱。 激浪卷惊雷,鹤舞鸥徊。新潮总把旧潮催。沧海桑田多变幻,盛景重裁。 【评】这是一阕写景词,上片写东海潮水,波澜壮阔,直卷天际。下片写后潮推前潮,新潮催旧潮。抒发虽沧桑变幻,但总可见新的盛景之感慨。这里也隐含了东海之政治风潮,隐含了东海无坚不摧的定力。留有令人赏析的余地。
咏南海 作者:江涌 富饶辽阔三沙潮,自古神州立界标。 倭贼纵然生妄想,道高千丈镇魔刁。 【评】这首七绝,首句开宗名义,指出富饶辽阔的三沙水域历为祖国的神圣领海。随之一转,点出日本侵略者从来没有停止亡我之野心。接着警告,纵然生有吞占的妄想,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能在我们的铁拳下碰得头破血流。诗作立意雄峙,境界高阔,文字俊爽飘逸,尽显艺术魅力。且活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成语,充满正气,也充满张力。
渤海 作者:五丛竹 碧波摇过打鱼船,纯朴温馨一片圆。 沐雨兴涛风洗礼,追星赶月斗流年。 蓬莱梦好从三岛,鸿鹄身轻上九天。 甲午沉舟犹有泪,声声呼唤动心弦。 【评】这首七律,首联描述碧波中打渔船忙碌温馨的一片升平景象。随之回溯风涛险恶、追星赶月的流年岁月,及“从三岛”“上九天”的渔家愿景。三岛,即渤海湾的菩提、月陀、祥云等三个小岛。希冀带来美好的生活。尾联诗作一转,然而,美好的生活被日本侵略者打破。甲午一战,清军大败,花费上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定远舰就在此处沉没,为国人蒙上耻辱的阴影。我们能忘记这一血泪史吗?可见作者极其擅长细节描写,从内心世界挑动感人的“频率”。且尽显文字的艺术魅力,充溢着忧患意识,也彰显了作者文字驾驭功底。但疑打鱼船的“鱼”字,似“渔”字之误。
浪淘沙·秋到渤海湾(北戴河)(敬步毛主席词韵) 作者:杨长华 桂月临幽燕,北海蓝天,碧螺塔上看航船。汽笛声声传问讯,驶向云边。 筑梦百余年,快马加鞭,复兴大业著新篇。万里金风粱稻熟,喜满人间。
【评】这是一阕借景抒情词。词的上片写景:月挂幽燕,碧海蓝天,塔上瞭望,远驶航船。好一副优美的渤海之湾的北戴河景象。下片抒情:百年筑梦,复兴新篇,稻粱尽熟,喜满人间。好一腔复兴圆梦的感人情愫。词作借景抒怀,使大自然与内心关联,体现了阔达的思想境界,是心灵的寄托,也是心炅的洗涤,词作不俗,可读可咏。
渤海游记 作者:李文联 碧海蓝天白浪波,邮轮画舫对穿梭。 辽宁舰艇秦皇岛,鲁靖风潮北戴河。 宴席云间斟御酒,蓬莱月上舞仙娥。 四围贵客多棱镜,广录狂欢盛世歌。 【评】诗作题为渤海游记,记了些什么?一是碧海蓝天,白浪涌波;二是邮轮画舫穿梭交织;三是辽宁舰艇秦皇島游弋;四是北戴河风平浪静;五是云间(松江的别称)欢乐宴席;六是月上仙娥翩翩起舞;七是四围贵客纷纷来游。差不多一句记述一件事。结句点出这是一曲盛世狂欢的交响乐曲。诗作构思独特,遣词含蓄,描绘了渤海一片升平景象。不足的是缺乏忧患意识。
忆南海军演 作者:开心一客 浩瀚看南海,资源水底藏。 中华持正义,群岛御邪狼。 军演雄师壮,舰巡威力张。 敌人来进犯,碰壁必然亡。 【评】这是一首抒写南海军演的政论诗。首联写南海的辽阔和海底资源的丰富。这里说的海底藏的资源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自然资源,二是科技资源,即镇敌的重器。故而颔联高唱:“中华持正义,群岛御邪狼。”随之颈联抒写军演的威武雄壮场面。尾联结论,敌敢来犯,自取灭亡。诗作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不足的是,这些都是直述,少有含蓄,一览无余。所谓含蓄,就是不直接表明作者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做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