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24

[百家争鸣] 木刀:拟《迎新春》词牌的理想谱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发表于 2022-2-1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刀:拟《迎新春》词牌的理想谱


迎新春 北宋·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堪随分良聚。对此争忍,独醒归去。


    《迎新春》是柳永的自度曲,可是,这个著名的词创家所创制的词牌,却在其问世之后,根本就无人问津,直至清末,才有个叫汪东的大文学家,踅摸着填了一首步律的。


    柳永的创制词牌,向来都是争相传摹的炙手货,哪有这首这么不受待见的,真是奇了怪了。


    奇怪之下,特地去看了看,发现其不但声律拗口,文意也是十分的不顺,完全不像柳老前辈的当红作品那么脍炙人口。再研读了这个词牌再三,才发现,未断句就不说了,这个词牌还未分片。此外,韵脚比较多,在全篇幅里,其占位使得文字读起来别别扭扭,绝对不像是柳永的口语化风格。


    因为孤篇都是没有现谱的,过去读词,都要自己断句。以韵脚和平均长度来确定意群,是大家公认的办法,上下片的划分,也是要兼顾这两个考量。对于长调,只要不分片,大都是每片四个意群,因为需要配合曲子,各句在形式上,大致应保持上下片差不多的句型对应。钦谱正是这样来确定上下片的分界点和每个意群的断句的。


    到此为止,这都没有问题。仔细分析文意,发现在意群内韵句的判定上,出现了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为了不使他人产生断句误解,意群内除非刻意,都是不用韵字作句脚的。在不考虑意群内是否应该有韵脚的前提下,笔者重新做了各种断句的尝试,发现不硬性将韵字作句脚,却能够使得声律通顺、文意流畅,因此,有了新的断句,也对应就有了新的词谱。


    下面来逐意群加以叙述。


第一意群:钦谱断句: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


    其声律是:【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由于有两个韵字,本意群长度为16字,词牌总长为104字,总共八个意群,平均每意群合13字,16-13=3,所以,“煦”字作为意群末的韵脚是合适的,它距离理想韵脚位置只多了区区三个字。虽然“步”字只少了两个字,但其中有的意群较短,所以要尽可能在这个意群多算进来几个字。


    这个声律的标准律句表示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变”、“帝”、“阳”、“晴”这四个不合标律的地方,都是宽限规则允许的。


    然而,声律上看来合理的断句,却造成了文意上的表达不畅。


    笔者认为,对于篇幅稍长的宋词,其构成是用四言实字骈句为核心句,以构成“筋骨肉”,再配以虚字帮衬,以构成“精气神”。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将这种结构,简称为“实骈虚衬”构句原则。


    钦谱在本意群的这种断句,看不到实骈虚衬架构,也看不到宋词常见的领、叹等特殊句型。


    经过反复的拆合,笔者得到了这样的断句: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


    这个断句的结果是,它构成了前有两衬字的两个三、四言叹格。我们将其核心句提出来,就是“帝里阳和”与“景回轻煦”,它们是弱偶的。说它弱偶,是按现代汉语语法论的,因为“里”字似乎是方位词,与之相对的“回”字是动词,“阳”字是名词,与之相对的“轻”字是形容词,“帝”和“景”都是名词,而“和”和“煦”都是形容词。但以文言语法论,“里”是名词,“回”字可当“周围”讲,也是名词,而“阳”字修饰了“和”字,“轻”字修饰了“煦”字,则他们词性都是属于饰词,因此,两个四言句是对偶的,只是为了照顾主旋律,不能在声律上形成对仗,而不宜将两句声律构成对仗。如此一来,“嶰管变”,“新布晴”,都成了叹格中的第三等叹语——陈述句,“青律”也就成了衬字,可以不计它的平仄。


    我们来看这个意群的声律:【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再将其转换为词谱。考虑到三字句声律的任意性和前后两个叹格的声律对称性,可以拟谱为:


    【平仄仄、衬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不考虑衬字和主旋律,两个叹格的声律表达,是完全对仗的,有下面的形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所以,我们在叹格中间,用表示对仗的分号(;)符号来表示前后句的关系,是十分恰当的。


第二意群:钦谱断句: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


    其声律,按钦谱,是【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从声律看,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三五”是个什么东东?哦,是三五一十五,就是正月十五。十五观灯,是传统习俗。这一意群在语义上也没问题。但是,这里有两个韵字,一个“五”,一个“户”。“户”显然应该是韵脚,但“五”是不是呢?通常这要看下片对应差不多的位置上,是不是也有个韵字,如果有,就是,如果无,作品意群内的句脚韵字,就是多用韵或增韵,在词谱里是不应该标记的。


    这个句型,其实就是前面的一个减字版。


    为了保持主旋律一致和三字句的不计平仄,词谱应表达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甚至可以做成一个三言四句复合骈格加一个缀字,例如这样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缀。】


    但是,缀字比领字要难一些,所以就选前一个作为词谱。


第三意群:钦谱断句: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其声律是【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按照实骈虚衬的理论,衬两字三、四叹格的句型,不如一字领四言对仗句型,即“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这两个四言句,按文言语法,也是可以算对偶的,而且,“九陌罗绮”中的“陌”和“绮”,还可以组成骈句,因为它们可以解释成纵横交错的道路。但这样一来,“九陌罗绮”其声律按照平水韵就是【仄仄平仄】,就属于拗声,不属于标律了,这可能就是钦谱把本意群断句为叹格的原因。但是,由于很多人都把“绮”字就读为“奇”,也许柳永就按这样读的也说不定。如果这个字处是平声,那这个意群的声律就太完美了。


    完美的总是胜于不完美的,因此,该意群的谱可以是:


    【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实际上,钦谱的这个意群还有一句,“十里燃绛树”,但被笔者移到了下个意群,其缘由在下面讲。


第四意群:钦谱断句: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喧箫鼓。


    其声律是【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在笔者上个意群的断句中,要在一字领四言对仗句型后面再跟一个五言句,不但显得句型搭配不伦不类,也使得上一意群的字数过长,从文意的转接看,后面的五言句也与前面一字领四言对仗的句子有隔。所以将“十里燃绛树”放到了下个意群。本意群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核心句,是“绛树鳌山”和“喧喧箫鼓”,并且其声律也是四言对仗的变形,“绛树鳌山”还构成了骈句。因此,由此可以推测出,钦谱把“十里燃绛树”归于上个意群,是不妥的,真正应该放入本意群。另外,在有的版本上,“燃”字处用的是“然”字。这样,最后断句就成了: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喧箫鼓。


    这样的断句,实际是构成了三、四言叹格跟一字领四言句,或者可以看成三言叹语领后衬一字四言对仗句型。


    从文意看,这样的断句也是合理的,还可以看到,“燃”字处确实应该是“然”,“十里然”,是说“十里都是这样”。而且“然”字是虚字,也十分符合叹格的用字原则。而“十里燃”,分明是在为断成五言句的“十里然绛树”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还降低了叹格的级别。


    确定“燃”实际是“然”,再配合叹格断句,就使得文意清晰明白多了。可以想见,正月十五看的是花灯,并不是去看什么“烧绛树”,还“十里”都在烧。当然,“燃绛树”也并不是去烧什么植物的“树”,而是指点燃供地上放的“烟花树”。从省字的角度看,“绛树”作为烟花解,就已经暗含“燃”的意思了,就没必要画蛇添足地再添加一个“燃”字。


    那么,“耸”字是应该像钦谱断句那样,放在前句殿后,还是放在后句前面作后句领字?“鳌山”,就是“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鳌本身的样子是扁平的,不适合用“耸”字来描述,应该用“硕”字来描述才对。而箫鼓此起彼伏巨浪般的声势,恰恰才可以用“耸”字惟妙惟肖地加以描述。


    因此,本意群的词谱是:


    【仄仄平、仄仄平平;领仄平平仄。】


第五意群:钦谱断句: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它的声律是:【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这里的问题是,如此断句,第二句就不是律句。我们知道,“渐”是一个虚字,自然就可以联想到,它难道不会是一个领字吗?把前两句合起来,就可以看出,合起来的确实是一字领七言律句的句子,其声律是【领平平仄仄仄平仄】,其中“月”字处,在不避孤平的情况下,是可不计平仄的。


    声律没问题了,但句子里的“水素”又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是“氢”吗?开个玩笑。查了一下,没查出“水素”的典故,但查到了“素水”的解释,就是清水的意思。那么,按照文言语法,“如水素”就是“如水那样清”,与“天”字合起来,其意思也就是“天空如清水那样清澈(,没有一丝云彩)”。钦谱断句把“素”字与“月”字组合,其实是浪费了“素”这个字的字位资源。


    然而,本意群尾句的声律,是不与主旋律一致的。这可能是柳永考虑到“月当午”也是没有与主旋律保持一致,所以干脆来个“好事成双”的结果。笔者这样认为,是考虑到,单纯为了与主旋律保持一致,“绝缨掷果无数”完全可以轻易地改为“掷果绝缨无数”,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变,却照顾到了主旋律。这样一来,虽然句子不再成其为律句,但这个六言句本身,按照实骈虚衬的构句原则,它完全可以将其中两个字拿出来作衬字,从而不计平仄。


    从大量的前人用韵实践来看,在用韵上施行“好事成双”的原则,应该是一个值得遵循的做法。


    但是,作为一个词谱,是不应该照顾个性而不讲共性的,因此,本意群的两个韵脚,都应遵循主旋律要求,而不应拟成促声的拚格形式。所以,本意群的词谱是:


    【领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衬衬仄平平仄。】


第六意群:钦谱断句: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其声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这里的文意是十分清晰的,就是尾句有一个拚格。拚格就是两个短律句的直接拼合,这里的【仄仄平仄】就是【仄仄】与【平仄】的直接拚合。拚格是用来促声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仄仄平仄】实际就是【仄仄平平仄】的压缩,这样,两个仄声之间的平声占用时间就缩小了一半,这在造成了一种语气急促的效果。但是,这里的拚格形成的原因却是因为叠字的使用。“往往”是一个叠词,又是两个上声字,因此,实际的声律是【平仄】。虽然叠字的使用,是不计平仄的,但是作为词谱,在这里却不应该采用词格,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形成一种整体的规律定势,而是属于偶发的现象。由此,这个意群的词谱就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这是一个七言律格跟三、四言叹格的的组合句型。


第七意群:钦谱断句: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其声律是【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这个句型是三言句跟七言律句。按照标准律句要求,这个七言律句的声律是【仄仄平平跟仄仄】,其中“朝”、“康”字都是可宽限处。但是,由于“康”字的宽限,就出现了连续四个平声字的声律瑕疵。但是,由于有“主旋律要保持一致”的声律要求,“康”字处就必须为平声。作为改善这种四连平的长平,古人曾用准律句【仄仄平平仄平仄】来作替换,但这里由于主旋律的限制,使得这个办法不能采纳。实际上,我们应该将这种句子,当做拚格来处理,也就是把它看成是【仄仄平平】与【平平仄】的拚合,或者处理成叹格形式【仄仄平、仄平平仄】。这样,这个意群的声律就是: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还可以在上面的断句下,作进一步的声律调整,比如,【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或者【衬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与第三意群比较一下,我们在那里构成了一个一字领四言对仗句型,如果在这里为了维持一种可以相呼应的模式,我们可以取这种衬两字四言对仗句型的构造,因为它可以轻易地改造为两字领四言对仗句型:


    【领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它减去一个领字,就是第三意群。


    但是,从字意上看,“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语意更流畅,而这就是一个排比型的一字领四言句,但前句文字遵循了领字句型的声律安排,却并没有将第一字作领字使用。第二句的领字改用了平声。所以,我们采用这种声律安排来制作词谱,才能更好的反映出原创者的创作意图:


   【领平平仄仄;领仄平平仄。】


    为了同样的原因,我们把钦谱断为本意群的“堪随分良聚”划归到了下一意群。


第八意群:钦谱断句:堪随分良聚,对此爭忍,独醒归去


    这一意群的争议较大,它还有一个版本,就是“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对于这两个版本,笔者认为钦谱的要“正确”于其它的版本。这并不是因为其有“钦”字而更有权威性,而是因为“堪”字的使用,钦谱版更符合实骈虚衬的构句原则。显然,“堪对此景”的意思是更清晰了,但其“堪”字的使用不具有词的味道。


    这一意群的断句,应当按照第四意群的断句来断,这就是:堪随分、良聚对此,争忍独醒归去。


    显然,“堪随分”,更像叹语,就是“真是随缘分啊”的意思。


    然而,“良聚对此”似乎不那么易懂,而“堪对此景”则更易于理解。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不熟悉文言用字造成的。在“良聚对此”中,“良聚”二字可理解成“好友相聚”;“对此”二字不好理解。其实,不要把“对此”作为整体看,而要拆开来看。这里的“对”,是成双成对的“对”,是修饰作为“这里”解的“此(地)”字的,作“成双捉对来到这里”解。前面文字已经提到,“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奇遇”,难道还不成双捉对吗?因此,这个解释是成立的,也是恰如其分的。这四个字构成了漂亮的骈句。并且,“良”和“对”字的出现,更好地铺垫了后句的“争忍独醒归去”中的“独”。


    但是,“良聚对此”的声律是【平仄仄仄】,但“此”其实就是“兹”,所以作为谱,这里应该以平声收尾,才能构造出更佳的句型。此外,这里用平声来收尾,也可以呼应上结对应的平声收尾。


    因此,这个意群的词谱应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衬衬仄平平仄。】


    至于下结的六字句中的“争忍”两个衬字,就不过多解释了。


    综合起来,可以将所有意群内的韵脚,都看作是词谱外的多用韵。如此,《迎新春》的正确词谱应该如下:


《迎新春》


平仄仄、衬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领仄平平仄。


领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衬衬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领平平仄仄;领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衬衬仄平平仄。


    作为文章的结束,我们来猜猜,为什么这个词牌会没有人来跟填?


    唯一的解释,就是柳永不想让他人使用这个词牌,使他的作品成为永远的孤篇。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利用那时不标句点的习惯,和以韵脚分群划句,以及意群内尽量不用韵字的惯例,有意在作品中插入几个韵字(不是韵脚),并多用韵,造成假象,使得人们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一句话,就是不想让他人染指这个词牌。果不其然,自诩为天下权威的《钦谱》也被弄得晕头转向。


    错误的断句,使得人们普遍认为此词牌声律结构太差。有评曰:所押之韵极险,故后人无复用此调。这时自然就不会有人去冒险尝试填这个词牌了。


    但是,还是有一个胆大的,我们就来看看几乎是唯一的著名临帖式填词:


【清末至现当代】汪东:迎新春·吴城春节唯园游最盛,其余奢俗寖革除矣


岁首庆春节,共惜朝阳和煦。淋漓喧腾语。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逞游乐,携佳侣。接通衢、鱼龙部伍。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乍散入、无限园林深处。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日晚人更聚。争夸道、升平重睹。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渐春光永,艳溢花坞。幽径里、石痕竹影随步。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垂杨碧绕阑干亚,记曾来、徙倚吟伫。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变豪奢、唯许清欢消闲绪。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渐风化南土。蔓草尽、争肯独行多露。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上面并排的两行声律,上面是实际的声律,下面是钦谱声律。


    他这首只有两处未遵原作声律,一个是“淋漓”的“漓”字用了平声。一个可能是在“蔓草”后添了一字。这两处声律的变动,前者,是造成了四连平(淋漓喧腾),并跟了一个缀字“语”。后者,是将结的四言排比句,添一字,构成后衬两字的三、四言叹格,都是刻意为之。


    如果依照笔者所拟词谱,可调整为:


岁首庆春节,共惜朝阳,煦淋漓、沸声喧语。
逞游乐,携佳侣。接通衢、共鱼龙伍。
乍满荡东风,园林深处。
暮聚些、墨客游人,赞升平重睹。


溢春光艳艳桃花坞。幽径里、竹影石痕随步。
垂杨碧柳阑干亚,记曾来、徙添吟伫。
变豪奢唯许,清欢消闲绪。
渐风化、南土蔓尽,争肯独行多露。


其中,首字“岁”字作领字,即:岁-首庆春节,共惜朝阳。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专家,对这词牌分析的条条是道。读之获益匪浅!

点评

问好诗友。  发表于 2022-2-17 0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永不想让后人写这词谱,让其成为孤篇。这样的推论似乎没有充分的理由。愚倒是认为,柳永创此词牌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太满意,不想流传后人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堪随分良聚,对此爭忍,独醒归去——把此句断为“堪随分、良聚对此,争忍独醒归去”,唯一感觉别扭之处在于“良聚对此”的解释,意思是看见成双成对的情侣,有时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自己怎么能独自清醒着离开呢,这样的景象是多么令人陶醉呀。表达意思上虽好,但就是“对此”的解释稍显勉强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耸喧喧箫鼓”,中用“耸”字虽能表达意思,但是愚觉得干脆用“涌”用“起”用“漾”似乎更妥。

点评

可惜,我们不是柳永。  发表于 2022-2-17 0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2-2-16 23:09 编辑

“嶰管变青律”一句,查“嶰管”是竹制乐器,笛子笙箫之类,“变”有变奏之意,引申为演奏,“青律”是春天的旋律,整句意思是说器乐演奏着春天的序曲。若把“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断为“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似乎更妥。

点评

也有他人这样建议。自己填词时肯定是可以这样处理的。但这样断句,无法解释“青律帝里”的声律非标问题。  发表于 2022-2-17 0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2-2-16 22:33
柳永不想让后人写这词谱,让其成为孤篇。这样的推论似乎没有充分的理由。愚倒是认为,柳永创此词牌或许是因 ...



您的“愚倒是认为,柳永创此词牌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太满意,不想流传后人的原因”这个说法,不合逻辑啊。以柳永在当时的盛名,他肯定知道自己的每一首词,都会被后人仿效,所以不可能去让一首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流传于世。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用高明的手法,使他人仿效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2-2-16 22:43
堪随分良聚,对此爭忍,独醒归去——把此句断为“堪随分、良聚对此,争忍独醒归去”,唯一感觉别扭之处在于 ...



感觉勉强,是因为,我们是以现代的用字法和习惯去用字的。


比如,容易,文言可以解释为“容貌变了”。很多的连词,当你把它拆开用时,都会发现其含义与未拆时大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775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17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精彩分享,遥祝老师春日吉祥!!

点评

问好诗友  发表于 2022-2-17 15: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639

回帖

5014

积分

版主

上海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4
QQ
发表于 2022-2-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专家,对这词牌分析的条条是道。读之获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639

回帖

5014

积分

版主

上海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4
QQ
发表于 2022-2-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专家,对这词牌分析的条条是道。读之获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达尔 发表于 2022-2-21 09:27
先生是专家,对这词牌分析的条条是道。读之获益匪浅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主题

5153

回帖

2万

积分

副首版

上海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148
发表于 2022-2-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剖析,抽丝剥茧,读之获益匪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主题

5153

回帖

2万

积分

副首版

上海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148
发表于 2022-2-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剖析,抽丝剥茧,读之获益匪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主题

5153

回帖

2万

积分

副首版

上海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148
发表于 2022-2-2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贵在意象表达,虚词活用,但也有千人千面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霞山峦 发表于 2022-2-21 12:09
诗词贵在意象表达,虚词活用,但也有千人千面之说!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霞山峦 发表于 2022-2-21 12:09
诗词贵在意象表达,虚词活用,但也有千人千面之说!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主题

4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上海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11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2-2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眼光独道,所言堪是,分析透彻,受益匪浅,点赞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粥饭桶 发表于 2022-2-22 10:46
先生眼光独道,所言堪是,分析透彻,受益匪浅,点赞学习问好!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主题

4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上海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11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2-2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好!永远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19

回帖

2247

积分

版主

评点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粥饭桶 发表于 2022-2-22 18:26
老先生好!永远向您学习!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6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