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10

荆楚趣味对联故事

[复制链接]

8683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582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9-8-2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纸糊窗眼,余光照我甚玲珑;
丝作琴弦,逸韵悦人真雅妙。
     熊廷弼14岁时,族兄熊廷立以“纸糊窗眼,余光照我甚玲珑”命对。廷弼以“丝作琴弦,逸韵悦人真雅妙”对之。廷立大喜。

细水流沙粗在后;
大风扬谷瘪当先。
      熊廷弼14岁考取头名秀才。这日又去省里应举人试,途中见农人打场扬谷,他越看越有趣,直到农人将谷扬完后才走。到考场时已迟到,考官问:“为何迟到?”答曰:“因看农人扬谷。”考官责怪他粗心大意,并出一上联,要他对出方许人场。联曰:“细水流沙粗在后;”熊廷弼随口对曰:“大风扬谷瘪当先。

泪滴江汉流沧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熊廷弼从小刻苦读书,聪慧过人,特别善于对句。据说,书院山长(即主讲老师)的岳父去世时,这位山长想写一副挽联表示哀悼。可是当他写出上联后,下联怎么也写不出来了。他的上联是:“泪滴江汉流沧海;”在一旁观看的小学生熊廷弼上前对出了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大家一听,都感到很惊奇,上下联都是偏旁对,难度很大。但小廷弼对得天衣无缝,确是佳构。
      还有一次,熊廷弼路经五里界锦绣山,一些老秀才在为此山新修的楼阁取名发愁,口里反复念叨:“锦绣山……”熊廷弼听后,提示说:名字就叫“锦绣华堂”吧!众老秀才听见大喜,并请他作一副对联。联云:
锦绣山高,脉脉结成龙虎地;
梁湖水满,滔滔流入凤凰池。
       江夏地区,素以莲、桃著称。每当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引来蜂蝶成阵。入夏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597年春,廷弼对大花岭美丽风景,十分陶醉,诗思潮涌,遂题一联:
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莲蓬歪结籽,白鹤斜思。
熊伯龙对联故事
蔡甸街上开菜店;
皇陵矶头卖黄绫。
      清乾隆帝的老师熊伯龙,是汉阳县蔡甸奓山人。一天,他到蔡甸游玩,看见一家新开张的菜店,引起他撰联的雅兴,于是即兴作了一比上联:“蔡甸街上开菜店;”
      他作完上联待作下联时,这才发觉上联短短七字中,句头两字和句尾两字谐音,前者是地名,后者是行业,为它找般配的“金玉良缘”实属不易,只好委屈“蔡”郎打一阵子“光棍”了。
      事隔两年后的一天,伯龙又游黄陵矶(古为皇陵矶)。偶见一布贩肩搭黄绫沿街叫卖,顿时来了灵感吟道:“皇陵矶头卖黄绫。”伯龙终于为“蔡郎”觅到了意中人“皇姑”。
八刀分米粉;
千里重金锺。
      汉阳县侏儒山郑顺六当上了工部侍郎,要为爱女聘一学识渊博的先生。同县奓山熊伯龙前往应聘,郑顺六以肉丝米粉招待他,席间,郑要掏掏熊伯龙的底,以米粉“八刀分米粉”为上联要伯龙对。伯龙一听,知道这是一副连环合字对,一时对不上来,就以有事为借口,答应明天再对。哪知想了一夜,也对不出来,为了不当面出丑,五更天就溜之大吉了。伯龙回家后,深感自己学问功底不够,就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后,中了榜眼。回家探亲,在马沧湖搭船,听见了归元寺传来的阵阵钟声,一下子拨动了灵感,对出下联:“千里重金锺。”
早行节俭事;
不过清淡年。
      熊伯龙有个远房侄儿,十来岁就死了爹娘。伯龙可怜他,抽空教他读了几句书。侄儿成人后,倒也聪明能干,粗细活都来得。可就是不存财,钱一到手就花光,连杯盘碗盏也添不起一个。因此二十大几,还是光棍一条。有一年过年,他连一片鱼鳞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割肉了。为了遮羞,他写了一副对子:“行节俭事;过清淡年。”熊伯龙看了,拿起笔来,在上、下联分别加上个“早”与“不”字,变成:“早行节俭事;不过清淡年。”侄儿见后,知道伯父在告诫自己,于是痛改前非,事事节俭,不几年就有了积累,讨上了媳妇。

8683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582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荆楚联坛。荆楚联坛老师们辛苦了。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纸糊窗眼,余光照我甚玲珑;
丝作琴弦,逸韵悦人真雅妙。
     熊廷弼14岁时,族兄熊廷立以“纸糊窗眼,余光照我甚玲珑”命对。廷弼以“丝作琴弦,逸韵悦人真雅妙”对之。廷立大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水流沙粗在后;
大风扬谷瘪当先。
      熊廷弼14岁考取头名秀才。这日又去省里应举人试,途中见农人打场扬谷,他越看越有趣,直到农人将谷扬完后才走。到考场时已迟到,考官问:“为何迟到?”答曰:“因看农人扬谷。”考官责怪他粗心大意,并出一上联,要他对出方许人场。联曰:“细水流沙粗在后;”熊廷弼随口对曰:“大风扬谷瘪当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泪滴江汉流沧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熊廷弼从小刻苦读书,聪慧过人,特别善于对句。据说,书院山长(即主讲老师)的岳父去世时,这位山长想写一副挽联表示哀悼。可是当他写出上联后,下联怎么也写不出来了。他的上联是:“泪滴江汉流沧海;”在一旁观看的小学生熊廷弼上前对出了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大家一听,都感到很惊奇,上下联都是偏旁对,难度很大。但小廷弼对得天衣无缝,确是佳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次,熊廷弼路经五里界锦绣山,一些老秀才在为此山新修的楼阁取名发愁,口里反复念叨:“锦绣山……”熊廷弼听后,提示说:名字就叫“锦绣华堂”吧!众老秀才听见大喜,并请他作一副对联。联云:
锦绣山高,脉脉结成龙虎地;
梁湖水满,滔滔流入凤凰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地区,素以莲、桃著称。每当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引来蜂蝶成阵。入夏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597年春,廷弼对大花岭美丽风景,十分陶醉,诗思潮涌,遂题一联:
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莲蓬歪结籽,白鹤斜思。
熊伯龙对联故事
蔡甸街上开菜店;
皇陵矶头卖黄绫。
      清乾隆帝的老师熊伯龙,是汉阳县蔡甸奓山人。一天,他到蔡甸游玩,看见一家新开张的菜店,引起他撰联的雅兴,于是即兴作了一比上联:“蔡甸街上开菜店;”
      他作完上联待作下联时,这才发觉上联短短七字中,句头两字和句尾两字谐音,前者是地名,后者是行业,为它找般配的“金玉良缘”实属不易,只好委屈“蔡”郎打一阵子“光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隔两年后的一天,伯龙又游黄陵矶(古为皇陵矶)。偶见一布贩肩搭黄绫沿街叫卖,顿时来了灵感吟道:“皇陵矶头卖黄绫。”伯龙终于为“蔡郎”觅到了意中人“皇姑”。
八刀分米粉;
千里重金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44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县侏儒山郑顺六当上了工部侍郎,要为爱女聘一学识渊博的先生。同县奓山熊伯龙前往应聘,郑顺六以肉丝米粉招待他,席间,郑要掏掏熊伯龙的底,以米粉“八刀分米粉”为上联要伯龙对。伯龙一听,知道这是一副连环合字对,一时对不上来,就以有事为借口,答应明天再对。哪知想了一夜,也对不出来,为了不当面出丑,五更天就溜之大吉了。伯龙回家后,深感自己学问功底不够,就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后,中了榜眼。回家探亲,在马沧湖搭船,听见了归元寺传来的阵阵钟声,一下子拨动了灵感,对出下联:“千里重金锺。”
早行节俭事;
不过清淡年。
      熊伯龙有个远房侄儿,十来岁就死了爹娘。伯龙可怜他,抽空教他读了几句书。侄儿成人后,倒也聪明能干,粗细活都来得。可就是不存财,钱一到手就花光,连杯盘碗盏也添不起一个。因此二十大几,还是光棍一条。有一年过年,他连一片鱼鳞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割肉了。为了遮羞,他写了一副对子:“行节俭事;过清淡年。”熊伯龙看了,拿起笔来,在上、下联分别加上个“早”与“不”字,变成:“早行节俭事;不过清淡年。”侄儿见后,知道伯父在告诫自己,于是痛改前非,事事节俭,不几年就有了积累,讨上了媳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6万

回帖

1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别山峰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7689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文化博大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6万

回帖

1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别山峰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7689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对联极具教化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5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