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14

苦吟诗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1万

回帖

38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楚韵淮风、清风文苑特邀嘉宾、《儒林古韵》特约顾问、太阳诗词学

Rank: 5Rank: 5

积分
38687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3-12-1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粟多美 于 2013-12-13 02:41 编辑

苦吟诗人
倾心漫笔,搜索枯肠,苦苦吟出惊人句;
彻夜遐思,捕捉灵感,轻轻唱起传世词。

发表于 2013-12-13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心酸,自己向自己诉说。

点评

知我者,多美也! 艰辛的历程,自己最清楚; 辛酸与苦楚,铭心刻骨! 再苦再累,也要吟诗作赋; 只有身临绝境,才能吟出绝唱,响彻天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16:05

1万

主题

11万

回帖

38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楚韵淮风、清风文苑特邀嘉宾、《儒林古韵》特约顾问、太阳诗词学

Rank: 5Rank: 5

积分
38687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粟多美 发表于 2013-12-13 02:41
诗人的心酸,自己向自己诉说。

知我者,多美也!
艰辛的历程,自己最清楚;
辛酸与苦楚,铭心刻骨!
再苦再累,也要吟诗作赋;
只有身临绝境,才能吟出绝唱,响彻天府!
发表于 2013-12-1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相知的,就此生无憾。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发表于 2013-12-1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心漫笔,搜索枯肠,苦苦吟出惊人句;
立马当阳,塌桥断水,声声吓倒板坡兵

点评

吕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也不失为路子。但是,开头句的“当阳”还值得斟酌。  发表于 2013-12-14 23:02

77

主题

2281

回帖

6738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6738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3-12-1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敬的诗痴!赏学问好!

点评

伶子是卓有才华的才女。期待再次到本版担当版主的重任!  发表于 2013-12-14 23:04
真诗人,真性情,乃地地道道的痴人也! 多谢伶子诗友的垂注与抚慰,不胜感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4 21:48

1万

主题

11万

回帖

38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楚韵淮风、清风文苑特邀嘉宾、《儒林古韵》特约顾问、太阳诗词学

Rank: 5Rank: 5

积分
38687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伶子 发表于 2013-12-14 20:51
可敬的诗痴!赏学问好!

真诗人,真性情,乃地地道道的痴人也!
多谢伶子诗友的垂注与抚慰,不胜感激!

165

主题

708

回帖

4858

积分

指导老师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总监

Rank: 8Rank: 8

积分
4858

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3-12-1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心漫笔,搜索枯肠,苦苦吟出惊人句;
彻夜遐思,捕捉灵感,轻轻唱起传世词。
平仄欠严谨。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平平仄仄两两交替”,一三五可不论。此四四七句式平仄句式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试改:
倾心漫笔,搜肠括肚,苦苦吟成惊世句;
彻夜遐思,捕感捉灵,轻轻谱就动人词。

点评

这个确实是。当时我也看到了。本来也是想就此建议的,只是当时是半夜,很疲倦了。  发表于 2013-12-14 23:48
承蒙指教,受益匪浅,不胜感激。多谢涂墨先生的垂注与雅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4 23:14
今天发帖量突破1万8千,可喜可贺!!!

1万

主题

11万

回帖

38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楚韵淮风、清风文苑特邀嘉宾、《儒林古韵》特约顾问、太阳诗词学

Rank: 5Rank: 5

积分
38687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涂墨 发表于 2013-12-14 23:00
倾心漫笔,搜索枯肠,苦苦吟出惊人句;
彻夜遐思,捕捉灵感,轻轻唱起传世词。
平仄欠严谨。对联的基本要求 ...

承蒙指教,受益匪浅,不胜感激。多谢涂墨先生的垂注与雅正!
发表于 2013-12-2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看来,是有一点平仄上的瑕疵。上联结束句,下联的后面两句,如果是依照古诗的诗韵,就有点出入。但是,吴老师是喜欢用新韵的,所以在这副对联上就又用新韵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3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